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的制作方法

 刘雁辉 2019-02-11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刺、骨质增生的药物,属中药领域。骨刺、骨质增生症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上除手术治疗外,尚无理想的药物治疗。但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高;牵引、推拿、针灸治疗是治标不治本;传统药物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难以奏效;西药治疗副作用大,病情易反复。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治疗骨刺、骨质增生外用中药膏仍存需求。本发明人根据祖传秘方经反复研究,并通过多年的临床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治疗骨刺和骨质增生的外用中药膏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骨刺、骨质增生症的一种外用的中药膏剂。
中医认为骨刺、骨质增生的主要原因是“肾虚不能主骨”所致,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仅为诱因。本发明以“补肾健骨,散寒清热,去瘀化痰,通痹解毒”为原则,选取“五加皮、骨碎补、龙骨、牡蛎”补肾健骨以治本,加入山奈、威灵仙、白芷、北细辛、云南一枝蒿,马钱子、桂枝、生姜以祛风除湿,宣通痹闭,通络止痛,取七叶一枝花,蟾酥以清热利湿,去痹毒,取威灵仙、牡蛎、白介子、皂角刺、食醋以软化与溶解骨刺,取乳香、没药以活血化瘀止痛,根据“气为血帅”加入枳壳以利气,加入白介子、皂角刺以化痰通络,辅以丁香、麝香,利用其芳香走窜,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引药直达病所,以达到本发明膏药更好的疗效。
本发明药物成份的用量是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过发明人的长时期的摸索总结出来的。本发明膏药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五加皮10~15g,骨碎补10~50g,龙骨10~50g,牡蛎10~50g,马钱子10~50g,乳香10~50g,没药10~50g,枳壳10~50g,桂枝5~10g,威灵仙10~50g,皂角刺10~50g。本发明膏药的基质为松香500g,山羊油脂100~150g。
本发明膏药的原料中还含有食醋和水,其重量配比为醋、水各50%。
本发明膏药还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成份山奈10~50g,白芷10~50g,北细辛10~50g,云南一枝蒿10~50g,白介子10~50g,生姜10~50g,蟾酥5~10g,麝香1~3g,丁香10~50g。
本发明膏药的制备方法先采用流浸膏法提取中药材原料的活性成份,再在活性成份中加入基质松香、山羊油脂并加热制成。其中松香与山羊油脂的重量配比是夏天5∶2,冬天3∶1。
具体的制备方法是先将除蟾酥、麝香以外的全部中药原料按规定比例称取后加水和醋各半,高于药面5cm,煮沸30分钟,过滤后得第一次滤液,再将全部滤渣加水煮制二次,分别过滤,将三次得到的滤液混合后浓缩成膏状,乘热加入基质松香,山羊油脂,并搅拌使基质充分溶化,待冷却至60℃左右成膏状时,加入蟾酥、麝香,充分搅拌成膏状,最后将药膏摊制在事先准备好的药布或牛皮纸上即成本发明膏药。每张膏药净重药膏15~30g。
本发明膏药的功效是补肾健骨,散寒清热,去瘀化痰,通痹解毒,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抗炎排毒,消肿止痛及软化、溶解骨刺的作用。
本发明把“补肾健骨,散寒通络,清热通络,去瘀通络,化痰通络”五联疗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组合在以往骨质增生临床治疗中还未曾报道。符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原理。
本发明膏药的有益效果是①以往治疗骨质增生一般都以对症治疗为主,不能断根,本发明膏药根据“肾虚不能主骨”的理论,主要采用五加皮、骨碎补以补肾健骨,用龙骨、牡蛎以补钙健骨,以解除病因治疗达到治本的目的。故本发明膏药对骨质增生症具有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作用,症状消失快,愈后不易复发,因此治愈高达86%,总有效率达98.1%。
②因七叶一枝花具有凉血消炎、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本发明首次将其选入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中,用以增强对症治疗的效果(治标)。对消除骨刺周围组织出现的充血、水肿、粘连、无菌性炎症及伴随症状,有显著疗效,试用后经X线摄片显示,该药外贴患处,能使骨质增生明显缩小或消失。
③本发明膏药还首次选用具有软坚散结的牡蛎,具有散结消肿,化痰通络的皂角刺,具有软化、溶解骨刺的威灵仙和食醋这一配伍组合来治疗骨质增生,经试用证明该膏药对软化、溶解骨刺有显著的疗效,并突破了“骨刺一经形成,一般不能溶化吸收”的传统观念。
④由于山羊滑脂具有在常温下凝固且有散寒去湿的特点,本发明首次将其用作膏药基质,从而避免了以往膏药要用麻油、广丹作基质带来的致癌因素,因广丹含有铅等致癌重金属,因此本膏药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下面介绍本发明膏药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观察,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①一般资料收治门诊患者共215例,其中男113例,女102例,年龄31~40岁者23例,41~50岁者157例,51~60岁者32例,61岁以上者3例,年岁最小18岁,最大者71岁,损害性骨质增生85例,退行性骨质增生130例;颈椎增生32例,腰椎增生143例,膝关节骨性增生15例,足跟增生25例。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25年。
②诊断标准经X线摄片诊断,确诊为骨质增生。
③治疗方法3-1 药物组成五加皮、骨碎补、七叶一枝花,马钱子,乳香,没药,枳壳,桂标,龙骨,牡蛎,白芷,北细辛,威灵仙,白介子,皂角刺,云南一枝蒿,山奈,丁香,生姜各10~50g,蟾酥5~10g,麝香1~3g,基质辅料为松香500g,山羊油脂100~150g,按本发明膏药制备方法制取备用。
3-2 使用方法采用本发明膏药经微火烘热后,外贴患处。3日一张,8张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④治疗结果4-1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疼痛、麻大等临床症状消失,肢体关节功能恢复正常,X线摄片复查,骨质增生明显吸收,缩小或恢复正常,随访三年不发者;有效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改善,肢体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改善,但还有一些伴随症状需要继续治疗;X线摄片骨质增生线有所缩小,但仍然存在;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X线摄片均无改善。
4-2 治疗结果本组215例骨质增生症患者,经1~3个疗程治疗后统计疗效,治愈185例,占86%;有效26例,占12%;无效4例,占1.9%,总有效率98.1%。
⑤结论经215例临床观察,治愈率达86%,总有效率达98.1%,临床表明,本发明膏药是治疗骨刺、骨质增生的理想药物。
下面介绍6个病例。
例1姚书香,男,65岁,住桃源县理公港乡。1997年1月2日就诊。患者右膝关节肿痛一年余,X线诊断膝骨性关节炎,用本膏药外贴治疗,3天换药1次,1次治疗症状缓解,24次共3个疗程痊愈。随访3年未复发。
例2秦大宝,男,60岁,住桃源县理公港乡。1997年1月8日就诊。自述头痛,头晕,右肩疼痛麻木,伴背部沉重感。X线诊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5-C7骨质增生伴椎间隙变窄,用本膏药治疗24次,共3个疗程治愈。随访3年未复发。
例3汪老五,男,42岁,住桃源县黄家铺乡。1997年1月8日就诊。因腰痛不能转侧,近半个月来逐渐加重,双腿不能站立行走。X线诊断L4-L6骨质增生并伴L4-L6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采用本膏药治疗24次,共3个疗程治愈。随访3年未复发。
例4朱竹柏,男,55岁,住桃源县黄家铺乡。1998年1月10日就诊。自述腰痛2年有余,近半个月加重,腰痛不能屈伸。X线诊断L4-L6增生。用本膏药治疗24次,共3个疗程治愈。随访3年未复发。
例5李志财,男,50岁,住桃源县基隆乡。1999年2月6日就诊。自述腰痛已1年余,近2个月逐渐加重,腰痛不能屈伸,两腿不能行走。X线诊断L4-L6骨质增生。伴椎间孔变小,椎间隙变窄。经牵引,推拿,中西药多方治疗无效转来我处就诊,用本膏药外贴治疗,24次共3个疗程治愈,随访3年未复发。
例6吕仙华,女,45岁,住桃源县陬市镇造船厂。2000年3月7日就诊。患者头晕,头项强痛,右手臂麻木痛疼,背部有沉重感。X线片示C4-C6增生。采用本膏药外贴,24次共3个疗程治愈。随访3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制成五加皮10~50g,骨碎补10~50g,龙骨10~50g,牡蛎10~50g,七叶一枝花10~50g,马钱子10~50g,乳香10~50g,没药10~50g,枳壳10~50g,桂枝5~10g,威灵仙10~50g,白介子10~50g,皂角刺10~5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物还含有山奈10~50g,白芷10~50g,北细辛10~50g,云南一枝蒿10~50g,生姜10~50g,蟾酥5~10g,麝香1~3g,丁香5~10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膏药的基质为松香、山羊油脂、松香与山羊油脂的重量比是夏天5∶2,冬天3∶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中还含有醋和水,其重量配比为醋、水各5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属中药领域。主要由五加皮、骨碎补、龙骨、牡蛎、七叶一枝花、马钱子、乳香、没药、北细辛、桂枝,威灵仙,皂角刺,丁香,蟾酥,云南一枝蒿,枳壳按一定重配比制备而成。该药膏的基质采用松香和山羊油脂,避免了传统黑膏药用麻油、广丹为基质的缺陷,既保持了黑膏药的特点,又无铅无毒,符合现代医学要求。该膏药具有补肾健骨、散寒清热、去瘀化谈、通痹解毒的功效,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炎排毒、消肿止痛及软化、溶解骨刺的作用。本发明膏药把补骨健骨,散寒通络,清热通络,去瘀通络,化痰通络五联疗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方科学,临床上还未见报道。具有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特点。经临床215例患者观察,治愈率86%,总有效率98%。表明本发明膏药适合骨质增生患者使用。
文档编号A61P19/08GK1562254SQ20041002313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1日
发明者杨鹤鸣 申请人:杨鹤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