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武术论

 福建藏珍馆 2019-02-12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亦倡导武术。民国17年(1928年),在南京举行第一届国考,福州方秉端名列前茅,王德琅得武士称号荣归。民国22年,第二届国考,福州亦派员参加。同年,福建省国术馆在福州成立,王于岐任总裁判长兼总务科长,并派王鼎(夏莲)等到中央国术馆培训。民国24年,国术省考在福州举行,黄性贤、林世凯等应试。民国24年,国术被列为福建省第五届运动会正式竞赛项目,王于岐任福州代表团国术指导参加比赛。在这期间,农村武术馆也多建立,农忙务农,农闲习武。义序龙兴国术馆在民国11~23年间教拳习武,从未间断,传授“金狮”、“虎桩”、“牛法”、“鸡法”等拳术。

  抗日战争时期,福州青年武术界同仇敌忾。民国28年,自发在苍霞洲白龙庵组织“福州青年国术社”(后改为福州青年国术研究社),黄顽仙任社长,黄性贤为总教练。该社迁往南港泰山宫后,在南通、泮洋等地设7个分社,社员不下3000人。民国29年,发动青年100多名,组成大刀队,自动报名开赴上海前线抗日。民国30年,福州沦陷,国术社社员转入抗日游击队。黄性贤潜入后屿生擒日军阿都文雄。民国32年,福州光复后,在南门兜孔子庙(现福州少年宫)重新建立“福州青年国术研究社”,李森武任社长,除原有7个分社外,又在琅岐、后屿、台江等地设立分社,盛极一时。民国33年,福州二度陷敌。该社迁闽侯南通潘厝边祠堂,社员积极参加抗日游击队,日夜练拳,操练大刀,斗志激昂。游击队阻截敌人粮船,击毙日军3名,民心大振。

  同年,武术教育家万籁声应聘到福建农学院任体育教授。他擅长的六合拳、自然门开始在福州流行,、鹤  拳CRANE QUAN

        南派象形拳。源于方氏七娘之宗。迄今有三百多年历史。经历代拳师变革,至清朝已形成风格各异,套路繁多,拳理和技法自成体系的飞鹤、鸣鹤、宿鹤、食鹤和纵鹤。统称为福州鹤拳。
(一)、飞鹤拳
        清朝中叶,永春白鹤拳名师郑礼的第三代传人、福清上周下郑村的郑纪,自幼爱好飞鹤拳,勤学苦练,终得其师拳法。后授徒于福清、平潭、福州等地。得其传者有平潭陈家宝等人。陈曾一度随师外出设馆传艺。回乡后,闭门苦练,得其尽传者,仅其子陈振礼。
        另,福州郊区郭宅郭钦良,从福州高盖山定光寺寺僧释明余处学来两段一套飞鹤拳。
        飞鹤拳多模仿鹤之飞翔、跳跃、展翅、拍压、行走和独立等形象动作。舒展大方,形象逼真。上肢动作较多,且灵活多变。两臂弹、抖、摔,似鹤之飞、展、拍。以意贯注,以气运行,以声助力,肌一肉高度收缩而发出颤动。刚中有柔,柔中寓刚。遇刚则柔,柔而不软;遇柔则刚,刚而不僵。身法讲究吞吐浮沉,摇身吞胯。步法迅速灵活稳固,虚虚实实。马走边门,弹起跳跃,似鹤之冲天。呼吸以鼻吸气,以口发声呼气。以声助力、助胆、助形。强调内外结合,节奏鲜明。静如山岳,动如狂风。套路有三战、四门、三鹤、全鹤、捆拿、飞鹤对练等。
(二)、鸣鹤拳
        晚清,永春白鹤拳师林世成传福州潘屿八,潘屿八又传长乐谢崇祥(“如司”)。后谢在福州南禅设馆授徒。主要学生有肖铄德、王士安,陈宝清(“二弟司”)、林贞兰(“番仔”)、吴福官、陈世鼎(“麻伙”)、潘家乾(“鱼丸乾”)等人。于是鸣鹤拳在福州等地广为传播,并逐渐传往国外。
        鸣鹤拳以刚柔相济,以静带动,动中带静,似鹤之形态。练形、意、气、提肠束气,气运丹田,吐纳相成。出掌刚猛有力,坐马落地生根。出手有猛虎出林之威,手法丰富,以掌为主。有横、直、顶、擒、吞、吐、浮、沉、搓、摩、拖、撞等为其独物之风格与技击特点。
套路有八步连(三战)、二十八宿、中框、(中栏)、柔箭、七景等。
(三)、宿鹤拳
        本世纪初,连江石门寺觉清和尚曾传授宿鹤拳。二十年代初,郊区城门林传务,时年仅十几岁,投寺随师学习宿鹤拳五年,艺成,到福州三保等地设馆授徒。
        宿鹤拳主要风格特点为鹤之似睡非睡,下肢讲究站三角马,步法密疾,手法多变。多用鹤爪手,动作既稳蔽又闪疾。讲究听力、借力。每招式攻防含意浓厚。套路演练要求遵循“吞、吐、浮、沉”四个原则。吞如灵猫戏鼠;吐如猛虎出林;浮如大鹏展翅;沉似泰山压顶。套路有:三战、三条线、七步莲花、鹤爪展威等。
(四)、食鹤拳
        清末民初,闽清“嘉蒲司”传福州北岑下方水官。方又传仓山叶绍陶,叶又从闽侯周子和处学食鹤三十六步基手。遂终身苦练食鹤拳。传有徒弟十多人,后又传到台湾等地。
        食鹤拳以如鹤之啄食为其主要特点。练拳讲究精、气、神、手、眼、节配合一致。精在于足,神在于静。以静养神,以意守气。动作轻巧快捷,手并用,心手相应。见力借力,刚柔相济,养气助劲,多以突然出击,意到手到,交手如羽毛,出手如刀眼。手型多以爪、掌、指、勾和音珠拳为主。手法讲究五行变化。步法善用三点五梅花。要求实身动。起伏转折多变,如鹤在抢食之势。身法要求摇朘胛,吞身坠地。
        套路有三战、四门、三十六步基手(技击套路)。  
(五)、纵鹤拳
        福清琯口方世培,自幼习鹤拳。十五岁精通拳艺,在福清茶山天竹寺苦练十年。因见鸪鸟鸪鸣时树枝颤动,悟得鸪鸣之气(哈气);见虾弹跃于水,悟得弹跳之力;见狗落水上岸,纵身抖颤,悟得颤抖之劲。遂将悟得之理,融于鹤拳之中’形成“纵鹤拳”。门徒有清孝廉林琴南,清光绪年间著有《疗世培传》和《技击余闻》。及光绪年间两广总督沈丹和誉称“八闽五虎”之方永华、陈依鹤、肖孔培、陈道田、王霖等人。此外,方世培门徒“朱宅二”于民国初年,将纵鹤拳传到台湾。“朱宅二”从二十六岁至九十八岁,在台湾授徒达七十年之久,于今在台湾颇为盛行。
        纵鹤拳以开合运气、以意守气、吞吐呼吸、浮沉注气,松身软臂,举意不举力为其特点。要求气养于中,起于丹田,出于头顶,力由脚趾达指尖,意到气到。—动如激流奔泻,狂风扫落叶;一静如老翁携杖,解吞(缩胯)、臂悬。马踏三角,纵横走圆。出手伸直(狂力),如风吹杨柳,随风飘动。“承基”(接手)听力生力,见力化力。接手软如棉,出手硬如铁。它不同于其他南拳闭气、蓄力催力,刚猛势烈之风格特点。
        徒手套路有三战、四门、五步、圆手、朝身三角战、二十四等。对练套路有承基对练-----------------------福州张祖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