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老峰——孔子风水依托

 桐源居士 2021-08-18

五老峰,是孔子风水的父母山,亦为其基本依托。

孔子风水之根深扎尼山。

尼山龙脉来自蒙山。

蒙山来源:hi.baidu.com

龟蒙西脉,起始为高山顽石,后则以灵动见长。平邑西部山脉,在短暂的南北展布,作出最热烈的东迎姿态后,折转西去。与前期不同,行龙改了一种姿态,低山多路,形成一股山流,向西偏北相拥而去。

龙脉时隐时现,至双山口村西北,悄起三台。龙脉侧穿左头部透出,折东南,于双山口南连接上一条较三台长达数倍的山列,顺势南下,再强劲崛起,尖耸锐立,童然不毛。

尖山独起,又缓缓下降,龙脉再次沿东南过峡。

双山口村、尼山卫星摄像图

这是结作前的最后一次过峡,过程要比前面更加干脆利索,距离相应要长。比起卧蚕土星的刻意低调、悄无声色,无论是迎送还是转身反翅前行,都要隆重得多。龙脉先过千米长峡,东南双峰相连,中间显现一个凹部,两翼面北伸张,主动前迎。受到两山拱卫的尖锐独山,在殷勤接护下,经过一定距离的吸纳引申,南下煞气顿时化解于无形。

风水上,这便是著名的台星峡,南部双峰又具诰轴之形。临近结作,龙身过峡所带台星、诰轴,预示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一漏缺地应验于所主之人身上。

可惜的是,台星峡两旁,缺少了必要的扈从,亏欠左右随侍的贵气,反添了独来独往的孤高韵味,使位至台鼎大人的峡形在实现形式上标上了明确的暗记。

台星峡

承接台星峡的气势,龙脉穿越诰轴凹部,来了一个华丽蜕变,曲折但不间断,转身奔东南而下。1000余米的距离上,龙脉不再示弱,强势崛起,末尾顿起高大金星,是为尼山主峰。因其势一时难以遏止,尼山再向南迤一峰,背西延绵拖撑,最后终于停歇下来。

与此同时,扈从之脉先腾挪东出,与龙脉拉开一定距离,然后突然雄起,大幅南折。紧要关头,竟连抛三峰,一座比一座高,石峰粲然。后方还不忘向北甩出一条漂亮的尾巴,是为余曜。与龙脉汇聚而成的五座石山,就此呈东北——西南走向整齐排列定形。

尼山五老峰

五座石山又称“五老峰”。龙脉得北来之脉加入,龙力益发强悍,五老峰犹如五座连体铁塔,岿然屹立。

五老峰南及西,与龙脉左翼青龙砂情况有所不同,连而起两列东西走向的低山,在右翼相继作护。山列北高南低,作为龙脉障缺补足的白虎砂,不忘白虎驯俯的基本要求。山头也没有了五老峰的强硬姿态,通体柔顺,遍长草木。像是随时候教的学生、晚辈,近而有矩,恪尽弟子之道。

尼山白虎砂

蒙山西渡,龙脉经百里行度,尼山回龙顾祖,五老峰齐向东南,准备结作。

五老峰,是孔子风水的父母山,亦为其基本依托。

(待续,本文选自《千年堪舆——西垂未央》第二章“二岱一圣”。)

作者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曾国藩1曾国藩2曾国藩3曾国藩4

曾国藩5 曾国藩6曾国藩7曾国藩8

洪秀全1洪秀全2洪秀全3洪秀全4

洪秀全5洪秀全6洪秀全7洪秀全8

李嘉诚1李嘉诚2李嘉诚3李嘉诚4

秦始皇1秦始皇2秦始皇3秦始皇4

秦始皇5秦始皇6秦始皇7秦始皇8

崔与之1崔与之2崔与之3崔与之4

朱熹1朱熹2朱熹3朱熹4朱熹5

朱熹6朱熹7朱熹8朱熹9朱熹10

风水1风水2风水3风水4风水5

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南京5

清朝1清朝2清朝3清朝4清朝5

清朝6清朝7清朝8清朝9清朝10

桐源居士著作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