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流芳难吗?不难,一首诗足矣!

 文化点心铺 2019-04-06

提起唐诗,大家会最先想到哪首诗哪个诗人?

我想多数人都会想到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诗,就像夜空中璀璨夺目的银河,弥久千年,依旧光焰夺目。诗歌在唐朝所能达到的高峰,可以说是层峦叠嶂、青山无数。李杜王孟就是这众多高山中的代表,令后人无法逾越。他们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经典的诗歌作品,几乎占据了唐诗的半壁江山。

然而,《全唐诗》收诗49403首,作者2807人,除了李杜等雄霸诗界的几个大佬外,也有那么几个人,仅靠一篇作品就在唐诗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流放百世,这就是所谓的诗红人不红!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而关于张继的生平,历史记载的很少:生卒年月不详,生平事迹亦不详。史学界根据他残存不多的诗篇推断:他大约在天宝十二年考取了进士,做过检校祠部员外郎,又做过洪州盐铁判官。他的仕途之路十分坎坷,直到50多岁才做了一个小官。


张继生逢不幸,没有遇到李白歌颂的顶峰盛世,一生漂泊,难觅知音。

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后,张继途径寒山寺所写的一首羁旅诗。作为一名客船夜泊者,张继观察细腻,通过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将江南深秋夜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

抛去这首诗背后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的无可奈何之感,这首诗里描写的景色,真是美到让人心醉。


这首诗,被《唐诗品汇》列入“接武”一级中。后来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为它定名《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无一例外都收录此诗。直到《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才真正成为唐诗三百名篇之一,传诵于众口。

如果这首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很多人根本就不会知道历史上有“张继”这个人的存在。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提到崔护,我想几乎百分之九十多的中国人都不知道他是谁。然而若提起这首《题都城南庄》中的诗句,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崔护,字殷功,今河北定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公元796年进士及第)。公元829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

在《全唐诗》中,他的诗作存六首,然而只有《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所谓一诗定诗名,崔护也以这一首诗,而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这首诗其实就是写作者本人的一次艳遇。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位美丽少女,一见倾心,思慕不已。然而,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却不遇,于是题写此诗。

全诗没有什么华丽的词汇,用语平实,表诉简单。然而它却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生活体验,一诗成名,当之无愧。


崔郊《赠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崔护除了那首成名作之外,至少还有五首诗作被选入《全唐诗》,而且这五首诗作的水平也不低。然而这位崔郊,可就真的是只有一首诗作了。然就是这唯一的一首诗作却成了千古绝唱,让作者名垂后世,一战成名。

崔郊,唐朝元和间秀才,此外再无任何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全唐诗》中仅收录了其一首诗。除了这首诗,崔郊在历史上真可以算是个”无名之辈“了。


这首诗也是一首爱情诗。写的是:唐代元和年间,秀才崔郊寓居在襄州姑母家。姑家有一个婢女姿容秀丽。崔郊一见,惊为天人,爱慕不已。后来,他与婢女互生爱恋。然而,姑母因为家境原因,将婢女卖给襄州司空于頔。

此后,崔郊对婢女念念不忘。寒食节那天,他在司空府邸外终于等到外出的恋人,两人百感交集,崔郊于是写下此诗,抒发胸臆。所幸,于頔读到此诗,颇为感动,就将婢女送与崔郊,并赠钱万贯。这样一段姻缘不仅成就了,一段诗坛佳话也促成了。

一首诗的力量有多大?大到可以成就一个人一生的幸福!


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较于上文”二崔“而言,崔颢的名气要大的多,史料记载的也较详细。崔颢,今河南开封市人。他生逢盛世,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进士。后来,官至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全唐诗》收录其诗四十二首。

这首《黄鹤楼》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将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意境凄婉苍凉,感人至深。历来被人们所推崇,成为唐人七律之首。

李白一生自负甚高,诗作无数,佳作无数。传说,他壮年时喜欢游山玩水,并且喜欢在各处留下了诗作。然而有一天,他登上了黄鹤楼,一时间被眼前美景吸引,诗兴大发,于是便想题诗一首以作留念。


然而,他一抬头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顿时傻眼,便放下手中的笔,自叹不如,赞叹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据史料记载,崔颢早期作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诗作较多,却不为时人推崇。唯有这首《黄鹤楼》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的诗名。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字、号均不详,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他的诗作在《全唐诗》中仅存二首,除了《春江花月

这首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但凡对中国传统诗词稍稍感兴趣的人一定都知道这首《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盛唐第一诗”。

也就是说这首诗如果在全唐诗排第二的话,那么没有哪首诗能排第一,就连闻一多先生也极爱这首诗,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还知道那些一诗成名的诗人,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