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一直以来,对外称都是礼仪之邦,确实如此在悠久文明历史中,留给后辈们种种宝贵文化就不一一述说,在春节的仪式感中尤其明显,就是外邦之人也被其,魅力吸引,他们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兴趣,现在学习中国文化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临近过年,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都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在各种各样过年的传统习俗中,写福字、贴福字可以说是每个家庭都必须要做的事情,寓意从新的一年开始福运盈门。传统的福字都是正着贴,也有一些人家取其“福到”的寓意,将幅字倒着贴在门上或者窗户上。 这种做法把传统的过年习俗和汉字的博大精深完美融合,表达了中国人对新年的重视和美好期盼,不过很多外国人就不了解这各种原因,比如曾经英国首相梅姨访华时,入乡随俗把福字反着拿,这一举动却被英国国内的媒体以为是不了解中国文化而加以嘲讽,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然而,也并不是说所有的福字都可以倒着来贴,在清朝,康熙皇帝曾亲手书写了一个福字用来为祖母孝庄太后祈福,然而,在后人仔细研究这幅手书时,却发现只有正着看才符合好的寓意,绝对不能倒过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孝庄太皇太后过六十大寿时凤体欠佳,作为从小就由祖母一手带大的孙子,康熙十分关心祖母的健康,在祖母过寿前夕,他沐浴斋戒,亲自写了一个独特的福字,用于为祖母祈福。为什么说这个福字独特呢?因为这个是康熙独创的字体,不同于以往的每一种书法流派,康熙所书的这个“福”字形窄而狭长,民间称之“长瘦福”,即长寿之福。当我们把这个福字倒过来铁的时候,底部的“田”字转到了上方,乍一看,很像一个“凶”字,不吉利的东西尤其在重大节日,怎么说中华民族是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过的,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留着,不过现在更多的是寄望未来的美好祝福。康熙将福字的右半部分写成了“寿”字的形状,寓意祝愿祖母孝庄太后寿比南山,健康长寿,于是,这个福字,就变成了寿和福相融合的一个字,寓意是十分美好的,也体现出康熙对祖母的一片孺慕之情。加上这个福字是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因此在民间受到了很高的赞誉,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这个独特的福字由工匠刻成了石碑,在乾隆年间被和珅收入自己府中。后来到了嘉庆皇帝时,和珅家被抄家,这块圣祖康熙皇帝亲笔的福字碑本应被送入紫禁城,但是考虑到其意义重大,当时的人们唯恐伤了龙脉,不敢移动,只好建了一座假山,将石碑封住,以至于嘉庆帝以后的爱新觉罗子孙都不曾发现这块御笔福字碑,一直到近现代,这个被封在王府下面的福字碑才得以重新被世人所知,如今,它已成为了恭王府花园的一处历史景点。 那么,来说一下为什么康熙亲笔写的这个有很好寓意的福字不能倒过来贴呢?原来,细心的小伙伴很容易就会发现,如果这个福字倒过来,从字形上来看,就会很像一个“凶”字,这在中国人的认知中是很不吉利的。所以,如果有人喜欢康熙手书的这个福字,想要把它贴在家中,可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倒过来贴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若是不懂最不好不要乱来很容易就犯了忌讳却不知道。尤其是现代的孩子们贴副对联都要长辈手把手教,代代相传美好寓意传统,理应不该忘记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