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量:标准42670吨,满载45200吨;现代化改装后满载49140吨。 主尺度:全长262.3米/水线长259.2米/全宽31.7米/最大吃水10.2米 动力:4台布朗-柯蒂斯式蒸汽锅炉,24座亚罗式燃油锅炉,功率1444000马力,航速31节(设计时)/29节(1941年时);在重油4000吨,巡航力4000海里/19节 装甲:侧舷水线装甲带(最大)305毫米,上部装甲带127毫米,隔舱102-127毫米;主甲板38-76毫米,上甲板76-19毫米;炮塔(正面)381毫米,炮座305毫米;指挥塔 228-254毫米。装甲总重量13550吨。 武器:8门Mk。1型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2门Mk.1型140毫米/50倍口径副炮(1940年拆除),4门Mk.5型102毫米L/45高炮,6句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门3磅炮;(现代化改装后)8门Mk。1型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4门Mk.16型102毫米L/45高平,24门Mk.8型40毫米砰砰炮(3座8联装),20挺机枪,5座二十管17.8毫米防空火箭炮,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架水上飞机/一部弹射器。 舰员:1,341-1,421人 ![]() ![]() ![]() ![]() ![]() ![]() 1915年,英国海军部获悉德国即将开工建造四艘安装350毫米主炮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此举将把英国之前建造的战巡全部甩在后面。为预之对抗,,皇家海军除紧急将R级战列舰的6,7号舰改为战巡方案建造外,还决定制定战时应急计划,在1916年开工4艘全新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 海军上将级由当时的造舰局长丁尼森 戴英科特爵士担当设计,标准排水量达到360000吨。为取得火力优势,主炮采用了与伊丽莎白女王级相同的4座双联装15英寸炮塔,副炮全部位于露天甲板之上,以减少高速航行和恶劣海况下海浪的影响。为取得30节以上航速,这种新舰继承了以往英国战巡船身细长,防护单薄的特点,主装甲带厚度仅8英寸,水平防护仅3英寸,最后航速达到了32节。 1916年5月31日,在海军上将级的首舰胡德号开工几个小时后,日德兰海战爆发了,皇家海军损失了3艘战巡。针对英国旧式战列巡洋舰的缺点,海军上将级在1916——1917年重新设计,侧舷和水平防护增加到到了12英寸和5英寸,重点部位防护强化到足以抵御15英寸炮的水平。经过这些修改,海军上将级排水量达到了42100吨,航速略有下降。单从防护水平来说已经超过了早期的无畏舰,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一型快速战列舰。1916年胡德号重新开始建造。仅仅一年后传来了其对手马肯森级工程停止的消息 。1917年3月除胡德号得以继续完成外其余3舰全部停止,所以本舰日后也直称为海军上将级。 由于多次修改设计和后续舰计划取消的缘故,胡德号是当时皇家海军长度最长,吨位最大的军舰,也是造价最高的主力舰(602500 英镑)。整个1920年代,强大的的胡德是皇家海军知名度最高的军舰。特别是1923—1924年间与另一艘战巡反击号一起组成敦睦舰队进行环球航行,接待过75万的参观者。除了两艘低速的纳尔逊级以外,本舰也是皇家海军中火力最强,综合性能最好的主力舰。 20世纪30年代其间胡德号进行了数次局部的改装:1929年6月~1931年5月,“胡德”号在朴茨茅斯接受大修和现代化改装,这也是它服役期间接受的 唯一的一次大规模现代化改装。除了改装航空设备和加装了“乒乓”炮外,还更换了新的火炮射击指挥系统和无线电天线。在防护方面则将381毫米主炮炮弹输弹 系统改为气密型并降低了鱼雷装弹系统的位置。第21~23号水密舱被改为淡水舱。通过改装前主炮到锅炉舱之间的舰底结构,使舰上的最大储油量由3895吨 提高到4615吨。另外在指挥舱,舰载小艇,探照灯等方面也有一些改进。皇家海军还打算将舰桥改为箱型,增加射控装置和更厚德水平防护,但因二战爆发而取消。 1939年战争爆发时,胡德号配属本土舰队战列巡洋舰分队,参加过对德国袭击舰斯佩伯爵号的搜索。1940年6月意大利对英国宣战时。本舰正在地中海担任H舰队的旗舰。由于法国早早战败,为防止法国舰队为德国所用,1940年7月3日胡德号率领H舰队对米尔斯克比尔的法国舰队进行了弩炮作战,本舰的主炮直接命中法国战列舰布列塔尼号的弹药库,后者爆炸沉没,重创普罗旺斯号战列舰使其坐沉于泊位之上,敦刻尔克号战列舰搁浅,斯塔拉斯堡号战列舰逃往土伦。1941年5月24日本舰与威尔士亲王号奉命在丹麦海峡拦截德国最新型战列舰俾斯麦号,本舰被德舰发射的380毫米炮弹命中,引发后部主炮弹药库爆炸,舰体断裂沉没,全舰1419名官兵仅3人生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