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怪”,可以理解为“独特”之意,其他地方没有或很少有,在陕西却很普遍。 第一怪,面条像裤带。关中平原盛产小麦,人们爱吃面,尤其是油泼面、粘面,擀薄、切宽,或扯面,形状像裤带,用大老碗盛,吃起来筋道、络口、耐饥,也是陕西代表美食。 第二怪,锅盔像锅盖。过去人们生活清苦,一锅多用,用大锅烙锅盔,烧麦秸火,锅盔个儿大,中间微凹,翻过来活脱脱一个锅盖模样。 第三怪,油泼辣子一道菜。陕西冬季寒冷,应季蔬菜少,人们钟爱辣椒,无论就馍、调面,少不了油泼辣子。 第四怪,板凳不坐蹲起来。人们业余生活少,饮食简单,喜欢端着碗上“老碗会”,边吃边谝。“老碗会”缺少凳子,只有圪蹴着,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即使有板凳也习惯蹲着。 第五怪,帕帕头上带。黄土高原多尘缺水,妇女头上顶上手帕,既可防晒、防尘,也可擦汗,一举多得。 第六怪 房子半边盖 第七怪 姑娘不对外 第八怪 秦腔吼起来 “姑娘不对外”:关中物阜民丰,生活富足,自古就是宜居之地。所以,陕西人一般不愿意把姑娘嫁到外地。 “秦腔不唱吼起来”:秦地土高塬厚,四季分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养成了陕西人豪迈粗犷的性格特征。发源于陕西的秦腔正合了秦地气候特点和人的性格,唱腔苍凉、高亢、豪迈,所以,有秦腔“吼起来”的说法。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陕西八大怪”真是很有魅力,很有味道。 |
|
来自: blackhappy > 《故乡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