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彩铅画 --- 说起彩铅,人们对其最深的印象就是: 简单操作易上手,轻盈好看少费力。 无论是娇憨的多肉, 或是清新的水果, 其细腻的笔触,通透的质感, 获得了无数人的喜爱。 但有一名画家, 凭借着超写实的人物, 极致的细节处理,油画般的质感, 让简简单单的彩铅画衍生出另一种风格, 给人带来感官上的绝对享受。 他笔下的小仙女画像 更是惊艳无数观众。 “想不到这世间, 还有人把简单的彩铅画, 描绘到如此境界。” 小仙女们 --- 顾盼生辉的大眼睛, 微微扬起的嘴角, 一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小仙女, 活生生地立在眼前。 而栩栩如生的后面, 是画家30多个小时的耐心雕琢。 ▲《裴佳欣》 通透的肌肤, 丝丝分明的头发, 阳光下的女孩,美好若仙子。 垂首低眸处, 更添小儿女情态。 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纤毫毕现,精致入微, 视觉上的“真实感”, 让观众叹为观止, 一时分不清到底是画作还是照片。 ▲《逆光》 皎若太阳升朝霞, 灼若芙渠出鸿波。 明眸善睐的少女, 如清水芙蓉般清丽。 ▲《麻花辫》 国内彩铅写实第一人 --- “小仙女”系列的创造者叫孟祥雷,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被粉丝们称为“清华男神”。 同时,他因惟妙惟肖的彩铅画, 被誉为“国内彩铅写实第一人”。
但对于孟祥雷来说, 最初选择画彩铅只是出于偶然。 “那时的我对彩铅充满了好奇, 丝毫不担心很久不动画笔的生疏, 当然也没有太多憧憬, 只是想画好眼前想画的人和事。” 数年如一日的埋首执笔, 这个偶然的好奇, 在不知不觉中, 变为一份刻骨铭心的热爱。
一幅人物肖像往往要花费一周甚至数月, 创作的过程漫长又孤独。 但是在他看来, 其中的平淡与孤独都是一种磨练。 一切的经历最后都会在作品中浮现, 只管好好画下去。
“我只会诚实地画, 我看到的和用心感受到的。 至于其他的,对我而言有些不着边际。” “第一眼看到她, 我就被这笑容感染了, 反手就裱了一张纸......”
天真烂漫的女孩, 用发自内心的欢笑, 打动了所有人。 ▲《笑与阳光》 “这张画的素材已收藏多年, 没有任何原因就是迟迟没有动笔, 如今偶发灵感, 经过调整把照片中的脸换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终于一气呵成。” ▲《风》 “人物的创作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巧合, 偶然看到非常想画的人物, 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就像一个不经意的转身, 却又遇到了爱情一样, 将她们画了下来。” 除了“小仙女”系列作品, 孟祥雷还酷爱画猫, 笔下的猫个个惟妙惟肖, 不是蠢萌可爱、就是慵懒优雅…… 在画猫上他也颇有一番心得, 入微的观察不仅要用眼,更要用心。 “比如一片动物毛发的处理, 我不会一根一根的跟原始照片一模一样, 而是试着去研究它们的生长方向、长短。 还有是否被微风吹动了起来等要素, 通过这种观察就会让我形成 对这片毛发质感更直观的感受。” 崎岖难行的路,才更容易看到美丽的风景 ---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他的作品,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刺耳的话语, 这曾让他一度的迷茫、彷徨。 这些嘈杂之音, 让人想到那则经典的寓言故事:骑驴的父子 当父亲骑驴,儿子在一边牵绳时, 路人批评父亲狠心; 当父子二人调换后, 儿子又被路人批评不孝;
父子咬牙一起骑驴时, 路人批评他们虐待动物。 当父子两人无奈之下选择走路时, 却被路人批评愚蠢; 当初看完这个故事,只是一笑而过, 笑父子二人的摇摆不定, 笑他们的没主见。 可现在看来, 外界声音,影响力之大, 超乎我们的想象。 能够真正遵从自己内心的人并不多见。 这些坚守初心的人, 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打败世俗中的纷纷乱乱。 所幸孟祥雷在经历反复的自我怀疑后, 最终决定遵循内心的声音。 “我只是遵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意识到谁也不是先知, 谁也不会知道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既然未来注定会到来, 何必在现在就如此急迫呢? 我开始庆幸自己一直没有放弃, 庆幸自己一直在尝试、在改进、在进步, 在试图找回曾经纯粹的自己, 也许我注定没办法实现这一目标, 但过程是滋味丰富且美好的。 希望我在接下来的旅程中, 不论对现实的鞭策还是对未来的向往, 都能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放在自己的内心里。” 新的一年 已然开启, 礼节君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坚守初心, 遇见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 就像画家孟祥雷身体力行的那样: 选择一条崎岖难行的路 才更容易看到美丽的风景。 · 今日互动 · ... 分享一件, 你做过的最勇敢的事吧! 图片来源于孟祥雷作品, 此处仅限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