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对辅导员要求有多高, 普通本科院校新引进几乎全要求博士学位

 昵称cZwA4 2019-02-11

高等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高校的辅导员在开始是政治辅导员,主要从事政治工作。这些年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断得到完善。目前的高校的辅导员主要承担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这些职责,可以看出辅导员在高等院校的重要性,也同样可以看出对辅导员本身的素质要求也非常高。特别是近几年,各高校大大加强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从目前的学校招聘辅导员的要求来看,国办普通本科院校一般都要求引进人员具有博士学位。而且,教育部为了提高辅导员的学历学位水平,设有专门针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学位,定向对高校辅导员招生。

为什么对高校辅导员要求如此之高呢?当然这是由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根据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辅导员是学生工作队伍的主体,有些高校另外还配备班主任。辅导员都是专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而班主任一般由专业教师兼任。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难度是非常大的,学生的思想活跃,很容易受各种思潮影响,这就需要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苗头,解决思想问题。除了思想问题,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学生中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咨询,特别是及时发现问题,对于辅导员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我国的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也成了辅导员重要的任务。要想做好这个工作,对辅导员自身的能力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一个好的辅导员,从学生一入学就会尽快掌握学生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制定学业发展规划,并持之以恒的给予关切和指导。在学生毕业之际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继续深造或者是择业建议。并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样,学生工作对辅导员的个人品格要求也很高,辅导负责各种奖惩和助学金、奖赏金、学生入党等多项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所以就要求辅导员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优秀品质,否则是不能胜任辅导员工作的。

辅导员原则上是可以不从事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但是国家明确规定辅导员属于教师系列,目前他们一般会承担一些与思政相关的课程。高校人员一般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辅导员的专业教师一样属于教师系列,是专业动技术人员,可以评定教师系列的职称。这体现了国家对专职辅导员的重视,将专职辅导员纳入教师系列,使得其在职业发展上具有较大的空间。优秀的辅导员既可以转岗从事管理工作,也可以走职业技术职称,评审高级职称。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根据辅导员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按学校教师职务岗位职数的适当比例评聘专职辅导员的教师职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评审组织,评审中要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点,注重考核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绩,特别是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同时还规定:要把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输送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高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要重视专职辅导员的经历。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志向,也可向教学、科研工作岗位输送。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优秀的高校辅导员既可以职业化、专家化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又可以成为党政领导干部,因此对其本身提高各种较高的要求也是必要的,这也就难怪新引进的辅导员要有博士学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