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的美 只有懂的人才能看到
不俗 不魅 完美的刚刚好 沉淀千年的柴烧之美 以简洁的线条表达深远的意境 没有在时代的洪流中消退 而是用质朴的审美传递自然之美 讲究意境,不落俗套 …… 柴烧,无法预料到烧成效果,为了一件优秀的成品需要烧制很多份同款,再从中挑选。柴烧器物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时代进步,传统的柴窑烧陶已经被视为落伍、费时、费力的烧陶方式。然而柴烧不同于柴窑,是另一种烧制方法。柴烧是将陶瓷坯体直接放在柴火中烧制,因而柴火会直接在坯体上留下自然的“火痕”,使得作品色泽温润且变化多端,且木柴燃烧后的灰烬,落在作品上产生“自然落灰釉”,落灰经高温溶融,形成自然的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这就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 烧制的时限往往需要两三天以上,且温度需达到1260度以上,否则落灰效果差。薪柴的消耗量大,投柴加火也需极大的体力与耐力,这些都是造成柴烧作品成本较高的原因。 陶坯不需施釉,木灰自然的飘落,故每一件陶坏都会有厚薄不均的釉面,或是留下火焰熏烧的痕迹,或者沾染厚厚的、粗糙的、似熔未熔的灰釉等等粗犷的质感、朴拙的色彩。 由于柴烧控制困难,人力、物力成本又高,所以对陶艺创作者来说无疑是项挑战,但柴烧作品浑厚内敛的质感「火痕」与「灰釉」每每在作品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是柴烧的难能可贵和令入着迷的地。 一器一式,变化万千,经过火气的淬炼,焕发各自的味道和风韵,色彩斑斓温暖,质地粗犷有力,层次丰富,却又不失人间的烟火之气,在亦古亦今的沉着格调中诠释万物无常的变化。 柴烧器物经过松木烧制呈现的古朴和苍凛,像极了一副历经百年风雨、几经转手的古画,你欣赏也罢、不喜也罢,它就那么兀自挺立着… 柴烧的不完美源于不可预计,但也正是它的不可预计成就了它的完美,柴烧者的执着精神甚于技巧的琢磨,因为技巧早已被溶解在人与土、窑与柴、火与自然共鸣的大地交响曲中,浴火重生为生气盎然的器物了… 留住情怀 才呈现精美之器 这便是艺术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