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死亡恒星再次被黑洞引力无情点燃,它再次照亮着浩瀚宇宙 来自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一项研究发现,黑洞引力重新点燃了一颗正在休眠的白矮星,让它在被撕裂之前重新点燃,再次照亮着浩瀚宇宙。 研究团队运用了数十种不同的模型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当黑洞近距离接触曾经已死亡的恒星时,巨大的电磁和引力波能量被激发出来。近地轨道探测器也观测到了它的电磁辐射。 令人兴奋的事情是,白矮星在每一次与黑洞的亲密接触中重新都被点燃,这使它成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黑洞的标识。 模拟结果还显示,白矮星内部发生了聚变,生成了钙和铁。铁的多少取决于恒星与黑洞的距离,距离越近,铁产量越高。总而言之,理想情况下可以将高达60%的恒星物质融合成铁,一般为两个至三个黑洞半径。 当一颗白矮星越接近黑洞时,潮汐力开始在垂直于轨道平面的方向上压缩恒星,并且重新诱发聚变。但在轨道平面内这些引力也会拉伸和撕裂恒星,这可能非常地复杂。 当白矮星等死亡恒星的尸体运行到黑洞附近时,就是奇迹发生的时刻。 科学家发现,这些白矮星在接近黑洞时,竟然开始“死而复生”。 我们都知道,白矮星是质量和太阳比较接近的恒星死亡后留下的尸体。那么,它们为何会“复活呢”?
恒星的“活”,自然离不开燃料。那么,白矮星复活的燃料又是从哪里来呢? 恒星的诞生,是星云中巨量的氢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成一个巨大的球体。当体积足够大时,核心区域的温度和压力就会达到一个极高的程度,于是氢开始自发进行核聚变反应。
当恒星的氢燃烧尽之后,恒星的死亡就开始了。氢聚变后形成的氦开始发生聚变反应,形成碳。但它们全部形成碳后,如果质量足够大,还会继续发生变化;如果质量不够大,就会停止反应,留下的这个星体就是白矮星。 由于黑洞的引力过大,当白矮星接近黑洞时,黑洞的强大引力会促使白矮星重新开始核聚变,其中的碳会进一步聚合形成钙、铁等元素。
就在这个核聚变的过程中,会放射光和热,白矮星由此“复活”。 不过,这也只是白矮星最后的一次闪亮——因为它接近的,是黑洞。
复活的白矮星终究逃不出黑洞的魔爪,黑洞的强大引力会将白矮星撕碎,并且吞噬。这一颗白矮星,从此彻底和这个宇宙说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