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菜能火遍清代的京城,能让乾隆皇帝吃完都赞不绝口,并且成为了现在人们打卡北京除了长城故宫以外的第三大受欢迎的“作品”,不光外形特别,而且这道“三不沾”菜如其名,真正做到了不沾盘子、不沾嘴以及不沾筷子,吃起来那叫一个舒服,那么这道菜的魔力到底有多大呢? 三不沾这道菜最开始叫做“桂花蛋”,起源于安阳地区,火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最开始是安阳的县令为了孝敬喜欢吃鸡蛋的父亲而发明的菜,因为做出来其颜色金黄如同桂花一般,并且香气扑鼻,因而得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做法的改变而在当地名声鹊起,后来乾隆皇帝品尝过这道菜之后龙颜大悦,觉得这菜不沾筷子不沾嘴还不沾盘子十分奇特,便赐名为“三不沾”引进了御膳房,成为了各宫妃嫔们的心爱之物。 而做这道菜其实原料十分的简单,主要就是鸡蛋黄、绿豆粉、化猪油和白糖,这几样东西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虽然食材简单,但是做法却不简单。先将鸡蛋黄加入白糖拌匀,再把绿豆粉混入清水后倒入鸡蛋黄碗内搅拌均匀备用,再在锅中加入化猪油,待油温升高到四层热时下面糊不停的翻搅防止粘锅,这个时候一边加入蛋糊一边加入猪油,待搅拌粘稠之后成为团状就可以出锅了。 刚出锅的三不沾还冒着热气,用筷子夹起一块放入嘴中,舌尖能品尝到它的香甜与可口,口感吃起来香而不腻,并且不粘牙,在唇齿之间进行斡旋,咽下去的时候还口齿留香,不禁让人感叹这道菜魅力巨大。一顿吃下来,一个餐桌的人都会抢着争着吃,手速慢的还吃不着,一出场就注定了它是所有菜中不平凡的一个。 这道菜针对不爱吃鸡蛋的孩子来说,绝对是道绝世好料。鸡蛋黄虽然含有丰富的脂肪以及钙、磷等矿物质,加上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每日一粒鸡蛋绝对是有益的,但是鸡蛋有着许多人不喜欢的蛋腥味,所以许多小朋友都会把它拒之门外,而“三不沾”的出现绝对是拯救其于水火之中。 “三不沾”现在已经成了许多网友打卡北京的必备食物之一,不仅因为它独特的味道吸引人,还因为它做出了别的菜所不能做出的形态而让人感到心驰神往,一道菜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的味道,还在于它的卖相以及形态,三不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会了这道菜的你做给自己的孩子吃,必定吃完后还会再想吃的。 |
|
来自: 昵称32555205 > 《美食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