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专治胃病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治慢性胃炎、胃出血、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 目前用于治疗胃病的药物,主要是胃舒平,胃得宁,西米替丁,该药物价格高,疗程长,对少数患者有副作用,而且治愈率低,愈后易复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出血,胃疼痛,胃酸,胃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药物。本发明疗效高,疗程短,治愈率高,愈后不复发。 本发明采用如下原理实现的田三七入肝,胃经。能止血,散瘀,定痛。使瘀血祛,新血生,疼痛止,受损的胃粘膜能迅速修复,使胃病全愈。大黄入胃、大肠、肝经。酒制炒存性,具有良好的止血、止泻、健胃、消食、理气作用。延胡索入肝、胃经。功能活血,理气,止痛。主治胃痛,胁痛,胸腹痛等。海螵蛸入肝、胃经。功能除湿、制酸、止血。主治胃痛、吞酸,吐血、呕血。具现代药理研究,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作用良好。鸡内金入脾、胃经。能消积滞,健脾胃,助消化。治消化性溃疡。甘草入脾、胃肺经。能活中缓急,调和诸药。具现代药理研究,对消化性溃疡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直接吸附胃酸,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而且对活动期有疼痛症状者疗效更佳。陈皮入脾、肺、胃、大肠经。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赤石脂入脾、胃、大肠经。能涩肠,止血,收湿,生肌。能直接粘附溃疡及炎症部位,促使病灶全愈,起主要作用。香橼入肝、胃、脾经。功能理气、舒郁,消痰、利膈。主治胃痛胀满,痰饮咳嗽气壅,呕哕少食。颠茄浸膏能协同以上诸药,使止痛效果更加迅速,作用更快,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综观上述诸药,组方原则是舒肝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止血,散瘀止痛,促使溃疡面粘膜修复,改善病灶基底部微循环,调整机体机能原理实现的加入少量颠茄浸膏,使疗效更突出,共同达到治愈胃病的目的。资料来源《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上册□书号1417□128和下册□14171□274。《简明中医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书,号14048□3632。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使本发明治疗慢性胃炎、胃出血、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高,疗程短,愈后不复发。 以下是本发明详细配方和制作工艺本发明的详细配方田三七10克、制大黄5克、延胡索5克、海螵蛸15克、鸡内金30克、蜂蜜2克、甘草10克、陈皮10克、赤石脂10克、香橼5克、颠茄浸膏400毫克。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本发明采用中西医结合制剂,将以上中药筛选地道药材,用蜂蜜2克炙甘草10克。用60度白酒5毫升炒大黄至微黑色。把以上药物除颠茄浸膏外混合粉碎,而后颠茄浸膏400毫克与以上中药粉制混合过120目筛,每0.5克装入一个胶囊内,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4-6粒,饭前半小时服。 权利要求 1.一种专治胃病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物组成田三七10克、制大黄5克、延胡索5克、海螵蛸15克、鸡内金30克、蜂蜜2克、甘草10克、陈皮10克、赤石脂10克、香橼5克、颠茄浸膏400毫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治慢性胃炎、胃出血、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本发明采用田三七、制大黄、延胡索、海螵蛸、鸡内金、蜂蜜炙甘草、陈皮、赤石脂、香橼、颠茄浸膏组成。 文档编号A61P1/04GK1559464SQ20041000573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6日 发明者李声民 申请人:李声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