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头与牙齿

 tonyflora 2019-02-12

老子李耳的老师商容在弥留之际,老子去看望他。老子看到老师病得很重,就用嘴巴贴在老师的耳际问老师有没有重要的教诲留给自己。过了半天,商容艰难地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含糊不清地问老子:“我的牙齿在吗”?老子回答:“没有了”。商容又问:“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回答:“还在”。商容示意老子:你走吧,我对你的教诲结束了。

圣人之交,没有高谈阔论,甚至没有直白的话语,来无影、去无踪。可谓是:大道无形,道在不言中。

聪明的老子知道老师想告诉自己什么。

在人的一生中,是先有舌头,后生牙齿。但人老了,死了,舌头还在,可是牙齿是后生的,却提前没有了。究其缘由,舌头之所以能始终存在,是因为它的柔软;牙齿之所以脱落,是因为它的刚强。天下万物万事何尝不是如此呢。

世上什么是强,什么叫弱,有时真的说不清楚。人活着和死了,有两种情状:活着,肌体是柔软的;死了,尸体是坚硬的。你说是柔软好还是坚硬好,不言而喻。大自然亦是如此,花草树木,只要是活的,就是柔软的,死了,就是坚硬的。活着,就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可是一旦花草树木“坚强”了,也就是凋零了,枯死了。每一年都有台风发生,可台风过后,大风吹倒的、拦腰折断的、甚至连根拔起的,往往都是挺直、高大的树木。而那些河边的杨柳却丝毫无伤,为什么?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老子老师商容所表达的“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弱”,是一种艺术化的“强”,是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发展,又能兼顾别人感受和利益的“强”。舌头如果一味地柔弱,不知道保护自己,长得再快,也架不住锋利牙齿的撕咬。如果一个人做人和做事,给人的感觉都是“弱”的,那么这个人就是窝囊废,就会一事无成。该示弱时示弱,该示强时示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把握好这个“度”不容易,需要历练,需要大智慧。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刻意表现自己的强硬,甚至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坚强的一面,自我炫耀,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处处以人为敌,表现出一种不可一世的刚强、逼人的态势,其结果是使人畏而不服,导致人人嫉恨。这些人大多数都因为树敌太多,阻力太大,事业不成不说,最后还搞得身败名裂。相反,如果一个人虽然很强大,很有才华,但如果能做到处处知道尊重别人,为人低调、谦和,在工作中刚柔并济,往往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支持。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知有之”:就是让下级或让你的员工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甚至感觉不到管理的痕迹;同时又能做到使人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无数实践证明,真正的领导力不是靠强权,靠的是制度、是文化、是环境,靠管理者的人格魅力,靠先进的管理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