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青”遇上西雅图 三天景点零消费

 p0oouuu 2019-02-12

前言

从《西雅图不眠夜》,到《北京遇上西雅图》,使逍遥公子对西雅图心生向往。
跟西雅图有关的美好故事太多太多,恍然西雅图已经成为一个浪漫美好的梦境,在太平洋彼岸的夕阳里氤氲生香。

第一天打卡:华盛顿大学

在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一座历史悠久、声望卓著、风景如画的大学。早就听说,华盛顿大学是全球最美的十大校园之一,那里的樱花很美,可惜只在春季绽放短短几天,来得不是季节,与最美的她擦肩而过。
早就听说,西雅图经常阴雨连绵,那里的自杀率很高。不过好在,选择在一年中晴天最多的夏季与她相遇。
华盛顿大学,作为美国著名的常青藤公立大学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学生倾慕向往的世界级名校。今天逍遥公子就带大家走进这所了深具文化艺术气息的全球最美校园。

贴士

1、从市区前往华盛顿大学可以乘坐轻轨(Central Link),其终点分别是华盛顿大学和塔科马国际机场;
2、华盛顿大学没有围墙,因此参观全免费;
3、整个参观需要3——4小时;
4、校园参观,请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特别是进入图书馆和教室请尽量不要交头接耳;

华大logo

主入口,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只有学校的标志W,简陋无比。
W是华大的灵魂缩写。走进校园之后,包括在校园周边都有许多W logo,存在感非常强。

红场

从新建的学生宿舍区向红场进发,途中需登上一座高架桥,桥头处树立着这样一个雕塑,她面向红场,手指学生宿舍的方向,不知其中意寓何如?
过街桥头的雕塑
不远处便是位于中央广场入口处,高高耸立着的华盛顿雕像。虽说不搞个人崇拜,但美国用名人的名字命名的地名、路名却比比皆是。用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名字命名的更数不胜数。
华盛顿雕塑
中央广场地面铺满红砖,附近的建筑也多由红砖建成,被誉为“红场”。三根长方体高高树立起的朱红色花岗岩石,与校园中心广场地面颜色呼应。
正是中午一点来钟,红场又是校园的交通要道,来往穿梭的学生很多,逍遥公子惊奇地发现,亚裔面孔绝非罕见,甚至还能不时听到熟悉的国语。
红场
千钧一发,力量与支点

苏扎洛(Suzzallo)图书馆

图书馆以1920年在任的校长命名,这位校长倾尽心力打造“一座大学的灵魂”的图书馆。1923年开始动工,一期工程结束后不断地续建直到1990年才呈现今日风貌。
这是图书馆???这真是图书馆!!!Suzzallo图书馆美轮美奂,尖尖的拱门,飞扬的穹顶,彩绘的玻璃窗,古典奇幻。
有如霍格沃兹的图书馆外观
Suzzallo图书馆哥德式的建筑风格令人过目后就难以忘怀。如果走近仔细观赏正面立墙,可以看到18 个陶俑站在扶壁上。图书馆的建筑师选了十八名史上的科学家或文人学者,如柏拉图、莎士比亚、达文西、牛顿等人,为其立像,以表尊崇。
它是校园内最漂亮的歌德式建筑,众多拱门镶嵌人物雕塑,门柱与窗框上都雕有复杂的花纹。正门的上方刻着“精通”、“灵感”和“思想”字样。这些体现出华大崇尚知识、遵守秩序的文化气氛。
有如霍格沃兹的图书馆外观
走进去,大堂与其他大学图书馆没什么不同。内部设计是中世纪风格,非常高的房顶和玻璃窗,阳光折射进来很有感觉。
穿过图书馆大门,从玄关处左右两边的石梯扶拾而上,厚实的石块,高耸的玻璃窗,带引你进入中古世纪的城堡氛围。
有如霍格沃兹的图书馆内景
宽敞的石室正中央摆放了一本全世界最大的书籍之一的不丹画册。为了完善保护书籍,此书一个月才会在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操作下翻阅一次。
不丹画册
穿过不丹画册后面的两扇门,才是真正进入了梦幻王国的大门,走进去的瞬间仿佛进入了霍格沃兹的世界。
有如霍格沃兹的图书馆内景
走进阅览室的一刹那,逍遥公子立刻被高高的穹顶震撼了,吊灯从穹顶垂下,更衬托出穹顶的高大。
感受一下魔法学院般的图书馆吧!天花板由一道道圆弧拱状石梁支撑,教堂般的玻璃窗窜高接住屋顶石梁,将阅览室团团围住。
有如霍格沃兹的图书馆内景
站在这间阅览室里往上看,鸡皮疙瘩从脚底冒到头皮。75公尺长,16公尺宽,挑高20公尺的空间,已经硕大到令人从脑内小宇宙喊一声WOW,惊叹声在硕大的空间回荡。
硕大无比的宫灯从天花板垂下,两行直线排列由近至远,冲击着视觉。
有如霍格沃兹的图书馆内景
这里有着霍格华滋城堡般的恢宏气象,也透着教堂般祥和的氛围,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从这个角度看去,是不是更像教堂?穹顶、吊灯、桌椅,分割了纵向空间。两侧则是彩绘玻璃窗和书架。原来图书只是图书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巨大开阔的空间。
有如霍格沃兹的图书馆内景
满架的书啊,是书虫的乐园,读书人的天堂,让人流连忘返。在如此的壮丽图书馆中追求学问,饱读诗书外,审美观无形中也提升不少了吧!
有如霍格沃兹的图书馆内景

华大喷泉

沿着红场左边的台阶走下去,就会看到一座圆形的喷泉(Drumheller Fountain),喷泉置于歌德式建筑物的中间,又为美丽的校园增色不少。
华大喷泉(Drumheller Fountain)
喷泉正对着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这是一条神奇的路,天气好时可以看到漂亮的雷尼尔雪山。
来到路口,回望华大,更觉得美得那么精致,瞬间甚至有种错觉,感觉自己是在欧洲漫步。
校园内的著名路口

樱花广场

广场两边参天的树,大片的草坪,宁静悠然。樱花广场坐落于具有美誉的自由艺术区,被很多独特建筑物包围着,几条放射状的道路中间的草坪上种了许多樱花树。
樱花广场
学生悠闲躺在草地上,不时会有松鼠出现在你周围,这样的环境,彷佛身处在电影的拍摄场景。
在樱花树下坐一下,晒着太阳读一本好书,尽情享受阳光下的午后时光。
樱花广场
广场周边满是古典、欧范的教学楼
樱花广场
樱花广场

Denny Hall

华盛顿大学风光奇美,满校园的哥特式建筑,显示浓厚的历史沉积。该校成立于1861年,校园里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俯拾皆是,仿佛在任一个转角都会遇见古老的传说和不朽的灵魂。
华大的建筑风格整体上以哥特式为主,再融入一种学院的书卷气和质朴之风,主色调是温暖的红棕色,所有的外墙都是以棕色米色或者两者交融的砖块砌成,显得厚重有质感,整体给人营造出一种厚重的,沉静的而又不失温柔的愉悦之感。
大学内最老的建筑是Denny Hall,建于1895年, 是法国文艺复兴式的建筑。
Denny Hall

College inn

College inn
College inn,建于1909年,很有感觉的旅馆,是隐藏在华盛顿大学边上的一幢百年小楼。要知道,在美国,拥有百年历史,那可是文物了。
如果去华盛顿大学,这个酒店位置最佳,对于一个有着一百余年历史的酒店来说,里面的设施是可以包容的,最主要的是给你一份住在古董里的难得体验。
College inn
逍遥公子花费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在这蓝天掩映下的静宁校园里毫无目的地漫步。走在幽静整洁的校园里,你会感叹这里的一切竟然保持的像是新建成的一样。
一幢幢房子像是一件件自带光华的乐器般寂静伫立;主调是大提琴,深沉而幽远;而后是小提琴的融入,深情而温柔;还有钢琴,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建筑就像是黑白琴键上起伏的一个个音符。
音符从一扇扇的窗前滑过,像是看见时间一页页的被翻过,里面的人物,故事,还有热闹都渐渐消失,只有这房子还立在原地,静默地浸润着所有的内容,而接下来又将继续书写。

第二天打卡1:码头区

这是一个非常繁忙的码头区,共有20多个码头,许多国际渡轮,华盛顿州的交通渡轮以及各种观光渡轮都从这里进出。

贴士

西雅图码头区是一个集游、玩、娱、购、吃于一体,深受“文青”们喜爱的地方,建议游玩时间为3——4小时。
码头区
伊万哈哥伦德雕像,这后面就是码头区人鸟共欢的乐园
码头区
海鸥已经成为这里的主人,就连身后硕大的邮轮也只是它的背景而已。这儿的海鸥一点不怕游人,就直接落在餐桌上,岸边有海鸥保护协会立的提示牌上说:你可以放心地喂它们食物,不用担心它们像鱼一样吃多了。
码头区
摩天轮、帆船、阳光,成为西雅图码头区特有的风景
码头区
西雅图是一现代化的大城市,高楼大厦比比皆是
码头区
靠海的一侧全是一个挨着一个的码头,有些码头已经改做海洋馆,咖啡厅,商铺还有饭馆了,可是安插的很是有自己的特色。在这里,放下一切面具与伪装,偷得人生半日闲。叫一杯咖啡,看旋转的摩天轮,看熙熙攘攘人群,看渡船的繁忙,看海鸥觅食,看去往阿拉斯加的邮轮起航,看着相爱的恋人们漫步于黄昏,执子之手,死生挈阔。

Crab Pot

Crab Pot
一进门有个这样的与真人同大的雕像。环顾四周,发现餐厅内的陈设大多反映当地人捕蟹场景,瞬间将食客带回到几十年前。
Crab Pot

落座后,服务生会给每个人发一个小木板、一支小叉子、一把木槌和一条有可爱螃蟹图案的围裙。
海鲜上桌后,客人可以用木制工具敲敲打打,展开一场与虾兵蟹将的战斗。也许是因为这种好玩的吃法,就连餐厅餐巾上招贴画是一对男女食客在用榔头敲击海蟹。
强力推荐阿拉斯加海鲜总汇(The Alaskan),一套50刀,新鲜美味的帝王蟹、邓津蟹、雪蟹、大虾、蛤蜊、腊肠与甜玉米烩炒而成的“海鲜总汇”是Crab Pot的招牌菜,其纯熟的料理方式,令帝王蟹这些高档海鲜产品的鲜味都能全部保留住。

由于一份的分量颇大,因而建议可以选择四个人分享三份或三人两份。
Crab Pot
在西雅图艾略特湾的码头区,最特别的是57号码头的Crab Pot是西雅图地区最具特色的海鲜餐厅之一,其吃法可谓是超级豪迈!

第二天打卡2:先锋广场

先锋广场位于西雅图旧城区,这里可以说是西雅图的诞生地。历史上,先锋广场曾变故频仍,历尽沧桑。1889年西雅图大火将城市烧为灰烬,现在的西雅图正是在废墟之上建立而来。

贴士

先锋广场是免费景点,但从这里开启的“地下城之旅”(Underground Tour),则必须购票参加团队,成人$16才能入内,全部参观时间1.5小时,通过导游带领进入阴暗潮湿的地下城,看到了100多年前遗留下来的一些历史实物、实景。
先锋广场
酋长希尔斯(Sealth)的雕像,西雅图的名称就来自他的名字。
先锋广场
高大的图腾柱象征着曾经的历史
先锋广场
为纪念“地下之旅”专铸的一块铜制的地下管道井盖
先锋广场

西雅图艺术博物馆


从先锋广场前往派克市场,途径市中心的“第一联盟”(First and Union)街角,那便是西雅图艺术博物馆,门口会动的巨大匠人十分惹眼
西雅图艺术博物馆

第二天打卡3:派克市场

位于美国西雅图市中心的派克街,是全美国最老的农贸市场,以贩卖当地出产的农作物闻名,被称为“西雅图的心脏”。
派克市场(pike place market)于1907年8月17日开张营业,是美国现存最悠久的一座老农贸市场,算一算已有百年的历史,不知何时,派克市场成为西雅图人气最高的观光地,成为了西雅图的一个标志,所有到西雅图的人都要到此一游。

贴士

派克市场是一个免费景点,由于这里不仅有飞鱼表演、各式美味,还有星巴克第一家店、口香糖墙,以及魅惑无边的夜色,因此建议游玩安排在下午半天,然后观西雅图夜景。
派克市场(pike place market)
尽管西雅图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都市,但派克市场里的一切还保持着传统风格,入口处的这个书报摊还是一百年前的老样子,显得十分古朴和亲切,不仅可以买到本地的地图、明信片、杂志和报纸,甚至还能买到许多国外的报纸、杂志呢!
派克市场(pike place market)
在派克市场入口处大大的招牌底下有一只金色等身大的铜猪“Rachel”,它实际上是一个储钱罐,是当初募集帕克市场整建经费的基金会所留下来的纪念物,但是现在还是有人往猪身里面投钱,用于市场修缮。
派克市场(pike place market)
最大的看点这家的飞鱼表演。所谓飞鱼就是有顾客买鱼之后,会把挑好的鱼从外面的柜台扔到里面包装结账,中气十足的大喊着“salmon fly”,而柜台里的人在瞬间徒手抓住大鱼。鱼贩的快乐和如此具有表演特质的销售方式常常令人忍俊不禁,呼啦啦地围了一大群“只看不买”的观众,可没人在意,这家鱼市的故事早就被拍成教授“成功学”的纪录片,不过主题并不是教你如何卖鱼,而是如何享受工作的快乐。
派克市场(pike place market)

口香糖墙

虽然这个城市的居民拥有如此之高的教育水平,但并非是一个像大学般安静的城市。反而在这个城市中拥有很多奇葩的另类景点。如这个有点恶心但又五彩斑斓的口香糖墙,被评为世界上最恶心的景点。
口香糖墙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面墙上密密麻麻粘满了上百万块嚼过的口香糖,形状有人脸、小狗,还有心形、和平标志等
原来这里是个剧场,最初因为很多人常在这里排队等待看演出,他们顺手将口香糖粘在墙上,屡次清洁都起不了任何作用,最后索性变成了一处景点,吸引了大量西雅图热爱艺术的居民。
口香糖墙

星巴克第一家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球第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就是从西雅图这间毫不起眼的小店起步的。走在西雅图的街头星巴克随处可见,但到西雅图旅行的人,却不为所动,似乎只有到星巴克第一店喝上一杯,才能品出最正宗的星巴克风味。
对于星巴克,大家都最熟悉。不过,星巴克的商标大家又了解多少?星巴克的商标有2种版本,第一版本的棕色的商标由来是由一幅16世纪斯堪地那维亚的双尾美人鱼木雕图案,有双重鱼尾巴。后来星巴克被霍华·萧兹先生所创立的每日咖啡合并,所以换了新的商标。第二版的商标,沿用了原本的美人鱼图案,但做了些许修改了,把商标颜色改成绿色。
坐落在派克市场里的星巴克第一家店至今还使用最原始的咖啡色双尾人鱼图,其内贩售的商品也多带有这个商标。
星巴克第一家店
远远地逍遥公子看到门口上写着1912的字样,不要以为这家店始于1912年,其实它是1971年开业的。1912只是门牌号而已。门口什么时候都满是人头,想拍张完整的照片那是不可能的。
星巴克第一家店
走进店面,为了保持原貌,只见店内的装潢和摆设都没有变,自然也不能扩建,所以游客一来,便拥挤不堪了。
店内原木色的桌椅,印有星巴克标志的马克杯,以及空气中飘散着的咖啡特有香味,让每个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有想喝一杯的冲动,似乎只有在这里点上一杯,才能品出最正宗的星巴克风味。
星巴克第一家店
派克市场里的大多数摊位每天6点就打烊了,第二天早上9点左右才热闹起来。因此,建议夜幕低垂,一边品尝美味的dinne,一边欣赏西雅图魅惑无边的夜色。
派克市场(pike place market)

第三天打卡1:巴拉德船闸

贴士

船闸在华盛顿运河与普吉特海湾(Puget Sound)之间,华盛顿湖的湖水通过运河到联合湖,再通过运河流入普吉特海湾,水位差为10米左右。
巴拉德船闸
注入淡水后,水位已接近运河水位;当水位达到运河淡水的水位后,第二道闸门打开,船只进入淡水水域,驶向运河联合湖-华盛顿湖。
巴拉德船闸
船闸于1917年建成,逍遥公子去的那年正好百年。桥洞下的视角,别有韵味,不计其数的各种船只(包括大驳船、拖船、休闲游船等)在两大水体之间穿梭,场景十分壮观,犹如巴拿马运河的一个迷你版缩影。
巴拉德船闸
金属浪花后的船闸别具特色
巴拉德船闸
位于金属浪花之下便是“鱼梯”(Fish Ladder)观光室,每年当深海鲑鱼(又称三文鱼)产卵洄游从这里经过时,透过玻璃可以看肥硕的鱼儿从太平洋海湾争先恐后地逆水而上回到淡水湖区。由于季节不对没能看到,有些遗憾。
鱼梯
远处是鲑鱼湾上的铁路桥,百年老桥已锈迹斑斑,但仍在使用。有大船路过,它就吊上去;然后一直就保持这个姿态,一直等到有火车要路过再把桥放下来。这种可以起降的铁路桥也是头一次看到,蛮有意思的。
巴拉德船闸

第三天打卡2:金色花园


“金色花园”是一个典型的依山傍海的滨海公园,虽然是免费景点,但人不太多,也不那么喧嚣。来到海边,平静的普吉湾显得更为开阔而安详。原以为沙滩是金色的,其实不是,而是灰色的,但细腻而柔软。
金色花园(Golden Gardens Park)
海面上的点点帆船,原来沙滩的拐角处是一个帆船港口
金色花园(Golden Gardens Park)

第三天打卡3:西点灯塔

贴士

西点灯塔位于西雅图西部的探索公园(Discovery Park)里,这里也是一个免费景点,西点灯塔+印第安文化中心整个游览需要2个小时左右。


west point lighthouse西点灯塔,据说是西雅图的最西点。灯塔建于1881年,用来指引艾略特湾上的通往船只来到西雅图。从1985年起,灯塔操作自动化,它就成了一个无人守候的灯塔。百年来,它静静地守候在这里为海上的船只指引方向。云聚云散,潮起潮落,灯塔在此守候着无数个日日夜夜。
west point lighthouse西点灯塔
灯塔位于悬崖之下,视野极佳、可眺望浩瀚的大海。“文青”们总喜欢在此坐看云卷云舒。
west point lighthouse西点灯塔
海滩边的一草、一木皆风景,特别是阳光下的石滩、漂流木,些许荒凉与孤寂,引发人们无限暇思。
west point lighthouse西点灯塔

第三天打卡4:印第安人部落文化中心

印第安人部落文化中心
印第安人制作的独木舟,真想呈上独木舟,进行一次时光穿越,回到华盛顿州最初殖民开拓时期,体验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情怀。
印第安人部落文化中心
眼前的酋长头戴羽毛头饰,中间插一根修长的鹰羽毛是绝对的印第安象征
印第安人部落文化中心
沿着蜿蜒的小路,走上一个搭建起来的木质高台,这里是逃亡大海绝佳的地方
印第安人部落文化中心

后记

一个满溢咖啡香的城市,一个如电影般浪漫的城市,一个摩登与历史交织的城市,一个浸透着文艺气息的城市......优雅的,浪漫的,人文的,情怀的,疯狂的……这就是西雅图式的浪漫,初见一次,便能让你终生难忘!
喜欢上了你,那就不会失约!再相见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不会久远。春天见,西雅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