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痔疮内消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治疗各种痔疮、肛裂、肛漏的中草药内服复方制剂,尤其涉及到西医手术切除、电疗、枯痔注射等方法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应用。 目前医疗上对各种痔疮注重用西医手术切除,对肛裂则是局部抗炎(采用膏剂外涂),肛漏切开引流,待其自行愈合,加内服消炎药或打消炎针,因这些医疗都是局部处理,未消除致病的原因,所以复发率极高,市场上虽有很多的痔疮中成药出售,但药效难以满足患者之需,其原因是中成药不及原药材饮片药量足,药力大,传统中医疗法也是对症处方,患者必须通过医生望、闻、问、切诊断后确定处方,没有一个对痔疮、肛裂、肛漏均可使用的固定方剂,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很多的不便。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话解》一九八五年九月版第六十六卷提出,痔疮由于发病部位与形状的不同,名称虽多,其发病原因,概括起来不外于酒色过度,精气外泄,或久坐肛门部位血流不畅,以致气血纵横经络交错,湿、热、毒邪乘虚下注肛门,或忧思太过,气血郁滞与风、燥、湿、毒邪壅结肛门所致,这对痔疮的致病原因作出明确的叙述,并对肛裂、肛漏提出了具体的医疗方案。 本发明目的是在先人的治疗经验上,取传统中草药重新组合后,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病因,适用于痔疮、肛裂、肛漏患者自行购买使用,又无医疗风险的中草药饮片的内服复方制剂“痔疮内消散”,每剂重190g中含中草药饮片,胡连10g,黄连7g,石决明15g,苦参10g,生地20g,黄柏10g,黄芩10g,苍术15g,白术20g,秦皮10g,防风10g,当归尾20g,桃仁10g,升麻8g,槟榔15g十五种药份量相加总和为190g,用砂锅或搪瓷器皿,将上药用冷水浸泡15分钟,加水适用(约400毫升),煎沸者30分钟左右,待药煎至250毫升(一中饭碗)对取出,每剂煎2次共得药液500毫升混合装瓶备用,每日二次用药液250毫升冲服痔断根冲剂30g,早晚饭后半小时冲服,八剂(瓶)为一疗程。从药物的性能综合分析“痔疮内消散”具备清热燥湿、消风行瘀、解毒止痛的功能,对肛漏的治疗时间应不少于六个疗程。 本发明的特征是一种由15种中草药饮片组成的固定方剂“痔疮内消散”适用于痔疮、肛裂、肛漏患者自行购买使用。 使用实例(1)夏某,男,经某医院手术切除痔核,半年后在同一部位边又长出一个痔核,近几天大便时疼痛,伴便后少量出血,走路困难,经肛诊为痔,肛裂伴感染,服用“痔疮内消散”二剂痛止,出血量减少,一疗程痔核消失,续服一疗程。 (2)裘某,女,多年来肛门有不洁分泌物渗出,肛周剧痒,用手触摸肛门截石位3点钟处有一指头大硬块,常年用肤轻松、皮炎平等软膏外涂止痒,曾服过许多的消炎药、中成药效果不佳,服用“痔疮内消散”一疗程,搔痒减轻,硬块变软,渗出物消失,续服一疗程痊愈。 (3)谢某,女,自述患内痔11年,大便时经常脱出肛外,劳累时不能纳回,要用手推进,作过手术切除又复发,诊见杏核大少痔核二处,充血肿胀,服用“痔疮内消散”一疗程,痔核完全消失。 (4)李某,男,大便后反复出血三年,时轻时重,经某医院诊断为混合痔伴肛裂,服用消炎药及外涂马应龙痔疮膏(经常用)效果不佳,服用“痔疮内消散”二疗程痊愈。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痔疮、肛裂、肛漏,适应患者自行购买使用的中草药制剂“痔疮内消散”,由胡连、黄连、石决明、苦参、生地、黄柏、黄芩、苍术、白术、秦艽、防风、当归尾、桃仁、升麻、槟榔十五种中草药饮片组成。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痔疮内消散每剂190g,中含中草药饮片胡连10g,黄连7g,石决明15g,苦参10g,生地20g,黄柏10g,黄芩10g,苍术15g,白术20g,秦艽10g,防风10g,当归尾20g,桃仁10g,升麻8g,槟榔15g十五种药份量相加总和19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痔疮、肛裂、肛漏,适应患者自行购买使用的中草药复方制剂“痔疮内消散”,由胡连、黄连、苦参、生地、黄柏、防风、当归尾等十五种药组成,直接消除病因,切断致病源头,近期远期疗效稳定,是保守医疗的固定成方,无风险,不复发。 文档编号A61P9/00GK1565482SQ03107809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6日 发明者赵赐安 申请人:赵赐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