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1、副猪嗜血杆菌的药敏试验 在国内副猪嗜血杆菌的药敏试验很少有报道,但从报道的只少数药物有敏感性,如氟苯尼考、头孢菌素、替米考星等。 2、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要点 (1)抗生素治疗严重的副猪嗜血杆菌暴发效果不理想,一旦临床症状已经出现,应立即采用口服之外的方式、应用大剂量上述敏感抗生素对发病猪进行注射治疗,每隔4~8小时用药一次,同时对全群其他猪进行预防。 (2)该病的治疗效果不好,所以在猪场生产中,重在于预防。由于该病通常伴有支原体和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在饲料中添加科学的药物组合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 建议如在仔猪断奶前3天到断奶后10天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或支原净+氟苯尼考。 (3)免疫:有条件的可选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菌苗进行免疫。 母猪:初产母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 经产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该病严重威胁的猪场; 小猪也要进行免疫,可根据猪场发病日龄推断免疫时间,仔猪免疫一般在其发病前10-14天内进行首免,最好一免后过15天再重复免疫一次,二免距发病时间要有10天以上间隔。 (4)消除应激诱因,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在疾病流行期间有条件的猪场仔猪断奶时可暂不混群,对混群的一定要严格把关,把病猪集中隔离在同一猪舍,这样也可减少PRRS、PCV-Ⅱ在猪群中的传播。 注意保温和气温的变化;在猪群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前后可在饮水中加一些抗应激的药物,如维生素C等,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以上推荐药物组合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