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酒的制作方法

 刘雁辉 2019-02-11
专利名称: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痛风的外用中药酒及泡制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目前全球约千分之三的人深受通风的折磨,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高热量食物摄入量的增加,痛风的患病人数会越来越多。目前无论是西药或是中药,均没有治疗痛风的特效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治愈痛风的外用中药酒。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酒,其特征在于1kg 40-65度的酒中配入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的中草药川乌16-23g、草乌16-23g、红花12-18g、细辛12-18g、羌活12-18g、一枝蒿9-15g。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泡制而成将川乌16-23g、草乌16-23g、红花12-18g、细辛12-18g、羌活12-18g、一枝蒿9-15g洗净干燥,然后粉碎成如米粒般大小颗粒,将制成的颗粒倒入土缸中,并注入1kg 40-65度的酒,搅拌后密封,每24---28小时搅拌一次,5-10天后即可。
本发明不仅对痛风有独特疗效,且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无名肿痛、小儿麻痹、偏瘫、踢打新老旧伤等骨科、神经科疾病也有疗效。此药酒经民间10520例临床试验,疗效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一般一次用药即见效,数日即可治愈上述病例(除类风湿关节炎稍缓),尤治痛风一次治愈永不复发。
用法;本药酒为外用药,不可内服,一般全身用药一次不得超过50ml,将患部用热毛巾敷热,将该药少许倒入手心进行患部搓按,并拍打患部,至患部发热为佳,一般一患部搓按半小时。
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1kg60度的酒中配入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的中草药川乌20g、草乌20g、红花16g、细辛16g、羌活16g、一枝蒿12g。
本实施例由以下方法泡制而成将川乌20g、草乌20g、红花16g、细辛16g、羌活16g、一枝蒿12g洗净干燥,然后粉碎成如米粒般大小颗粒,将制成的颗粒倒入土缸中,并注入1kg60度的酒,搅拌后密封,每24小时搅拌一次,7天后即可。
权利要求
1.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酒,其特征在于1kg 40-65度的酒中配入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的中草药川乌16-23g、草乌16-23g、红花12-18g、细辛12-18g、羌活12-18g、一枝蒿9-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泡制而成将川乌16-23g、草乌16-23g、红花12-18g、细辛12-18g、羌活12-18g、一枝蒿9-15g洗净干燥,然后粉碎成如米粒般大小颗粒,将制成的颗粒倒入土缸中,并注入1kg 40-65度的酒,搅拌后密封,每24---28小时搅拌一次,5-10天后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酒及泡制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外用中药酒,其特征在于1kg 40-65度的酒中配入包括有以下组分及重量的中草药川乌16-23g、草乌16-23g、红花12-18g、细辛12-18g、羌活12-18g、一枝蒿9-15g,本发明不仅对痛风有独特疗效,且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无名肿痛、小儿麻痹、偏瘫、踢打新老旧伤等骨科、神经科疾病也有疗效,此药酒经民间10520例临床试验,疗效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一般一次用药即见效,数日即可治愈上述病例(除类风湿关节炎稍缓),尤治痛风一次治愈永不复发。
文档编号C12G3/00GK1562331SQ20041003675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9日
发明者王志海 申请人:王志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