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塘栖广济桥保护记

 老人家1948 2019-02-11
    塘栖广济桥是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塘栖镇最著名的一处古迹,是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全用石条砌成,造型古朴典雅,气势恢弘,如长虹卧波,是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历经500余年,至今仍然屹立于大运河之上,成为塘栖古镇乃至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漫步于桥头,回忆当年因广济桥年久失修,面临倒塌或要拆毁,最终能被完好地保护下来的那段历史,让人不由得感慨万千。我们不能忘记,杭州市政府、余杭地方历届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保护古桥所做的努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到交通运输大发展的今天,广济桥航段作为船只进入杭州的必经之地,已成为阻塞水上交通的“瓶颈”。据20世纪90年代航管部门统计,每年过境运量在2000万吨以上,船只流量最高峰达每分钟4.8艘,每天有数千艘船只从广济桥孔中通过。另外,该段为杭申甲线航道最狭窄处,再加上该河段存在诸多安全之隐患,每年一到枯水期,经常发生堵航现象。据统计:1989年12月至1994年3月,共发生大小堵航事故58次,堵塞航道63天,最严重的一次是1992年12月8日至14日,计7天6夜,堵塞船只约5000余艘,受阻航道4.3公里,受阻船主与船工约4000余人。后经杭州市、余杭县交通港航等相关部门及时调集所有港监,与各部门干部职工数十人奔赴现场,全力以赴奋战了6天6夜,航道才得以渐渐疏通。
    而广济桥自身,因年久失修,加上自然与人为的损坏,如不均匀沉降,桥墩基础河床泥土严重淘空、桥脚木桩部分霉烂、桥墩条石撞裂、拱券石断裂、桥身砌石垂直缝拉开、桥身扭曲、北次孔变形,再加上少数船只不文明违章运输,大量超载,撞击桥墩等,致使该桥岌岌可危,若不及时进行抢救修缮保护,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塌桥的后果。
    鉴于此情,每年人代会和政协会上,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纷纷写提案反映,更有很多有识之士也提建议,并在各种会议上频频呼吁,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抢修保护广济桥。1993年初,杭州市政府在临平召开关于对广济桥“拆”与“保”的听证会上,当时塘栖镇领导就明确表示“长桥兴,塘栖兴;长桥毁,塘栖完”的态度,表达了抢修古桥,保护古桥,古桥坚决不能拆的强烈的民心民意。
    由于各界人士的大声疾呼,有关职能部门采取了一些保护古桥的措施。1993年8月1日起,在古桥3个中孔东西桥体上方分别设置“加强瞭望”、“谨慎驾驶”与“桥梁水域禁止追越交换”及50吨以下单向通航指示牌,对古桥东西桥孔上方分别安装照明灯,防撞桩涂了红色与白色反光漆,还装上了红色与绿色单向航行灯标及警示红灯一套,在运河塘栖段古桥之瓶颈口水上交通控制点,实行24小时交通管制。
    1993年底,经省、市、县多次开会研究,最终决定拨专款依法保护古桥,进行小修与抢救性加固保护工程,总投资145万元,主要对水下主体的4号至6号桥墩基础采用板桩维护配合钻孔灌浆加固,并对北次孔拱券和4号、5号桥墩进行外加扁钢加固。同时,还在广济桥上下游和桥墩附近增设8个防撞墩,起到加固保桥之目的。该工程于1995年5月开工,10月竣工。
    1997年,省政府决定在塘栖镇北开挖全长3.64公里、宽60米的四级标准航道,投入7500万元,征用土地340余亩。1998年开工,花了近4年时间,竣工后的新航道通航能力升格为500吨级。这个“保留古桥另辟航线”利国利民的方案,最终得以实现。
    但是,由于新航线比原航道长0.8公里,不少船只还是选择走老航道,依然对广济桥构成威胁。而在有关部门对广济桥的保护采取一定措施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广大群众对广济桥的关注丝毫没有减弱。如塘栖镇建造小商品市场而石坎侵占河道、为运河封航事、有关运河河道清理以及广济桥保护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等事宜,不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反映,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当时余杭市市长洪吉根、杭州市市长仇保兴等都有直接批示,要求有关领导抓紧处理,对广济桥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各级领导的重视,2006年7月,有关部门对广济桥水域实施封航,从此改变了运输船只经过广济桥的历史,为永久保护广济桥创造了条件。
    而封航后,保护广济桥的使命并未结束,有关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迁移古桥上所立的3支电杆,以免在遇台风时电杆晃动而严重影响古桥面;迁移古桥上所架设的大型钢铁自来水管,以免增加古桥的负荷而影响桥体;严禁摩托车上下古桥,以防对古桥造成振动影响桥体安全;迁移古桥第一孔南侧桥墩上之华数有线电视网线;砍掉古桥东西面5棵石榴树,以免严重影响桥体石堍裂缝;清除古桥第一孔与第七孔内数十年积聚的淤泥废土,以免影响桥基……等等,这些措施使隐患得以及时清除而保古桥无虑。
    2007年,在余杭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在省、市文物管理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3年调查、设计、论证,最后依法报批,第三次塘栖广济桥修缮工程启动,总投资200余万元,工程于2007年1月15日开工,9月15日竣工。这是该桥500多年来进行的最大一次修缮工程。本次修缮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为后人留住这座完整的文化遗产为目标,遵循文物维修原则,从设计到修缮,自始至终将历史的可续性、文物的完整性等文物保护的相关理念和原则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程序中,使广济桥修旧如旧,延年益寿。
    就这样,在历时20多年的塘栖广济桥保护工作中,余杭地方历届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积极有为,做到了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后代,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
郭璞井与广济桥(陈杰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