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计划能让我们分清每件事情的轻重缓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提升学习效率。只有时间安排合理,才能真正的“边玩边学”。 —— 小爻 寒假到了,“别人家孩子vs我家孩子”的剧情开始在各个家庭上演:
学生处理不好寒假学习问题,不仅会在过年的时候被“别人家孩子”比下去,在学习上也确实落下很多。 曾看到一位中考学霸的分享说: “假期是我最珍惜的时刻,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更有足够的时间去复盘自己的学习补缺补漏,假期就像加油站,一开学我的车就能马上起跑。”
计划不能太密集
实际上的假期计划: 结果,开学之后光是状态调整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习状态还没找到就迎来了月考,这位学生被考试打得措手不及。 那合理的计划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小爻准备了两份表格,在文末可以获取下载方式。 两份科学的计划表 首先第一幅图《事件重要性分类图》: 事件重要性分类图 相信学生们在心里对寒假都会有个大概的计划,如果要对计划中的事件进行分类——哪件事是最重要的?哪件事是最紧急的?有没有哪件事可以放推迟完成... 小爻问了几位学生,竟然没有学生能清晰地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其实,这几个问题之所以会难倒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原先的“计划”不够精细,操作性不够强,容易变成“睡、玩、吃”的恶性循环。 这份《事件重要性分类图》能帮助各位学生分清轻重缓急,具体执行和监督就要看学生和家长的配合了。 第二幅图是《寒假计划表》: 学生使用表格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来制定寒假计划。在制定每日计划之前,要对自己有个评估,例如觉得数学比较简单,只用半小时;语文阅读比较困难,要一小时;平时运动比较少,跑步要两小时等。 针对自己的兴趣和自我要求来制定目标,是能有效完成的第一步。 2、跟同学交流交流,听听同学的建议。在制定计划时,可以参考其他同学的计划,对于同学提的合理建议,也可以考虑到自己的寒假计划中去。 3、召开家庭会议,探讨寒假计划。在生活中,最了解自己的肯定是父母。所以,在制定寒假计划的时候,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邀请父母一起讨论修正,父母的参与会让你得到更中肯而精确的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