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的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刘雁辉 2019-02-12
专利名称: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的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新制剂,具体涉及到一种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中医病名宗气虚陷病证)的中药复方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国际专利分类A61K35/78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学中所称的“宗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体现,同时又是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产物及物质基础,是推动肺的呼吸、心肌的跳动及血液循环的动力。宗气充足及其气机运行正常,则人体呼吸、血液循环系统功能正常,能使机体不断并充分地摄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及废物;将消化系统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入的氧气不断地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以供其机体新陈代谢之用;呼吸、血液循环系统功能正常是保障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最根本条件。
宗气虚弱不足会出现呼吸、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减弱,新陈代谢将不能正常进行,一些重要器官将受到严重伤害。
宗气虚弱并下陷,会引起呼吸、心脏骤停,致人突发性死亡。宗气与人体健康乃至生命至关重大,因此宗气又称“大气”。
但对宗气虚陷病证的认识“不惟不业医者不知,即医家知者亦鲜,并方书亦罕言及。”(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人根据中医经典理论精华,对宗气的生理病机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升补宗气法及中药方剂来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用之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从而填补了宗气虚陷病证治疗研究这一领域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空白,而提供一种根据中医经典理论精华,应用升补宗气法来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的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的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1.中医对宗气虚陷致病的认识1.1宗气的命名宗气之“宗”在《现代汉语词典》是宗族、宗旨、宗师、祖宗等之意。如万法不离其宗。在中医学中宗气之“宗”有大和主之意,因此宗气又称“大气”。
1.2中医学中所称“气”之含义指构成人体和能产生各种不同功能的一种精微物质。如营、卫之气;呼吸之气等。另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如经脉之气;脏腑之气等。
1.3中医学所称“气”之定义岐伯在《内经》中说“上焦(指心、肺)将饮食物的精微布散到全身,滋体润肤,生养毛发,如同雾露滋润草木,这种物质叫气”。张志聪注“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如雾露之概是谓气。”
1.4宗气的来源及所处的位置宗气是由消化系统(脾胃)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清气(自然界的空气)结合而成,并积聚于胸腔膻中穴(上气海),出于肺部,上出喉咙,呼则出,吸则入,为脏腑经络之宗主,故曰宗气。
1.5宗气的生理机能司肺之呼吸、心肌之跳动,贯心脉而推动心血的运行,并随呼吸行于营卫之道(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宗气行于脉之内外)运行并充养周身。激发和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脉的生理功能。血的运行要靠宗气的推动;汗液的输布要靠宗气布散;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和进行各种生命活动,要靠宗气的温煦作用。助脾胃以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卫、气、血、精、津、汗液;主输布三焦水液;呼吸肌及心肌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心脏瓣膜有规律的开启和关闭;汗孔的开合;大小便正常排出均为宗气所司。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肺叶之开合大气所司,而心肌之跳动,亦为大气所司。”;“肺司呼吸,人知所共知也。而谓肺之所以能呼吸者,实赖胸中大气,不惟不业医者不知,即医家知者亦鲜,并方书亦罕言及。”1.6宗气在人体的运动形式宗气的气机即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用”就是说人体各个脏器都在进行升降出入活动。例如肺的呼吸运动,呼是出,吸是入;胃肠的消化功能,受纳水谷是入,排出大小便是出;脾主运化,故脾气主升;胃主受纳故胃气主降;肺主宣发与肃降;肾主气化,升清降浊;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心火下降,肾水上济。宗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升降出入具体体现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
若宗气虚陷,则其气化功能发生障碍,或升降失调,或出入开合不利,就会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而发生种种病变。(人身之阴阳水火,营卫气血,脏腑经络以和调为顺,失于调和则病。)宗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人的生命活动的停止。
《素问.五常政大论》“气止则化绝。”由此可见宗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同时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及物质基础,是推动肺的呼吸、心肌的跳动及血液循环的动力。(喻嘉言《医门法律》谓“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宗气是人体生命之气,其作用好象天体中的太阳一样,如果宗气不足或运行失常,则其气化功能被束缚,不能照常运动,有如户枢(俗称门臼)被固定,开关不得,宗气的开合不得其宜或因虚不能致密都可导致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减弱,甚至是衰竭。(阴阳协调的关键在于宗气的致密,阴气才能固守于内)。
所以运动的天体应当有太阳才能显出光明;人身之宗气作用强大,才能运行充养全身。
2.宗气虚陷病证在临床上的表现(症状)2.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系统功能减弱。呼吸无力,或气短、气喘、痰多,少气懒言,语言声音低微,体倦乏力,胸闷咳嗽;小便不利、尿少水肿,便秘泄泻交替,便血;自汗、畏寒、肢冷,鼻咽不通利,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喘;脐及少腹下坠痛,自觉心胸部及背部发凉、发紧;嗜睡;乳房发凉、肿痛、生疮痈;皮肤色泽不鲜明,容易外感;四肢不能随意举动,肌肉麻木不仁,手足痿痹,脉象沉、迟、微、细。
2.2血液循环系统症状心悸(觉饥不食即发心悸)、怔忡(西医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内脏植物神经失调,神经衰弱),胸中憋闷满痛,咽干作渴,声颤身动,常常呵欠、呻吟、呃逆,失眠(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安),睡眠时不能平卧,而且呼吸有声音,行动后就气喘,有的人平卧即气喘;有的人起居如常,但呼吸气粗,而且有声音,周身皆凉,小便不禁,女子闭经提前或下血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恶脉;脉痹),静脉曲张;寒热往来(寒热交替出现)毛发过早脱落及各种贫血性疾病;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及疝气;自汗、盗汗;脉细、弱、微、结、促、代、迟、缓、沉)。
不安腿综合征;头晕、头痛。目视不明,视物昏花,健忘(记忆力下降)耳鸣、耳聋、骨关节屈伸不利、胫部酸软无力,各种血脉痹之证。
3.宗气虚陷病证得病之因及其病理机制3.1体质因素体质就是人体所具有的素质特性。体质决定着人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机、证侯的倾向性。对形成人的素质特性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先天禀赋。如父母体虚、胎气不足或胎中失养,临产受损等。使脏腑不健,气血不足,生机不旺,造成形、气薄弱的体质,易于患诸病而终成劳损而致宗气虚陷病证。
龚居中《红炉点雪》指出“禀赋素弱,复劳心肾”。
另外,人的体质衰弱,又有自衰、早衰、过衰的不同,也是易患宗气虚陷病证的因素。人体不因疾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自然衰老的过程,叫作自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矣。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指出脏腑阴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自然衰退,这是人体生命过程的自然现象。由于自衰的出现,人体脏俯生机减退,正气内虚,宗气虚陷,卫外不固,则易遭外邪入侵。
人体四十岁以前出现衰老过程,称为早衰;在四十岁以后其衰老程度较甚,称为过衰。早衰、过衰和自衰一样,是形成宗气虚陷的体质因素,而宗气虚陷病证的发生更加速了人体衰老的过程。
3.2生活因素指不适当的生活方式而言。这是患宗气虚陷病证的重要原因。
3.2.1房室不节。耗损真阴。古代医家认为房劳过度是引起宗气虚陷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指出“色欲过度者多成劳损”。姿情纵欲,酒醉后行房,耗损真阴,积微成损,积损成衰,形成宗气虚陷病证。
3.2.2劳倦过度,情志内伤。劳逸不均而损伤形体而产生疾病致宗气虚陷病证。
五劳所伤久立、久行、久视是过劳;久卧、久坐是过逸。必须劳逸适当,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古人要求“形劳而不倦”,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如违背了正常规律的活动,对身体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最后伤及宗气的生成,华陀先生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久视伤血《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所以久视伤血。进而影响心脏、血管功能。
久卧伤气,久卧则阳气不伸,故伤气,进而影响肺脏功能。
久坐伤肉,久坐则血脉流行不畅,脾脏功能减弱,故伤肉,进而伤及脾运行功能。
久立伤骨,骨为支持体重的支架,久立则伤腰、肾、膝、胫,所以伤骨,进而伤及肾脏功能。
久行伤筋,久行使膝关节过度疲劳,而膝为筋之府,所以久行伤筋,进而伤及肝脏之功能。
五劳所伤,伤及五脏机能。
如夜间远行以致呼吸喘促,这是肾气不固而外泄的缘故,肾气逆乱太过,就会伤害肺脏;突发堕坠恐俱引起呼吸喘促的,这是伤筋损血,肝气逆乱所致,太过会伤及脾脏;由于惊恐等情志刺激导致呼吸喘促的,这是肺气逆乱缘故,若肺气逆乱太过,会伤害心脏;由于涉水或跌仆,引起呼吸喘促。这是伤及肾与骨所致。
情志过激致病言其太过而超越常度。
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气机失调所引起的,所谓百病生于气也。
张介滨注“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致,故百病生于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的过怒伤肝气(肝气上逆,肝气横逆);过喜伤心(气散不收,神散不藏);过悲伤肺(心系联肺,气血相依,心肺郁结,上焦闭塞,营卫不和,热气熏蒸,气消);过恐伤肾(肾不藏精而精却,心肾不交而失养,上焦闭,气转下,下焦胀满);过惊伤心肾(肾精失藏,神无所基,阴阳失调,气乱);过思伤脾(转输失司,气失所降,志凝神聚,气留不散,气乱);过劳伤肝肾(肾气损于内,阳气耗于外,内外皆越,气耗);寒邪束于外(腠理闭,阳气失于宣达,收敛于内而不散,发热恶寒,咳嗽);热邪外侵(腠理开,汗大泄,阳随汗散,气泄);疲劳过度(阳气外张,因此肺气不降而喘息,卫气不固而汗出,外内皆越,久而使人正气耗损。“劳则气耗”)3.2.3饮食不节,起居失常。饮食不节,包括暴饮暴食,长期饥饿,以及不良嗜欲偏食等,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胃功能日益衰弱,脏腑气血失去了濡养日久因虚而损,遂成宗气虚陷病证。长期饥饿,尤其经常不吃早饭,生化无源,势必导致身体亏损,因人体脏腑靠水谷精微以滋养,气血靠水谷精微以化生。偏食会损伤形气,都属于致宗气虚陷之因。
3.2.4疾病因素诸病失治或误治,病后失于调理,积劳内伤,形神过耗,精血虚少,脏腑机能衰退,气血生化不足;痰饮、气结、血瘀长期留滞不去,也是宗气虚陷之因之一。另外,各种肢体外伤,如骨折、脱臼、创伤(出血性)骨性关节病,疼痛日久也会造成宗气虚陷病证。《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不所不贯,脏腑因之不和)。
4.宗气虚陷病证与“三焦”脏腑、组织、器官病理机制关系。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上焦指横膈以上的胸腔部位,包括心、肺、头;中焦指脐以上的上腹部位,包括脾、胃;下焦指脐以下的下腹部位,包括肝肾、膀胱、大小肠、足等。中医“三焦”理论主要用来概括人体上、中、下三部及其所在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三焦的生理功能,是总司人体的气化活动,为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和水液代谢的通路。《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如雾”(气也);“中焦如沤”(血也);“下焦如渎”(传导也)。“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蒸化津液,输布气血的作用。“中焦如沤”,主要指脾、胃腐熟、化水生谷的作用。“下焦如渎”,主要指肾与膀胱调节,排泄水液的作用;也包括肠道排出粪便作用。三焦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气化和水液代谢方面,但都与所在脏腑有关,上焦病指心肺的病变,中焦病指脾胃的病变,下焦病指肝、肾的病变。张洁古说“雾不利而为喘满,沤不利而为留饮,渎不利而为肿胀。”《经络全书》指出“三焦者,中渎之腑,”《说文》“渎,即水沟。”(卫气出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元气出于下焦)。《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为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宗气能充养全身。岐伯说“所谓真气。就是所受纳的天空之气与谷气合并而成,并充养全身。”宗气充足及其气机功能正常,则呼吸、血液循环系统功能正常。“上焦”、之功能正常,“中焦”、“下焦”之功能正常。“上焦能如雾”、“中焦能如沤”、“中焦能如渎”。喻嘉言《医门法律》最推重心、肺之阳(宗气),谓心、肺之阳旺,则阴分之火自然潜伏。至陈修园推广其说,谓心肺之阳下济,大能温暖脾胃,消化痰饮。确属定论。这是宗气充养全身、温煦之功的体现。宗气虚陷则呼吸系统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肺气上逆,故可见呼吸不利、咳嗽、气喘、咳喘无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宗气虚致肺气虚,则失其温煦,卫表不固,故自汗、畏寒;倦怠无力、面色白光白,舌淡薄白,脉虚弱。心的病变表现在血脉及神志异常。宗气虚陷,心肌的跳动及心血运行的动力不足,以致心血管系统气血、阴阳不足,行血乏力或神失所养;心主血脉,心气或心阳不足,运行气血无力,故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脉细弱;若脉气来时不匀,可见脉象结代;阳气不能固摄肌表,故自汗;心气虚,则气血不能外荣,故面色白,舌淡,体倦乏力;宗气虚陷,心阳不振,阳气不能外达,则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胸阳不振,血行不畅,故见心胸憋闷,舌质紫暗。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又主水液,主纳气,开窃于耳及二阴(肾主二便),其华在发,与膀胱为表里,膀胱,主贮藏尿液,排泄小便。凡有关生长发育,生殖、水液代谢、骨、脑、腰、膝、精、髓以及听觉、大小便、气不摄纳等肾虚的病证,均应考虑宗气虚陷,宗气司呼吸、贯心脉,推动肺的呼吸及心血运行的动力不足,致使呼吸、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减弱,出现以心、肺之系虚衰,上焦雾化功能低下不能下济,下焦脏腑的病理变化。宗气不能下济,(即肺气不能下生肾精;心、肾不交济)呼吸固然是肺的功能,其中的呼声是靠肺的宣发作用,吸气是靠肺的肃降作用,但是吸气的降纳,必须得到肾的摄纳。清。何梦瑶指出“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林佩琴亦指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之出气,肾之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综上所述呼吸运动也依赖肾的功能正常,而宗气司肺之呼吸,所以宗气的功能包括呼吸运动的全过程。
宗气虚陷,司心肌之跳动,心血运行的动力不足,则血脉凝滞不通,血脉不通则卫气聚结不能往返运行,所以要发生痈疽,如乳房痈肿疽疾之类。宗气虚则血脉瘀滞,血瘀则荣虚,荣虚则为热(精血虚所致),热盛则肌肉腐烂为脓,脓不能及时排出,则筋烂骨伤,骨伤则髓液消耗,不能充实骨空,骨髓不能泄泽,则筋骨枯萎空虚,筋骨和肌肉也不能互相营养,使经脉败坏,毒气内熏于五脏,而发为脱疽、脉痹,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曲张,脑血栓等。宗气虚而虚阳外越,或气虚而阴火上冲,或因气虚而卫外不固,营卫失和。《景岳全书.火证》说“气本属阳,阳气不足,则寒从中生,寒从中生则阳无所依,而浮形于外,是即虚火假热之谓也”无阳以护其营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这些论述表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机之热是精血不足阴虚所致,而不是实热之“热”。
《类经》痈疽注“上焦出气,宗气也。宗气出于喉咙,而行呼吸,其以温分肉,养骨节,通腠理者,是卫气化于宗气也。”营卫气血,都以张起,在宗气行呼吸作用下而运行全身,它的循环有一定度数,环周有一定的道路,并且和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运行不息,不能停止。血脉营卫固流不休,上应天空星宿之度,下应天地经水之数。水谷所化生的精微,清者为营气,浊者为卫气。
营气(水谷所化生的精气,平和地协调于五脏,布散于六腑,所以能够随宗气入于经脉之中,因而能沿着经脉上下,贯通五脏,联络六腑。)卫气(卫气是水谷所化生的悍气,它流动急速而滑利,不能入经脉之中,而沿皮肤之中,腠理之间运行,并熏蒸于体腔内的筋膜,敷布到胸腹部,卫气由宗气所化生。)营气虚则血少而凝涩,不能发挥濡养作用,所以皮肤色泽不鲜明,麻木不仁;卫气虚则不能运行周身发挥温煦作用,以致肢体不能运动。宗气虚陷,化生营卫之功能减弱,致使营卫二气两虚,那么皮肤肌肉知觉和运动都会受到障碍,所以肌肉皮肤麻木不仁,肢体不能举动。正如《内经》所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
营出中焦,卫出上焦,汗亦生于水谷之精微,虽出于阴液,实为阳气所宣化,它的排泄,须通过卫气的开合作用,宗气虚陷,卫气不足,不能温分肉,养骨节,通腠理,所以出现自汗、盗汗,易外感,周身皆凉。畏寒、关节冷痛等。
津液是水谷精微所化生,津(在腠理发泄情况下,外出的汗液。)液(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其浓稠者输注于骨腔,润养骨骼,从而使骨骼关节的屈伸运动自如,这种液体上行能补益脑髓,向外能润泽皮肤)津液充足,通过宗气之气化作用,则分别为溺、汗、泣、唾、精髓五液,这是顺;若宗气虚陷,阴阳不和,三焦不泻,津液不化,则水气潴留,泛滥四溢成为水肿,痰饮变生诸病,这是逆,津液混合成为膏脂者,向内渗灌于骨腔之中,上以补益脑髓,向下流注于阴窍而为精。宗气虚陷,则阴阳不相协调,宗气不能固摄其精,精液必下溢而出于阴窍,髓液下流而逐渐减少,真阴亏损,则腰脊背痛和胫部酸软无力,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记忆力下降、阳萎、早泄。
营气主内,卫气主外,营卫阴阳会合于半夜。
夜晚营卫之气均在阴,人人都要入睡。
宗气虚陷,气血衰退,肌肉干枯,气道滞涩,五脏之气相迫而不能协调,营气衰少,卫气内扰,不能按正常规律循行,而出现不安腿结合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安等失眠现象。
不安腿综合征又名不宁腿综合征、多动腿综合征。
(Restlesslegs Yndrome)贫血、妊娠末期多见此征,糖尿病、尿毒症、维生素缺乏、前列腺炎、癌肿、震颤麻痹等疾病均可并发不安腿综合征。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两小腿深部酸痛,困胀,沉紧,发麻,虫爬瘙痒、触电、灼热样感等多种难以忍受与诉述的不适症状,一般两侧对称发作,也有的一侧为重,休息及睡前发作或症状加重,白天发作较少,发作时迫使患者按摩或叩打局部,甚则起床活动,可使症状暂时减轻或缓解。但随后又复发作,致使患者久久不能入睡。有时这种症状也可出现于上肢。病程可持续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内科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
本症发病机能尚未阐明,因而西医缺乏满意有效的治疗。
本发明人认为肢体血流量的减少,代谢产物在小腿内堆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
5.升补宗气法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理论根据宗气虚陷是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的基本病机。“《素问.三部九侯论》“虚则补之”及《难经。十四难》“损其肺气,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及《经络全书》“上焦,其治在膻中,直两乳间陷者中”。《类经》九针推论注“膈之上,膻中也,为上气海,心肺所居;膈之下,脾、肝、肾所居,丹田为下气海”根据以上论述及其生理、病理机制,制订以升补宗气法治疗宗气虚陷病证。宗气充则气血足;气血足,则阴阳和;阴阳和,则邪火散;邪火散,则百疾除。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中医病名宗气虚陷病证)的中药复方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是由29味中药按剂量配成口服制剂如片剂、口服液、冲剂、胶囊、汤剂或丸剂、散剂等,其药物组成及成分含量(使用剂量按克计)为黄芪30 桑寄生30 续断30 红参(习称园参)20 炒白术10 茯苓10 炙甘草10 当归6 白芍20 生地黄20 玄参30 紫菀10 款冬花10 地骨皮15 炮附片(炮制的黑附子)3 牛膝10 大枣(破开去核)10 生姜6 木香6 砂仁10 陈皮3 法半夏6 广藿香6 沉香3 知母15 甘草10 桂枝9 荷叶6 川芎6。
(全处方由29味中药组成)。
7.中药复方新制剂功效升提补益宗气之虚陷,调和营卫之气,填补真阴。增强呼吸及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和动力,使呼吸及血液循环系统为主的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得到充分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同时及时排出机体代谢产物,从而保障了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
8.中药复方新制剂主治范围8.1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功能减弱。呼吸无力,或气短、气喘、痰多,少气懒言,语言声音低微,体倦乏力,胸闷咳嗽;小便不利、尿少水肿,便秘泄泻交替,便血;自汗、畏寒、肢冷,鼻咽不通利,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喘;脐及少腹下坠痛,自觉心胸部及背部发凉、发紧;嗜睡;乳房发凉、肿痛、生疮痈;皮肤色泽不鲜明,容易外感;四肢不能随意举动,肌肉麻木不仁,手足痿痹,脉象沉、迟、微、细。
8.2血液循环系统症状心悸(觉饥不食即发心悸)、怔忡(西医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内脏植物神经失调,神经衰弱),胸中憋闷满痛,咽干作渴,声颤身动,常常呵欠、呻吟、呃逆,失眠(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安),睡眠时不能平卧,而且呼吸有声音,行动后就气喘,有的人平卧即气喘;有的人起居如常,但呼吸气粗,而且有声音,周身皆凉,小便不禁,女子闭经提前或下血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恶脉;脉痹),静脉曲张;寒热往来(寒热交替出现)毛发过早脱落及各种贫血性疾病;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及疝气;自汗、盗汗;脉细、弱、微、结、促、代、迟、缓、沉)。
不安腿综合征;头晕、头痛。目视不明,视物昏花,健忘(记忆力下降)耳鸣、耳聋、骨关节屈伸不利、胫部酸软无力,各种血脉痹之证。
9.中药复方新制剂方解9.1君(主)药黄芪[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桑寄生[性味与归经]苦、甘、平。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气。
续断[性味与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三药合并为方之王,升提补益宗、元之气。
9.2臣(辅)药以红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生地、玄参、紫菀、冬花、地骨皮、炮附片、牛膝、生姜、大枣为本制剂之辅药。(辅助主药大补元气以助宗气,并填补真阴。)9.3佐药以木香、砂仁、陈皮、法半夏、广藿香、沉香、知母、甘草为本制剂之佐药。(补品不至泥而不行。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
9.4使药以桂枝、荷叶、川芎三味为制剂使药,(升清降浊,引诸药入膻中,直达病所)。
10.新制剂中单味中药药理作用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为标准。
黄芪huangqi RADIX ASTRAGALI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甘温。归肺、脾经。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桑寄生sangjisheng HERBA TAXILLI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苦、甘、平。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续断Xuduan RADIX DIPSACI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
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红参Hongshen RADIX GINSENG RUBTA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习称园参)经蒸制后的干燥根。
甘、微苦,温。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炒白术Baizhu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EPHALAE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洪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苦、甘、温。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茯苓Fuling PORIA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灸甘草Zhigancao RADIX GLYCYRRHIZAE PRERARATA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当归Danggui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白芍baishao RADIX PULSATILLAE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生地黄Dihuang RADIX REHMANNIAE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根。
甘,寒,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玄参Xuanshen RADIX SCROPHULARIAE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
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疽疮毒。
紫菀Ziwan RADIX ASTERIS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
辛、苦,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款冬花Kuandonghua FLOS FARFARAE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
辛、微苦,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地骨皮Digupi CORTEX LYCII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
甘,寒,归肺、肝、肾经。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炮附片Paofupian RADIX ACONITILATERALIS PREPARATA本品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牛膝NiuXi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
苦、酸,平。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微瘕,肝阳眩晕。
大枣Dazao FRUCTUS JUJUBAE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甘,温。归脾、胃经。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生姜Shengjiang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木香Muxiang RADIX AUCKLANDIAE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砂仁Sharen FRUCTUS AMOMI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lour.var 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i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
辛,温。归脾、胃、肾经。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陈皮Chengp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的成熟果皮。
苦、辛,温。归肺、脾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法半夏fabanxia THIZOMA PINELLIAE PREPARATUM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辛、温。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广藿香Guanghuoxiang HERBA POGOSTEMONIS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沉香Chenxiang LIGNUM AQUILARIAE TESINATUM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
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知母Zhimu RHIZOMA ANEMARRHENAE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ides Bge.的干燥根茎。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甘草[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桂枝Guizhi RAMULUS CINNAMOMI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荷叶Heye FOLIUM NELUMBINIS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叶。
苦,平。归肝、脾、胃经。
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收涩止血。用于多种出血症及产后血晕。
川芎Chuangong RHIZOMA CHUANXIONG本品为伞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11.中药复方新制剂药物配伍根据(方证剖析)黄芪(《纲目》)《本经》列为上品。元素味甘,气温,平,气薄味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足太阴气分,又入手少阳、足少阴命门。之才茯苓为之使。(若有君无使,是独行无功也)。元素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益元气;壮脾胃;去肌热;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又曰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祛虚热,无汗则发之,有汗则止之。好古黄芪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及肤痛,是皮表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是里药,乃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也。杲黄芪即补三焦,又实卫气……又黄芪与人参、甘草三味为除躁热肌热之圣药,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芪。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补三焦。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相使也。机以其内固营血,外护皮气,滋助阴阳。
桑寄生《本草纲目》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安胎(《本经》)。去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主金疮,去痹(《别录》)。肋筋骨,益血脉(大明)主怀妊漏血不止,令胎牢固(甄权)。同时桑寄生主治膈气,下血后丹田元气虚乏,腰膝沉重少力。而谓(桑寄生)能补胸大气何也?寄生根不着土,寄生树上,最善吸空中之气,以自滋生,故其所含之气化,实与胸中大气为同类。(张锡纯)续断(《本经》上品)之才地黄为之使。
《药品化义》“续断,苦养血脉,辛养皮毛,善理血脉伤损,接续筋骨断折,故名续断。-------若同紫菀用之,调血润燥,治血枯便闭,大能宣通血气而不走泄。”《本草汇言》“续断,补续血脉之药也,大抵所断之血脉非此不续,所伤之筋骨非此不养,所滞之关节非此不利,久服常服,而益气力,有补伤生血之效,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故女科、外科取用多也。”《本草正义》“续断,其气温和,气味俱厚,故兼入气血,能宣行百脉,通利关节,凡经络筋骨血脉诸病,无不主之,而通痹起痿,尤有特长。其效甚宏,其用颇广,加以呈功颇捷,而性又柔和,无燥烈刚暴之弊。”《本草求真》“续断,实疏通气血筋骨第一药也”《本草正》“续断,佐之以甘,如甘草、地黄、人参、山药之类,其效尤捷。”《药性论》“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宜通经脉。”《别录》“止痛,生肌肉,恶血,腰痛,关节缓急。”《滇南本草》“补肝,强筋骨,走经脉,止经中(筋骨)酸痛”……本制剂以能益元气,生血活血而补三焦,内固营血,外护卫气,滋助阴阳的黄芪升补人体之宗气;以桑寄生主治膈气,补下气海(丹田),元气虚乏(以下气海(丹田)补上气海(宗气));以善理血脉伤损,补续血脉,益气力,生血补伤,入气血,宣行百脉,主治经络筋骨血脉诸病,实疏通气血筋骨第一药的续断助黄芪、桑寄生升补宗气并使二药补而不滞,行而不泄。三药并列为本制剂之主药。以茯苓助黄芪(茯苓为黄芪之使);以人参、生地黄、甘草、紫菀助续断。
以炮附片为辅者,益少火之阳,鼓肾间动气,(肾之阳气)以御外邪之阴翳,则守邪之神有权,而呼吸之门有锁矣,身痛自除,手足自温。
以人参为辅者,所以固生气之源,令五脏六腑之有本,十二经脉之有根,脉自不沉矣。扶阳而不益阴,阴虚而阳无以附,非治法尽善也,所以用白术以培太阴之土;芍药以滋厥阴之木;茯苓以利少阴之水;水利而精自藏,而骨节自和矣。土安则水有所制,木调则水有所行,制生则化矣。扶阳以升提,益阴以固本。
参附术姜桂,温补以状元阳。
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矣。
人之呼吸,呼出为阳,吸入为阴,宗气足则肺阳气旺,能清肃下行,归于肾阴,是气有所收摄,不复散而上逆,人参补其正气;沉香纳之于肾,而后以木香、砂仁、陈皮、法半夏导之则呼吸自利矣。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宗气虚陷,胃气即亏,三焦因之失职,阳无所归而不升,阴无所纳而不降,是以浊邪留滞,伏饮为逆,故痰饮留在胸隔上下,变为诸病,或颈项胸背腰胁手足胯髀隐痛不忍,筋骨牵引,钓痛走易,及皮肤麻痹,似乎瘫痪,或头痛不可举,或睡中流涎或咳唾喘息,或痰迷心窍。柯韵伯曰“胸中者,宗气之所出,故名气海,气为阳,故属太阳之部,气为水母,气清则水精四布,气热则水浊而雍结矣,水结于胸,故津液不下,无以润肠胃,故大便必燥,不下输膀胱,其水道不用”。盖气为阳,水为液,又气为水母,阳旺则水精四布,而气化为汗,阳虚则阳气凝结,水不化而为积矣。津液不能润下,故小便难,四肢阳之本,阳气者柔则养筋,开关不得,寒气从主,故筋急而屈伸不利。当用桂枝汤补心之阳,加炮附片回肾之阳,阳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也。人之一身,阴阳也。上焦属阳,而主心肺,下焦属阴,而主肝肾。肝藏阴血,肾兼水火。水之所制者脾,水之所行者肾,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之关门不开,水聚成饮成痰成肿。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也。黄芪、桑寄生、续断三味主药大补升提宗气之虚陷,使宗气充足,并复其本位,积聚于膻中(上气海)以行宗气之司,尽其宗气之职。辅以人参、炙甘草养正补虚,生姜、大枣和肝养胃,以安定中州而胸中转泰。“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金匮》水气门)辅以白术、茯苓、白芍、炮附片、生姜壮元阳以消阴翳,逐留垢而清水源,行水收阴,崇土回阳之剂,故能收拾分驰离绝之阴阳。盖人阳根于阴,真阳飞越,须镇摄归根。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之轻清以通其阳,阳化气则小便出也,并治呼气之短,人参、沉香、砂仁治吸气之短。以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滋阴和阳,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而补心之阳。桂枝赤色通心,温能散寒,甘能益气生血,辛能发散外邪,内辅心脏发阳气而为汗,桂枝发汗、白芍止汗,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大枣之甘佐白芍以和里;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阳表阴里,并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气血者,即以调和表里,进而调和诸脉也。
汗虽多而不致亡阳,甘温相得,血和悸自平,阳回则小便自利,回肢自柔。
(宗气不足,营卫虚,则寒热之气壅塞隧道不通于表里),本制剂以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木香、砂仁、陈皮、法半夏、广藿香培补中焦脾胃,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不效!大补元气以助宗气并使诸补品不致泥而不行。
本制剂用(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生地、白芍、地骨皮)以治阴虚,血脱等证。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当所急固;见血不治血,必先调其气;四物不得补气药,不能成阳生阴长之功(阴虚无骤补之法,计在存阳;血脱有生血之机,必先补气,此阳生阴长,血随气行理也)此六味药服之,醇厚和平而滋润,令气血疏通,内外调和。
玄参乃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清肃而不浊,风药中多用之,治胸中氤氲之气,无根之火,当以玄参为圣药。
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黄同功。知母之用有四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以补肾与膀胱,使阴气行而阳自化,小便自通(无阴则阳无以化)白芍其用有六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痢;和血脉;固腠理。地黄能逐血痹(《神农本草经》)生地黄与附子同济,生地黄诸经之血热与他药相随,亦能治之。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筋骨痛风在下者宜加用之。
本制剂以玄参、生地、知母、白芍、牛膝、以防黄芪、桑寄生、续断、术附桂姜升浮发散太过,血随气而上升。紫菀、冬花主治五劳体虚、补不足,肺病要药。桂枝力善宜通,能升大气,降浊气,散邪气。
应用半夏之功曰“于大逮中气,大生津液药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以利咽下气,此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也。”(喻嘉言赞麦冬汤中用半夏)夫以桂枝一物之微,而升陷降逆,两擅其功,以挽回人命于顷刻,城天之生斯使独也(张锡纯)。
荷叶夫震者动也,人感之生足少阳甲胆,是属风木,为生化万物之根蒂。人之饮食入胃,营气上行,即少阳甲胆之气,与手少阳三焦元气,同为生发之气。《素问》云“覆端于始,序则不愆。荷叶生于水土之下,污秽之中,挺然独立,其色青,其形仰,其中空,象震卦之体,食、药感此气之化,胃气何由不升乎,用此为引,远识合道,更与白术协力滋养,补令胃厚,不致内伤,其利广大。(荷叶升发阳气,散瘀血,留好血。”)川芎。杲川芎之用有四为少阳引经;诸经头痛;助清阳之气;去湿气在头。
震亨郁在中焦,须川芎开提其气以升之,气升郁自降,故川芎总解诸郁,直达三焦,为通阴阳气血之使。
时珍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本制剂尤妙川芎之辛,直入肝胆,则少阳之生气,上朝而营卫和,太阴之收气下肃而精气化。)本制剂以升大气,升陷降逆之桂枝;生发阳气,散瘀血,留好血之,荷叶;总解诸郁,直达三焦,为通阴阳气血之使之川芎,三味并列,为本制剂之使剂引经剂。
12.现有技术优特点简介本制剂是在中医宗气理论指导下研发的补空白新制剂。发明人在对宗气的涵义、生理、病理、病因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以升提补益宗气法治疗宗气虚陷病证,而从确立了治疗法则,并以“法”统方,“方从法出”,“理、法、方、药、君、臣、佐、使”统一和协。
辨病(应用现代医学病名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与辨证(中医病名宗气虚陷病证)相结合,提高了论断和治疗的准确性;辩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增强了用药的针对性;创新中药复方制剂(自拟方)的配伍组方,及用量严格按宗气虚陷生理病机机制及治法而设,并严格按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组方,突出了整体治疗,扶正治本的宗旨,提高了制剂的高效性、安全性。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调节和增强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抗衰老、治疗多器官生理功能低下所致的多种疾病方面占优势。
中药复方中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及多个有效部位结合在一起,即符合中医理论,又符合中药现代化。中药成分复杂,很难产生耐药性,制剂针对病机而设,属治本之剂。
创新的研究思路,严格的配伍、炮制,主次分明的用量,确定了治疗用药的综合性和长期性,适用于不同民族、年龄、性别及其并发症患者的各个时期的治疗。制剂药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疗效确切,市场前景广阔,极具开发价值。
中药复方中各个单味药之间,在功效上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复杂关系。它们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而且治疗范围广,毒副作用小。由于复方具有多因素、多靶点、动态、合并用药、综合表现药效的特点,所以其作用常呈调整性、双向性,在人体内的作用过程包括了各组成药物间,各有效成份间,药物与机体、机能状态间、药物与体内微生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呼吸、血液循坏系统虚衰性疾病(中医病名宗气虚陷病证)的中药复方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实施如下(以下按克计算)[处方]黄芪30 桑寄生30 续断30 红参(习称园参)20 炒白术10 茯苓10 炙甘草10 当归6 白芍20 生地黄20 玄参30 紫菀10 款冬花10 地骨皮15 炮附片(炮制的黑附子)3 牛膝10 大枣(破开去核)10 生姜6 木香6 砂仁10 陈皮3 法半夏6 广藿香6 沉香3 知母15 甘草10 桂枝9 荷叶6 川芎6(全方由29味中药组成,总重量为360克)。
需要提出的是以上中药名称及其所含剂量,为正常中药汤剂所制之标准,如制其它剂型,则按所列品名及重量比配制即可。
本发明中药复方新制剂以颗粒剂为例以上29味中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充分混匀,制成颗粒状制剂即可。
颗粒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1.配制颗粒剂时可加入适宜的辅料,矫味剂和芳香剂。
2.制成细粉,加适量的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辅料用量应予以控制,不超清膏量的5倍。
3.颗粒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4.颗粒剂应密封贮藏。
取颗粒剂一包,称定重量,置药筛内过筛,过筛时,将筛保持水平状态,左右往返3分钟,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IXH)测定。
取供试品10克,加热水20倍,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可溶性颗粒剂应全部溶化,充许有轻度浑浊。
6克以±5%。
应符合(附录XIITC)检查。
应符合(附录XIIIC)检查。
升提补益宗气之虚陷,调和营卫之气,填补真阴。增强呼吸及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和动力,使呼吸及血液循环系统为主的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得到充分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同时及时排出机体代谢产物,从而保障了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
中药复方新制剂主治范围1.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功能减弱。呼吸无力,或气短、气喘、痰多,少气懒言,语言声音低微,体倦乏力,胸闷咳嗽;小便不利、尿少水肿,便秘泄泻交替,便血;自汗、畏寒、肢冷,鼻咽不通利,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喘;脐及少腹下坠痛,自觉心胸部及背部发凉、发紧;嗜睡;乳房发凉、肿痛、生疮痈;皮肤色泽不鲜明,容易外感;四肢不能随意举动,肌肉麻木不仁,手足痿痹,脉象沉、迟、微、细。
2.血液循环系统症状心悸(觉饥不食即发心悸)、怔忡(西医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内脏植物神经失调,神经衰弱),胸中憋闷满痛,咽干作渴,声颤身动,常常呵欠、呻吟、呃逆,失眠(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安),睡眠时不能平卧,而且呼吸有声音,行动后就气喘,有的人平卧即气喘;有的人起居如常,但呼吸气粗,而且有声音,周身皆凉,小便不禁,女子闭经提前或下血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恶脉;脉痹),静脉曲张;寒热往来(寒热交替出现)毛发过早脱落及各种贫血性疾病;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及疝气;自汗、盗汗;脉细、弱、微、结、促、代、迟、缓、沉)。
不安腿综合征;头晕、头痛。目视不明,视物昏花,健忘(记忆力下降)耳鸣、耳聋、骨关节屈伸不利、胫部酸软无力,各种血脉痹之证。
口服冲服,成人一次一袋(6克——12克)一日3次。
每袋装6——12克。
密闭,防潮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的中药复方新制剂,是由多种中药按剂量配制成口服或制剂如片剂、口服液、冲剂、胶囊、汤剂或丸剂、散剂等,其特征在于全方由29味中药组成,其药物包括黄芪 桑寄生 续断 红参(习称园参) 炒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当归白芍 生地黄 玄参 紫菀 款冬花 地骨皮 炮附片(炮制的黑附子)牛膝 大枣(破开去核) 生姜 木香 砂仁 陈皮 法半夏 广藿香 沉香 知母 甘草 桂枝 荷叶 川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的中药复方新制剂,其特征在于全方29味中药组成成分的含量(按克计算)为黄芪30 桑寄生30 续断30 红参(习称园参)20 炒白术10 茯苓10 炙甘草10 当归6 白芍20 生地黄20 玄参30 紫菀10 款冬花10 地骨皮15 炮附片(炮制的黑附子)3 牛膝10 大枣(破开去核)10 生姜6 木香6 砂仁10 陈皮3 法半夏6 广藿香6 沉香3 知母15 甘草10 桂枝9 荷叶6 川芎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中医病名宗气虚陷病证)的中药复方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黄芪、桑寄生、续断、红参(习称圆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生地黄、玄参、紫菀、款冬花、地骨皮、炮附片(炮制的黑附子)、牛膝、大枣(破开去核)、生姜、木香、砂仁、陈皮、法半夏、广藿香、沉香、知母、甘草、桂枝、荷叶、川芎。本发明根据中医经典理论精华,通过对宗气的命名、涵义、来源、所处的位置、生理机能、病因病机、症状治法及方药以及与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应用升补宗气法及中药方剂来治疗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虚衰性疾病,用之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从而填补了宗气虚陷病证治疗研究这一领域的空白。
文档编号A61P7/00GK1583146SQ20041004820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5日
发明者卫永生 申请人:卫永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