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微知著,看血常规下药

 xylqfl 2019-02-12

中医的辨证体系,主要是司外揣内


通过外在的表现,推测内在的脏腑功能和气血情况。


所以对于没有临床症状的患者,但又体检发现实验室检测值异常的患者不太好办。


但也有见微知著


通过微小的征兆得之发病情况。


中医发展到现在,除了继承还有发扬,更有对于现代医学的中医化应用,对于实验室检测值的临床意义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文主要讨论和总结血常规异常中的检测值降低的情况。


1、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都低


多见于癌症放化疗术后的患者。


辨证为精气血亏损。


治疗推荐:王三虎教授经验方——通补三升汤。


原书组成及剂量:


红参10g,黄芪40g,灵芝10g,熟地黄20g,山茱萸15g,黄精12g,鹿角胶10g,穿山甲10g,当归12g,茜草30g,鸡内金12g。


王三虎教授研究认为该“健脾益肾补血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过程中减轻骨髓抑制、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原书没有加减法。


但以方测证,按照组方思路来说,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汤)不能动,补精补血的鹿角胶、熟地、黄精、山茱萸、灵芝可以灵活增减。


红参略热,可以直接换用生晒参或野山参。


穿山甲可以打粉冲服,每剂3g即可。


实在找不到的话,可以换成鳖甲10g和鸡血藤30g。


茜草又称小活血龙,凉血活血,如果实在没有,换成丹参亦可。


鸡内金不能去,如果无饥饿感者,还需要再加山药30g、莪术10g,开胃进食。


脾虚舌胖而苔白腻者,加点平胃散,否则,这么滋腻的补精血的药物,脾胃受不了。


我建议适用范围:肾藏精主骨生髓化生气血的功能没有问题,仅仅只是因为外在的力量损耗了大量的精血(物质)者最宜。


起效关键在于脾的运化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2、白细胞减少


仍属于虚损范围。


辨证为气血两虚。


若伴有感染,多为阴虚而血热,可按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郭子光教授常以炙甘草汤加减调治。


我的经验是,轻者可先用归脾汤加阿胶,重者(出现心悸)再用炙甘草汤。


另,郭子光有一经验方,专门针对癌症放化疗白细胞减少。


名为“白细胞保护方”。


原书组成及剂量:


沙参20g,黄芪、制首乌、鸡血藤、大枣、谷芽各30g,熟地、补骨脂、女贞子、山茱萸、阿胶、虎杖个15g。


可与上面的三升汤参看,仍为补精血+疏通+运脾的套路。


但是补气的量较前减少。


我的经验是加入炒白术和防风,套入玉屏风散之意,益气护卫,效果更好。


3、血红蛋白降低


治法分三个层次。


首先是去除原因。一般是失血。


其次是饮食来源,尤其是含铁丰富的如猪肝、猪血,回族就吃鸡肝鸡血无妨。


要知道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但是饮食才是源头,脾胃只是加工厂。


然后才是治疗。


主要是益气健脾养血。


香砂六君子汤、归脾汤、十全大补汤随证用之即可。


但生血红蛋白的速度较慢,一般两周以上方效,甚者月余。


阿胶可以用,但是注意看舌头和体质,舌胖苔腻者和痰湿湿热体质别忙着用。


此外,一定要注意用道地药材,阿胶补血,关键在于东阿的水,不在于驴皮。


4、血小板减少


主症两个。


一个是出血。


一个是虚热。


即便是缓解期,并无症状,仍要注意兼顾。


推荐“郭氏升血小板方


方仍出自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


原书组成及剂量:制首乌30g,枸杞15g,生地20g,阿胶20g,鸡血藤30g,黄芪30g,党参30g,白术20g,大枣50g。


个人习惯再加仙鹤草、茜草、白茅根、松节、藕节,凉血止血而不伤正,也无收涩留瘀之弊。


小结


可以看出,血数值的降低,多从虚损论治,而且多以补益精血为主。


毕竟是物质层面的不足。


而促进增长,则从补气生血、大补精血、健脾补肾三个角度切入(已包含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然后在具体应用中,注意兼顾疏通(以免上火)和运化(滋腻生湿)。


此外,还需注意保障饮食的营养支持,要吃肉,要吃“铁”。


当然,这都只是补益,还要患者配合“节流”,否则,在熬夜、过度用眼、焦虑等等消耗阴血之举下,疗效难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