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上“天下三大行书”的排名是怎么来的?看了你就知道

 冯志敏2x01bv9k 2019-02-11

众所周知,书法中有“天下三大行书”,而最近话题火热的《祭侄文稿》,则是被历代书家公认为的“天下第二行书”。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天下第一、第二……都是怎么来的?评定标准又是什么呢?

书法有漫长的发展史,作品的排名是历代书法圈公认出来的。笼统地说,就是写得好。然而,是哪里好呢?一般说来,那就是点画用笔好,字形结体好,章法布局好。

首先它们本身确实都是极好的书法作品,是经过了比较长时间才产生这个排名的。至于排名结果,我们可以看做是按先后时间来排的,兰亭序王羲之时间是晋代,时间最早排第一,祭侄稿颜真卿唐代,排其次,寒食帖苏轼宋代,排最后。

在排名产生的过程中也确实受到了一些客观因素影响的。如兰亭序,是因为唐太宗的个人推崇。皇帝说它最好,同期的书法圈大佬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当然不会反对。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是继魏晋后的又一座高峰,《祭侄稿》里尽是家仇国恨,情绪最强烈,但这情绪也最具体、最个人性。

苏轼是宋四家的代表。《寒食诗帖》传达的是人生失意的落寞委屈,是一种人人都不陌生的感受,但失意并未失态,落寞亦未颓废,点画结体也是如此,平和绵厚又柔中有刚,不亢不卑却又风骨独具。

书法上“天下三大行书”的排名是怎么来的?看了你就知道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这前三的排名也曾经有过争议,若干年前《书法研究》就刊载过一篇长文,认为应把颜真卿的《祭侄稿》排在“第一”。陈传席教授也著文持此论点,推波助澜,很是热闹了一番。

然而,不管有谁不服,这“天下三大行书”的英雄座次依旧岿然不动。这种按时间先后来排名,似乎是最合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