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林古轮拳法在河南偃师的百年传承

 吕剑藏书 2019-02-11
少林古轮拳法在河南偃师的百年传承

偃师府店镇柏峪村吴古轮一脉五代人自晚清至今,历经一百四十余年矢志传承“心意把”等少林绝学,书写了少林禅武在民间的百年传奇。

禅宗祖庭少林寺始建于495年,历经多次兴衰,尤其受清代反清复明运动的波及,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1869年,少林主持湛峰及少林高僧湛谟为防少林遭遇灭顶之灾,对少林武学作出了“寂勤备份”,命精心培养的弟子寂勤打出少林,还俗民间,确保少林绝学嫡脉不失。

寂勤是谁?寂勤是晚清偃师禅武宗师吴古轮在少林寺出家的法号。1831年吴古轮生于我市府店镇东管茅村,5岁出家少林寺,1869年受命打出少林存法寺外而还俗,1914年于府店镇柏峪杨树庙村去世。吴古轮传少林禅武功夫于儿子吴山林,吴山林传功夫于其子吴天有、吴有德,再后传于吴天有次子吴木升。如今,古轮拳法的法脉已传至吴天有之孙吴南方大师。

1869年,少林心意把法脉传给了偃师武僧吴古轮

少林寺有习武传统,历史上留下了十三僧救唐王、明僧兵抗倭等事迹,即使面对著名的“雍正四年禁武令”,少林禅武修行亦未绝迹。少林寺白衣殿绘有历代武僧演武图,又称捶谱图(校拳图),北墙主图中间二人就是寂勤师叔湛举及寂勤本人,再现了清代少林演武的情景,此图的作者是寂勤的弟子、偃师著名画师吴明阁。清道光八年(1828年),满清大员麟庆祭中岳后至少林访禅,敦请时任住持湛峰并一众武僧演练少林绝学。住持无法推脱,请出湛谟、湛洛、湛林、湛举等演武,麟庆当场为绝技所惊。演武后,寺院主持担心因此而给少林招来祸患,秘密将存放佛像经书的千佛殿改为练功房,令部分僧人每夜藏身于殿中习练“心意把”。而负责授徒的海发、湛谟,则带领众弟子隐居在位于偃师的少林寺下院石沟寺中,传授心意把绝学。海发、湛谟1830年重修石沟寺的石碑至今仍存。

吴古轮心性敦敏、天资过人,但一直得不到习练“心意把”的机缘,无奈只得自行偷学三年。直至忽有一日湛谟将他叫至面前,令其演练所学,吴古轮方知三年所谓偷学,师父心中早如明镜。其师湛谟谓之“资质可嘉、恒心可喜”,遂悉心传授“心意把”绝学。经多年苦修,吴古轮深谙禅武之真髓,心身气皆入化境。

1869年,少林寺主持湛峰密令吴古轮还俗民间,以保全少林禅武法脉。按照寺规,吴古轮从千佛殿始,击败各道守关武僧,施展心意把中的提纵法,越墙而出,潜行隐踪,直奔石沟寺而去。吴古轮成为了少林寺近代史上最后一个“打出山门”的僧人。在石沟寺中,海发和湛谟送别了吴古轮这个承载着保存传承少林禅武重任的弟子,安排其前往登封县唐庄欧家。经两年多的隐居蓄发,吴古轮与欧家结亲,开启了少林绝学世间传的百年传奇。

“习练心意把的僧人皆曾发重誓:终生不离少林。我高祖(吴古轮)奉密令离寺,其他僧人毫不知情,皆严格按照寺规层层把守,群起而攻之,举手不留情,打死(吴古轮)亦有可能。”吴南方说。

虽是秘密还俗,终因有名,引来四方豪杰上门。1879年,有五人自称东南方来人,想请吴古轮去其家中一聚,请教禅武学问。此五人身手了得,谈吐不凡,令吴古轮顿起英雄相惜之感。一月过后,五人方露真实面目,趁吴古轮休息时用火将之困在窑洞,逼其交出“心意把”要诀。吴古轮用计脱身后,与五人相搏,虽对方招招死手,吴古轮却依旧不愿伤其性命,最终以一根竹杖击败五强,得返家中,但其右腿亦受重伤。此后,吴古轮带家人从登封唐庄搬到偃师柏峪沟隐居。柏峪沟位于嵩山五乳峰北麓,与少林寺仅一山之隔,相距7里。此地晴雨倏忽,烟霞变幻,千年来有虹霓奇观,守望难得,须臾不见,佛家谓之佛光。吴古轮故居,至今仍存。在柏峪沟生活的三十多年间,吴古轮将绝学悉数传与吴山林,并嘱其择时机还法少林。

《偃师县志》卷二十六第五章武术中对吴古轮事迹作记载:清道光年间,杨树庙村的吴古轮出家少林寺成为著名武僧。

登封史志办主任吕宏军提供了少林古轮拳的传承谱系,确认吴古轮大师是明朝少林寺南院永化堂创始人“无言正道”之后的第十五代禅武医传承人。

少林古轮拳法在河南偃师的百年传承

1928年少林寺毁于兵火,1931年吴山林少林传艺

距“麟庆观武”整整一百年后的1928年,湛谟的忧虑竟成事实,少林寺在军阀混战中被一把大火毁之殆尽。

吴山林闻听少林寺毁于兵火,倍感痛心。然而战乱年代,要找到资质良好、德才兼备的少林僧人作为传授者,完成吴家还法少林的宿愿谈何容易。据少林寺《德禅碑》记载,应少林监院贞绪法师的邀请,吴山林于1931年初回少林传法,长达三年。1931年,恰是吴古轮百年诞辰。少林知名武僧贞绪、德根、德禅、行章等十余人皆称曾师从吴山林习武。吴山林回少林寺教授少林武功,这段历史也记载于释永信所著的《少林功夫》第142页。

吴山林作为少林绝学“心意把”的第一位民间传人,他的生活承载着人世间的真实:既要种田维持生计,出诊治病,还要照顾天生体弱多病的弟弟吴双林,更是在大哥去世后承担了抚养其一双儿女的重担。尽管现实给了吴山林重重压力,但他始终牢记自己要还法少林的使命,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机会修行古轮拳法。

吴天有传艺乡邻抗日救国,吴木升屡立战功名扬朝鲜

吴山林的长子吴天有,青年时期便教拳于乡邻,壮年时更是练拳不辍。1931年随父到少林寺传拳三年。吴天有后应登封县和少林寺之邀在中岳庙创办国术馆,传授古轮拳法。日军大举来袭后,曾赴巩义组建抗日救国会,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为当地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四十岁时,吴天有在芝田带领大刀队在日军层层阻挠下成功突围,于此战中心脏受伤。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吴天有令得其真传的次子吴木升参军保家卫国。吴木升离家一个多月后,吴天有心脏旧伤复发,不幸逝世。

吴山林的次子吴有德,是吴山林悉心栽培的又一位衣钵弟子。在吴山林晚年,吴有德代师授艺,教导吴木升、乔黑保、行性等弟子。吴南方说:“我小时候得祖父吴有德手把手亲自指导,他为我详尽地讲解拳法要领,使我在十八岁之前便掌握了古轮拳法的古套路、器械,并熟记拳法要诀,为我以后习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少林古轮拳法第四代传人吴木升,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排长,因作勇猛,多次获得军功章。战争结束后,朝鲜方欣赏吴木升拳法而以优厚待遇挽留,吴木升始终不忘传承古轮拳法之重任,谢绝朝方邀请,返回柏峪沟家中随吴有德再学绝技。吴木升凝心参悟古轮拳法,中年收三弟吴根升之子吴南方为衣钵传人,尽心培养,传其法脉。

吴南方:将少林古轮拳法发扬光大是我最大的使命

2015年春,吴古轮第五世孙,少林古轮拳法第五代传人吴南方携家人至杨树庙村祭祖,纪念高祖古轮公逝世百年。吴南方说,先祖吴古轮遵师命一生保存和发展少林绝学,使其能世代相传,最终其子孙又还法少林。现在,传承发扬光大先祖留下的少林古轮拳法,是他的最大使命。

1962年,吴南方出生。曾祖吴山林大师其时88岁,对曾孙格外疼爱。吴南方幼小时,就被抱去与曾祖同榻。年岁稍长,便整天被山林大师带在身边,听曾祖讲述家学渊源,随曾祖给人行医治病。吴山林感知世事,让次子吴有德亲自教授吴南方功夫。长辈们更不时带他去看少林寺白衣殿壁画,听关于高祖父吴古轮的故事。吴南方从小就树立了继承吴家绝学的志向。

吴南方先后随祖父吴有德、伯父吴木升、表叔乔黑保习古轮拳法,后又师从行性法师学习禅武二十余载。1995年,皈依佛门,礼少林寺当代高僧素喜大和尚为师,得赐法号德方。吴南方一生都在收集散落在民间各处的古轮拳法“碎片”,踏遍了偃师的山山水水,无论是一位曾跟随吴家先祖学过几个月的老拳师,还是一幅可能记录古轮文化的壁画,都能让他翻山越岭,一次又一次的探访。经过多年努力,吴南方将吴家所传的古轮拳法悉数吸收,成为集吴家各时代武学精华于一身的“武库”。

在2014年,第十届中国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中,吴南方的弟子们向世人展示了古轮拳法体系中的诸多套路,获得了4金5银13铜的佳绩。

少林古轮拳法在河南偃师的百年传承

在他的古轮禅院中,既有国内学生,也有外籍学员。Aleksandr是一位丹麦学员,在此,他有一个中国名字“行缘”。他说:“这是我的家,我会在这里生活很多年。因为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就知道,这就是我要寻找的真正的中国文化。”

Naomitsu是一位来自意大利学员,曾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寻访真正的中国功夫,直到他来到这里,为古轮拳法的魅力所折服,方寄心于此,在五年的时光中,每年都不远万里来此修行数月。

Alex说:“古轮拳法所蕴含的价值太大了,我很希望回国后能在西班牙推广。因为我们国家很需要这么好的文化来解决养老问题和改善人们的健康”。(洛阳记者王祝鹏 高翔 文/图)

少林古轮拳法在河南偃师的百年传承
少林古轮拳法在河南偃师的百年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