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朝粮倉回洛倉

 挑燈看劍r7wtm5 2019-02-12

        就粮食存储技术而言,上千年以来还真没有突飞猛进的变化,这并非厚古薄今。

被发现的隋朝粮仓

        所谓的隋朝千年粮仓是指隋炀帝时修筑的大型粮仓——回洛仓。

        中国是粮食大国,也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安全底线,历来农民起义基本都是因为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揭竿而起,因此只要思维正常的皇帝都知道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但古代粮食产量不高,天灾人祸频发,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粮食的存储就成为一个事关国家民生的重要问题。

        隋炀帝在历史上被形容为一个暴君,但其实他做出了很多非凡的事情,最大的贡献当然是开凿京杭大运河,以及修建国家级粮仓。

        隋文帝杨坚在世时,隋朝便已经在黄河沿岸修建过四个大型粮仓,分别是洛州的河阳仓,陕州的常平仓,华州的广通仓,卫州的黎阳仓,以应对饥荒年份不时之需,但这些粮仓仍不足以满足粮食安全需要,因此隋炀帝再接再厉,又兴建两个更大的粮仓:洛口仓、回洛仓。

        著名的洛口仓,也叫兴洛仓,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河洛镇,隋唐农民起义时,瓦岗军领袖翟让、李密曾率军攻取洛口仓并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使得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随着时间推移,当年的洛口仓已不复存在,另一个回洛仓遗址则被成功发掘。

         回洛仓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小李村、马坡村以西,因距离洛阳很近,主要功能是为洛阳城内的皇室、官员和百姓供应粮食。

         回洛仓遗址在2004年被首次发现,经过长达十年的考古发掘,2013年,整个回洛仓终于完整浮现在世人面前,而这个结果是令人震惊的。回洛仓不是一个仓库,而是一个大型仓库城,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形象地说,大概相当于50个标准足球场,内部分布着多达700座仓窖,每个仓窖都是内径10米,外径17米,深10米,据估算每个仓窖可存储约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可储粮3.55亿斤。

一、先进的隋代粮仓

        整个回洛仓的仓窖都在地下,大家可能认为地下有水,肯定十分潮湿,不利于粮食储存,但我们的先人用他们独特的智慧,完美避免了这一问题。

        一是选址好。兴洛仓和回洛仓都建在山地丘陵上,海拔较高,土质干燥,土层深厚,不怕水淹,不易受潮,且两个仓库都靠近水路,方便粮食转运。

        二是基础好。回洛仓的建设显示出古代扎实的土建技术,仓窑的基槽进行了有效夯打,十分坚实,使得水分不宜渗透,利于防潮。

        三是技术好。回洛仓的仓窑内部墙壁进行了火烤,烤干水分,然后涂抹膏泥,再用木钉铺设木板,木板上再敷席,使得十分干燥,有利于粮食的长期存储。

        如果直接纵向对比,现代技术肯定高于古代技术,但古代粮仓建筑技术仍然充满了古人智慧和心血,即便放在现代来看也并不过时。正因为如此,回洛仓才能作为“中国大运河”核心组成部分内被成功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数千年以来,影响粮食存储的三大因素始终未曾变化,即温度、湿度、防虫鼠害。

        以现代粮食存储技术为例,目前常用的技术有准低温储藏(20度以下)、气调(充氮)、低剂量熏蒸、电子测温测水测湿、互联网监测摄像等等,这些技术确实十分先进、智能和自动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都是围绕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防止虫鼠害滋生的。围绕这三大因素来看,古今粮食存储技术并未有本质区别,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古人存储粮食的技术一点不比现在差。

这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现代技术

带给人类的往往是

更快的速度、更高

的效率、更大的规

模、更低的成本,

但未必是更好的质

量。

        以建造粮仓为例,回洛仓这种规模的粮仓,在投入同等人力的情况下,隋朝可能需要3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建好,但现代3个月就能建好,这就是先进技术的效果。


        然而,就粮食存储效果而言,两者并无差别,古代甚至更胜当今,因为影响粮食存储效果的不仅有技术原因,更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即管理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