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年羹尧为例, 古代大将为什么被夺兵权很容易, 下属为什么不救?

 小天使_ag 2019-02-12

兵权本来就是皇帝授予的,要削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自古手握兵权者都是帝王之大忌,除非你蓄意谋反,而且为此作了长期精心的准备,培养了一批死心塌地的心腹,关键时刻甘愿为你铤而走险,抛头洒血,否则,皇帝要收拾你的话易如反掌,还指望下属挺身相救?知道惩治谋反罪有多重吗?大难临头,不撇清关系、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以雍正(胤禛)朝前期红人年羹尧为例。年羹尧长期以来就是雍正的心腹。他在川陕总督的高位上深耕多年,负责为西征大军办理后勤,他还有一个秘密任务,牵制并监视和雍正争夺储君之位的最强竞争对手、时任征西大将军的 皇十四子胤褆(后改允褆)。在雍正夺嫡的激烈权斗中,正是因为年大将军的有力掣肘,才使得位高权重的大将军胤褆无法兴风作浪,最后只得束手认命。

另外,雍正继位之初就任年为抚远大将军重职,他随即率军迅速平定了青海和硕特部的叛乱。刚上任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军事胜利,而且此役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因为这场胜利对年的主子雍正帝是个极大的支持,不仅提高了他的威望,还大大夯实了他的最高统治地位。这场胜利来得太及时了,堪称及时雨。年羹尧因此得到了雍正帝的多次褒奖与封赏。年羹尧和隆科多都是雍正圈子里的核心人物,是该集团内毋庸置疑的骨干。雍正之所以能从康熙末期九龙夺嫡的激烈斗争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这两人功不可没。对这一点,雍正心里再清楚不过了。在即位之初,雍正对这二位大功臣是充满感激的,对其加意笼络,恩宠无比。史载,雍正曾肉麻地赞誉年羹尧道:“从来君臣之寓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尔之庆幸固不必言矣,朕之欣喜亦莫可比伦。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就是矣,朕实实心畅神怡,感天地神明赐祐之至”!这类甜言蜜语,出自一位一言九鼎的帝王之口,实在更古未闻,让人听起来浑身上下骤起一层鸡皮疙瘩。 对于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雍正帝来说,这些极尽吹捧为能事的话正是他准备向功臣下手的信号。年、隆是雍正铁杆党羽不假,然而正因为他俩是雍正集团的核心成员,肚子里藏有太多雍正的历史和秘密,对雍正的所作所为和心理了如指掌,因此犯了帝王之大忌。

俗话说:仆人眼里无伟人。只要年羹尧等人在一天,雍正帝身上的神圣光环就不复存在,对于君临天下、喜欢造神的封建帝王来说,这是不能接受与容忍的事实。所以,雍正对年羹尧的感激与宠信都是表面的、暂时的,在这位深谙权谋的帝王内心深处,对年、隆这两位铁杆心腹其实是怀有深深忌惮之意的,双方的“蜜月期”很快就会过完,关系迟早会闹僵、搞砸。雍正为人猜忌戾狠,工于心计,他不愿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背负一个屠戮功臣的恶名,他喜欢先放下钓饵,引诱功臣宿将自己咬钩,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死境,然后再证据确凿、理由充分、从容不迫地收拾掉他们。

年羹尧能混到那么尊崇的位置,绝非智商欠费之人。可在精于权谋、意思深狠的雍正面前,顿时成了懵懂无知的小学生 ,他根本揣摩不出雍正的险恶用心,更不知雍正用褒奖之言当“糖衣炮弹”使的威力。年羹尧自恃是雍正身边的大红人、肱股之臣,背景深厚,靠山硬,没有一丝一毫的戒惧警惕之心,误以为自己为其立下大功,遂开始放任自己,擅作威福,还将其视为理所当然之事。一场塌天大祸即将袭来,可年却毫无知觉。史载,年羹尧在立下大功后,很快得意忘形,开始恃功生骄,飞扬跋扈。他在川陕总督任上时,军中以及地方上用人,他往往不奏请皇上批准,而自行裁决定夺,被称为“年选”。他以提拔为方式笼络了一帮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全新的利益集团。

随着党羽遍布朝野、权势与日俱增,年羹尧更加擅权跋扈,恣纵不法,不仅藐视皇帝,还凌辱同僚,他上朝或出行时,竟令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跪地迎送。对雍正派到军中专门监视他的御前侍卫,他也不放在眼里,而是将这些负有特殊使命、可上达天聪者当奴隶使唤。雍正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年羹尧一步步钻入雍正精心布设的圈套,打击 、收拾他的理由也找到了。雍正处心积虑地寻找理由,终于可以放手卸磨杀驴了。雍正三年(1725),雍正以“殆玩昏聩”、“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的罪名,将年降级调任杭州将军。同时,他暗示群臣继续给年羹尧罗织罪名。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负能量,是它造就了无数宵小之辈 ,看皇上的眼色行事,踩着别人的肩膀、脑袋顺杆子往上爬的无耻小人多如过江之鲫 。这等势利之徒在任何朝代都不缺乏。

大臣们见皇上要惩治曾经炙手可热的年大将军之罪,墙倒众人推,于是纷纷上奏参劾、揭发年羹尧的“滔天大罪”。雍正正需要这样的局面。各种证据搜集完毕,(其中多半是“莫须有”的,即便有也不到死罪的地步 ),雍正便理直气壮地下令处死年羹尧。同年底,给年定了92项大罪,勒令其自缢以谢天下。年羹尧死了,另一位集团核心人物隆科多也来日无多了......年羹尧等人的遭遇,充分显示了中国封建帝王毫无人性 、毫无信用、更无情义的冷血一面,他们对功臣怀有天然的猜忌与敌意,为了坐稳龙椅,夯实统治,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曾经的恩人打入十八层地狱。帝王手段狠辣无比,一旦发起威来,功臣宿将们基本没有招架之功,更别说还手之力了,被逐出权力核心圈子,甚至身死族灭的悲剧史不绝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