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仅800克的“巴掌宝宝”转危为安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2-12

  长沙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袁昊 袁建平 曹蓓) 超早产儿、体重仅800克的巴掌大小的婴儿,可以说生存希望渺茫。近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了一位孕期5个多月的产妇,“巴掌宝宝”经过新生儿科紧急救治转危为安,创造了生命奇迹。医生提醒,早产儿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为防止婴儿早产,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要充分休息,做好孕前的一系列检查,补充合理的营养,做好产前咨询。

  据悉,“巴掌宝宝”的妈妈小孙孕期并不顺利,自怀孕3个多月起,因出现状况在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保胎治疗。在妊娠25周+2天时出现宫缩,妇科及产科医生紧急检查发现,宫口近开全,宝宝已经迫不及待要出来了。新生儿一科马上成立医护抢救小组,所有抢救及转运设备第一时间准备到位。宝宝出生时,羊膜囊是完整的,宝宝为双手抱头的姿势,因宝宝小,为避免宝宝皮肤损伤及宫缩压力波动对颅内压的影响,抢救小组当即采取羊膜囊随宝宝完整分娩的方法。宝宝出生了,仅巴掌大小,抢救小组立即破膜、清理气道、延迟脐带结扎、让珍贵的胎盘血尽量多一点到宝宝体内,建立呼吸,帮助宝宝顺利完成从宫内到宫外的过渡。宝宝很快生命体征平稳,由抢救小组护送转入新生儿一科重症监护室(NICU)。

  进入新生儿科后,等候着的医护人员马上接替第二棒,将已预热好的猪肺磷脂(肺表面活性药)滴入气管,然后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行脐静脉置管,迅速开放至关重要的营养通道。而完成这一切,自出生不到20分钟!

  据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曹蓓主任介绍,目前全世界早产儿发生率持续增加,已达10%,超早产儿占5.2%,且比例逐渐上升。对于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的超早产儿,救治难度大,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新生儿医疗救治技术的进步,加上围产期的综合干预,超早产儿存活率已逐渐提高。而超早产儿由于脏器功能发育不成熟,生命脆弱,故出生后尽早稳定其生命体征是救治的关键点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