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马耳他(上)——马耳他 美食篇

 沧海一粟1951 2019-02-12
不得不羞涩地承认,这趟旅程吃得比往常每一次都奢侈,坐在瓦莱塔大港海滨(Valletta waterfront)一家餐厅里,和远在意大利穷游途中的丁姐和果粒橙通微信。她们刚刚从超市里买了一大张披萨,正在青旅里面分吃,说味道好极了,就是分量轻,需要补充肉食,我说自己正在等待海鲜大餐,立马被教育了。不过我坚持认为,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吃当地的特色,毕竟此生应该是不会再回来了。
    Pass the point of no return,连地球都要驾崩了,你有什么理由不吃点好的?牙大侠一个人上路,自己做主,不跟随!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酒店的早餐
 
    之前我好像提过,通过某网站,我搞定了7个日夜三星单人间加双飞的马耳他特价旅程。三星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就是个“呸”,对于俺却是质的飞跃,终于不用在青年旅馆里面挤dorm了,当然,早餐是必须免费滴!其实欧洲“丰盛”的自助早餐,也就这么回事,肉奶蛋,外加各种饮料面包,咖啡水果。我比较喜欢他家的煎蛋、培根和蒸蛋花,火鸡肉和土豆片也吃点,几种简单的果汁,圣诞节早上还送了一杯香槟。其实,我这次是非常有希望实现饮食穷游的,按照本人的新陈代谢速度,早餐吃到扶墙而出,基本上也就够一整天蹦跶了,但是,这点诱惑无法阻止本人寻找地中海美味的脚步。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姆迪纳(Mdina)的牛轧糖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马耳他的红酒和各色牛轧糖

    大家应该还记得一种糖果叫“花生牛轧”吧,这个东西马耳他也有产,而且包装上写着“马耳他特色……”。一定会有朋友说带色素什么的吧,其实我一点都不care,不吃遍整张元素周期表,怎么应对下一场生化战争呢?总得说来,我吃得很开心,还很疯狂地一下子把6种口味都买了,小点心什么的卖得很便宜,我最喜欢吃红色的这个,比往常吃过的牛轧糖稍微软一点,不粘牙。中间站着的那瓶是温布利商店里店员推荐的马耳他白葡萄酒,5.5欧,味道不怎么样,这么一瓶,我喝了5个晚上才喝完。

    这种食品的起源有三个说法,其一是1441年由某个意大利人发明的,他当时收到了一张婚宴请帖,要凑份子钱,但是泡马子都花光了怎么办呢?就用蜂蜜、杏仁和蛋白做了一种糖,怀疑他当时是雕了一点小花色的——你知道意大利人多么擅长雕刻艺术,居然就这么蒙混过关了。

    第二种说法是一个明朝举人发明的,他当时考了第一名,说是被某个先帝托梦钦点的,那位先帝盗梦时间长了点,闲着没事干,就发展爱心厨房事业,手把手教他做了一种点心,还捏成了牛的模样,也就是名称的由来,我猜除此之外,他少不了把当朝官员和天子大大夸赞了一番吧,想来屌丝逆袭必然要学点艺术,这样才能把马屁拍得清丽脱俗!

    第三种说法,是法国人十字军东征时从东方带回来的,也就是地中海东岸,小白帽的领地,今天在广大小白帽食品店里,都能买到又甜又油腻的各种点心。你认为就这么结束了?不肆滴,法国人在炒作方面的造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当年路易十五拜访西班牙皇室,什么黄金白银都没有带,而是带了42斤牛轧糖!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高卢鸡威武!切糕神马的弱爆了好不好!我不得不顶礼膜拜,什么样的民族能够给成本3%的箱包带来奢侈品霸主的地位?其实到底是谁发明了牛轧糖,今天已经无从考证,更重要的是,没有争夺发明权的法国人莫名其妙地享有了冠名权,牛轧糖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就是从法语“nougat”翻译过来的,大家要小心那帮孙子,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他们都是坐收渔翁之利的好手。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小摊上的点心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小摊上的点心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马耳他切糕

    关于甜点,我没有特别的关心,因为咖啡茶座比较贵,而且我怀疑全欧洲味道都差不多,蛋糕和冰激凌都很好看,具体大家自己上网去搜图就好了。正值圣诞期间,瓦莱塔灯火通明,有很多圣诞主题的小摊和小玩意儿,但是没有老德的圣诞市场那么精致讲究,基本上是很朴实的。我把一家小摊上的甜点拍了下来,它们看起来其貌不扬,却个个都有自己的名字,至少这家小男人给我介绍的时候,就balabala地讲了N个名字,我直接跟他说一样来一个,反正比英法便宜太多了。想来马耳他文化受意大利影响甚重,不仅说话同一个腔调,连巧立名目这一点也学到家了,还记得我贴出的视频里意大利各种复杂的咖啡吗?

    也许马耳他的每一个点心师傅都有一颗温和的心,这边的小饼干略显柔软,而我恰恰是好这一口的。我各色点心都买了一个带走,整整两包,吃了好多天都没吃完,现在带回德国继续吃。小摊上还有一种切糕,我怀疑原理和咱们熟知的那个切糕差不多,就是密度小一些,味道嘛。你们还记不记得那种过年的时候,经常按斤买来招呼客人的酥糖,外面裹着白色的糖衣,很甜,就是里面那些渣似的味道——没有贬义哦。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一种甜甜圈似地点心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马耳他大包子(网络图片)

    对于点心类食品,我这一次疏于考察,因为不太喜欢很甜的东西一次吃上一大块,不过那个像麻花圈子一样的东西还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目测不是很甜。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就买了6个一袋装的,2欧,拎起来相当重啊,厚实管饱,直到现在我这里还有四个没吃掉。其实东西味道一般,从里到外都是甜的,外层酥皮啃起来很舒服,里面就是软馅的姜饼。

    我的马耳他美食生涯一大遗憾就是没有吃当地的大包子,很多人在游记里都提到了这个长相憨厚的东西,现在我只能从网上给你们搜图片了。曾经在斯利马(Sliema)商业街一带起过尝尝的念头,可惜当时正在下雨,而一家窄得只有门那么宽的小店前,两个老女人一直在唧唧歪歪,我脚都插不进去,就放弃了。关于这种大包子,有人说最经典的是奶酪粉丝味,但我本人极度反感奶酪,说到底是长了个中国胃。不过我在汉普顿宫吃过一个长得很像的东西,大概叫牛肉派吧,里面是炖牛肉,很重一坨,据说是都铎时期非常流行的主食。这里插一句,英国食谱烂是全球皆知的,但我没想到连宫廷菜都这么家常,不知道是因为亨利八世的时代过于久远,物资不丰,还是汉普顿宫疏于休整,在里面闲逛的时候,我一遍又一遍补脑《都铎王朝》里黑乎乎的王座大厅和大石头小池塘的后花园,想到那面白色的巴洛克墙都只修了一半就被迫停工,不禁感慨,太朴素了,太朴素了!难怪今天英国王室依然健在,敢情他们就没敢像别的王室那么穷奢极欲。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物美价廉的一家店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我的炖兔子套餐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摆放成一桌很威武吧

    隆重推荐这家其貌不扬的饭店,就在瓦莱塔中心Republic street上,当天我刚在姆迪纳晃荡了一下午,然后又因为早上是蓝线旅游大巴出去的,还没有从晃荡模式中解脱出来,就想随便找家餐厅吃饭。一开始看到里面的人喝着小酒吃着小蛋糕,还以为没有正餐,幸好看了旁边的菜牌,有那个著名的炖兔子,就进去了。老板or店长or店员是个热情的大胖子,一再跟我强调,他这里应有尽有……往后的几天,我开始明白,其实这里很多叫cafe或者bar的地方,就是什么都卖的,不止饮料甜点。

    虽然网上毁誉参半,我还是点了传说中的炖兔子,外加一杯白葡萄酒,主要是招呼我的人太热情了,又没有拉美老男人那种野性和猥琐,让人很放心。我非常喜欢的一点,就是不搞文绉绉那一套,前菜配餐主菜饮品麻利地一溜儿就上来了,主要是摆成一桌很好看,方便我拍照写博。正打算给果粒橙她们晒一张照片过去,老板又过来了,说赶紧吃啊,冷了就可惜了。一般说来,马耳他的地中海套餐是以管饱作为标准的,常常配有素菜和土豆,但是不同的餐厅,给出的分量也不一样。这家店就给得非常实在,你在图片上看到的那两个小碟的配菜,其实是两个碗,放主菜的盘子差不多有个脸盆那么大,不然怎么摆满一张桌子呢?

    前菜实际上就是香蒜面包上面加酸酸的额,泡菜,反正上面的植物我认不全,烤出来很爽脆,吃起来脾胃生津。配菜的主要任务是填饱肚子,味道比较淡。炖兔子,我整个一盘吃得干干净净,连里面的炖胡豆都很入味,那个兔子肉一开始吃起来觉得像鸡肉,吃到腿的部分就发现的确是兔肉的味道了,不腥不怪,反正我很喜欢。整个花掉15欧左右,其实光那个酒就占了3欧多,我想餐厅能送的肯定是平价酒了,但它的确是我那几天里喝过的最好的味道,是因为我当天心情好,还是马耳他人不擅长酿酒,就不得而知了。

    吃完后心情大好,给了老板一个热情的拥抱,轻薄老板的照片当然不能放上来了。后来我几次路过这家店,本来想再进去一次的,终究觉得要多试几家菜而放弃了。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一家德国人开的餐厅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墙上贴着教德语的漫画

地中海滋味(上)鈥斺斅矶.美食篇
                                        马耳他当地的啤酒

    大概是末日那天,下午走累了,就神叨叨走到了这家德国人开的餐厅,每日的菜谱是固定的,可选择的范围很小。老太太很认真地跟我解释pasta里面必须有奶酪,后来急了,直接上德语,我妥协了一下,就点了一个没有奶酪的鸡腿套餐,就是你们看到的那个东西了。看起来是大众款,味道还是不错的,只是缺乏兔子餐那种排场,没有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饮料我点了一罐当地的啤酒,这个,本人根本不会品酒,所以没有喝出什么特色。上图中的CISK和1956维多利亚的,是当地的啤酒,24号晚上,我本来带了两灌啤酒去看瓦莱塔露天音乐会的,发现当天人特别多,现场观众都没有在吃吃喝喝,就一直藏在包里。

    发掘地中海的滋味,当然要吃鱼了,只是如果我一篇全写完了,大家一定觉得太长,只能放到下篇了,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