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聪明的父母都在这样做!

 昵称32901809 2019-02-11

春节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聪明的父母都在这样做!

春节期间,少不了亲人团聚、走亲访友。在被欢乐氛围包围的同时,也是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家长们千万别忘了,适当巧妙地找准契机,关注孩子的教育。那么,春节到底蕴藏了哪些教育契机呢?

春节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聪明的父母都在这样做!

传统文化教育

春节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春节蕴藏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有哪些传统文化可以渗透到亲子教育里呢?

如何带孩子品味传统中国年

@陈艾媛(北京小学语文教师):古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有“路带五洲书福字,江河万里秀春联。”春节的脚步近了,年的味道浓了!

享受假期的孩子们一定能从日常点滴中发现“中国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吃糖瓜,包饺子,贴福字;庆田蚕,大碗茶,设门竹……太多的民俗活动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的庆祝形式激起了孩子稚嫩童心的好奇。

随着春节临近,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不仅能过一个喜庆、祥和的“中国年”,还能过一个智慧、文化的“成长年”。其实,要想让孩子在品味年味儿的同时有所收获并不难,只需要做到“抓小放大”、“动静结合”。

“抓小”是在丰富的年文化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小话题,如“福字”、“年夜饭”、“窗花”、“春晚”、“压岁钱”等等,都可以作为孩子深入了解各地民俗,了解中国年文化的切入点。孩子选择的研究问题越小,越便于深入研究。“放大”则是在选定小话题的基础上,要拓宽视野,尽可能把与之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

以“贴福字”为例:从文字演变的过程看“福”的含义;从书法欣赏的角度探“福”的寓意;从优美动听的歌曲中悟“福”的美好;从大街小巷的布置中寻“福”的足迹……联系网越广,孩子对于这个小话题的理解就越深。

“动静结合”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过程,由最初的“静观选点”,到走出家门去“实践学习”,孩子可能在博物馆中了解与“福”字相关的知识,可能在旅途中搜寻与“福”相关的元素,也可能在动笔写“福”字的过程中,感悟“福”在年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动态学习后,孩子还要“静心梳理”,可以把学习收获绘制成思维导图,可以制成图文并茂的手账,还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将学习的感悟与更多的朋友分享。走过这样一个“动静结合”的学习过程,您还怕孩子的“学”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了解”上吗?

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瞥,透过这浓浓的年味儿,我们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思维方法,是走近中国文化的一种途径,更是铸就中国心的牢固基石!

财商教育

每到春节,最欢喜和最“富有”的莫过于还在享受“压岁钱”待遇的孩子们。这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利用压岁钱为孩子上好理财这门人生“必修课”,如与孩子一起制定消费计划,学会精打细算,把钱花到刀刃上,让学生们从小树立理财意识,让洋溢喜庆的压岁钱成为孩子个人理财能力的起点,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

学做小小理财师

@陈笑笑(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政治教师、年级组长):己亥的钟声越走越近,马上又要过年了!每到过年,父母家人给的压岁钱,是让同学们最开心的“收获”。那么这笔“巨款”该如何利用呢?

首先,不论孩子大小,压岁钱多少,爸爸妈妈们都不要简单地让孩子们将压岁钱上缴。这笔钱对孩子来说是一笔难得的收入,也是财商教育的起点,教会孩子们合理使用这笔钱,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认识金钱及其规律的能力,正确使用金钱的能力。做到不拜金、不浪费、会消费、善收益等等。

如果孩子还处于低学龄阶段,我建议父母先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压岁钱,每一份压岁钱背后都是父母亲戚辛苦劳动的成果,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子女除旧岁、压祟气的象征,包含对孩子们新一年的美好寄托。之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孩子们建立理财观念。

比如,与孩子们一同存钱,在孩子的名下存款,建立积少成多的理财观念;带领孩子一同规划这笔钱的使用,帮助孩子实现一个新年愿望;在消费过程中教会孩子面对各种诱惑,如何区别“欲望”和“需要”,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还可以教会孩子们货比三家,理性消费等等。适度放手,逐渐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如果小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的理财能力,这时建议家长们放权,让孩子们自己支配压岁钱。当学会计划与积累,他们会逐渐发现,金钱流动起来就有可能带来收益。教会孩子如果想满足自己的需要,追求更多更好的回报,就要明白财务流程中需要有目标-资金-计划-行动-实现。逐渐让他们学会理财,成为小小理财师。

小小的红包中,不仅有对孩子们的新年祝福,更藏着财商教育的契机,这一个个红色的信封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帮助孩子们学习理财技能,规划目标,树立金钱观念,建立独立人格,最终管理人生。

春节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聪明的父母都在这样做!

礼仪教育

春节是万千家庭的纽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幸福,才能带来整个社会的和谐幸福。传统意义上,春节就是一个完完全全属于家庭的节日。在腊月里,全家人一起动手准备新年的吃食;在除夕夜,全家人一起围坐桌旁吃“团圆饭”,走亲访友拜年祝贺,欢天喜地过大年。在这些充满仪式感庆祝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礼节礼貌值得学习。

孩子要懂些过年的老规矩

@张跃东(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小学美术教研员,高级教师):中国是礼仪之邦,坐立行走都有一整套的规矩。孩子如能做到举止优雅,礼貌待人,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也是孩子成长进步的标志之一。

春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乃一岁之首。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是祈祝新年快乐、幸福安康、学业有成的好时机。这时候,家长携子女走亲访友时需要孩子具备:说话礼仪、红包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交往礼仪、信息礼仪(电话、信息)等。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到:会看:以3~6岁的孩子为例,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是学习社交礼仪的关键期,家长引导孩子去看(观察)成人的交往礼仪方式方法。会说:可以帮助孩子准备一些赋有民族传统文化的词语,拜年的吉祥话等。会坐:喜庆节日中,亲朋好友常常围坐聚餐,年龄小、辈分低的孩子要随家长入席后坐。会学: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的礼仪有区别,遇到我们不熟悉的场合时,要教会孩子学习。要学用他人的方法,用尊重的态度和周围的人相处。

另外,请注意对孩子的礼仪培养是持续的,非一日之功。如果孩子“做不到”或“做不好”,家长可不能当即发火,反而使得周围人都会感到尴尬。《礼记·曲礼》中说:“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让我们一起学礼、懂礼、行礼、还礼过大年!

文章:本报记者 张莹

图片: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编辑:现教君

春节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聪明的父母都在这样做!

END

春节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聪明的父母都在这样做!

春节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聪明的父母都在这样做!

关注有好运

惊喜送不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