我--姓--李
李姓的影响有多大?可能李姓人士自己都不甚了了。先卖个关子,这一姓,曾改变了我们的一个风俗习惯。初二,由也许你不知道她姓李的央视新闻主播文静,开讲“李姓”↓↓ 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文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据了解,姓氏是标识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文字符号,起源于上古,不仅是中国传统宗族观念的外在表征,深深植根于社会伦常秩序,更是记录了华夏民族繁衍生息与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有10000多个,如今仍在使用的6150个左右。目前王姓、李姓户籍人口数量均超过1亿,"王 李 张 刘 陈 杨 黄"占据前七把"交椅"。 每个人一出生就传承了家族姓氏,你了解自己与生俱来的姓氏吗?初一到初七,《夜读》推出特别策划百家姓之"王 李 张 刘 陈 杨 黄"专栏,集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好声音,趣解全国七大姓氏的起源典故。 寻根问祖,探究自己的姓氏史,就是追溯中华文明的血脉史。团圆之际,铭记自己的名字寓意,方知父母寄托了怎样的深情。
《李姓影响有多大?》 出自《钱文忠解读百家姓》 作者丨钱文忠 李姓的来源相当复杂,其中最浪漫的一种说法是出自皋陶。皋陶是虞舜时的司法官,当时这个职务叫理官,他的后代一直世袭这一职务,便以"理"为姓。 商纣王时,皋陶后人理征,因执法如山惹恼了纣王,招来杀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便携幼子理利贞出逃。逃难途中几乎饿死,到了一棵李子树下,靠食李子得以存活。后来为了表达对李子树的感恩之情,就由"理"改成了"李"。 △皋陶,"中国司法鼻祖",与尧、舜、禹被奉为"上古四圣"。图自网络 另外一个说法,没有李子什么事儿。根据《姓氏考略》,周以前没有李姓。李最早见于史籍姓名的,是老子李耳。李耳或许也是理利贞的后裔,不知道为什么,到他这儿就由"理"改成"李"了。
△老子画像 李姓的族源相当复杂。唐朝时,李成了国姓,有很多人就被赐姓为李。比如徐、安、杜、郭、麻、鲜于,这些姓氏中很多人都被赐姓为李。 李姓当中有一支非常重要的洛阳李氏,其实是鲜卑族之后。鲜卑族被赐姓为李不仅发生在唐朝,更早的时候也有过。还有,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南方蛮族叛乱后,因为当地的民族都没有姓,就赐了很多姓给他们,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改姓李。 △唐三彩俑群 尤其让人称奇的是,在李姓当中,还有一部分是犹太人,这个可能连姓李的朋友都不知道。犹太人进入中国始于唐朝,这是中外文化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 到北宋中叶,进入中国的犹太人越来越多,主要散居在洛阳、南京、杭州、宁波、泉州,其中以河南开封人数最多。
△河南开封鼓楼 李姓发源于今天河南鹿邑一带,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后来,其中一支迁到了陇西一带,又分出三十九房。在英文里这叫"家族树",就像树干、树枝、枝杈,一支支分出去。三十九房中的一房后来迁到了赵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郸一带,再后来这一房又分成东、南、西三支。所以李姓分得非常厉害。 到了西汉,李姓开始迁往山东、江西,东汉时,迁往西南,其中有很多原本是汉族的李姓,甚至加入到白族、苗族、壮族、彝族等兄弟民族中。三国以后,李姓就已经分布全国了。 唐朝有一次非常重要的党争,叫牛李党争——姓牛的和姓李的吵起来了。李派首领李德裕后来被贬到崖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这样,他的子孙就留在海南了,成为海南岛上李姓的始祖。 有说法称,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所以李姓声威显赫。但也正因为如此,给老百姓也带来很多麻烦。 根据《酉阳杂俎》记载,由于李姓是国姓,所以在唐朝是禁食鲤鱼的,抓到鲤鱼以后,必须放掉,如果胆敢贩卖鲤鱼,重打60大板。 △唐高祖 清人绘 这个禁忌还算是比较高雅的,还有一件事,可能就不太雅了。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叫什么?李虎。所以,老虎当然是不许吃的,当然一般也吃不着。这还不算,还不许人说"虎"字,得用别的字代替。哪个字呢?"马"。 这个"马"字不是重点,重点是一个过去咱们都常用的物件—马桶。其实早在汉朝的时候,马桶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一直以来不叫"马桶",叫"虎子"。到了唐朝,由于要避讳李虎的名字,"虎子"就改叫"马子"了。再到了后来,这物件又改叫"马桶"了。 你看,李姓的威风,甚至改变了我们的风俗习惯。 讲述者丨李文静
文静,本名李文静,现任央视新闻频道主播。曾获金话筒奖,主持风格颇具个性。 读完这篇,还是挺感慨的。 姓名是我们一生的标签,可我们对于自己的姓氏真正又有多少了解呢?在这篇文章里,我就读到了新鲜的、有趣的,甚至令我惊奇的和惊喜的。 都说个人之于历史长河,如沧海一粟。姓氏文化,恐怕就是个人与历史最容易建立联系的方式之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