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 老子所说的五善, 是衡量行为的标准

 无量空间000 2019-02-12

《道德经》:老子所说的五善,是衡量行为的标准,也是一种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会做事的不如会为人的,会为人的,不如会说话的。其实,无论什么样的状态,处在什么样的角色之间。会为人处事,会说话,都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一个优点。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情商,当一个人具备情商的时候,便能够快速的接近成功。因为,情商高的人在为人处事和说话下面,就有一个很好的天赋,和别人相处也能让别人开心,会说话,会办事,是他们的标准标配。

老子在道德经中第27章,善行无辙中,也强调了善于说话,善于做事的一个状态。老子的五善,总结起来就是善言善行,善于为人处世,善于利用价值,善于总结。

有一句话叫做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所以善人可以做不善的人的老师,不善人,也可以作为善人的一个借鉴。不尊重善人的教导,不注重不善人的借鉴作用,看起来明智其实是迷糊的,这是高深的一个道理。

在《道德经》中,老子之前就说了这样一种状态,老子说他讨厌那种有机巧的心,有那种能言善辩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子讨厌很多人用这种聪明才智和能言善辩的状态去做坏事,而并不是认为聪明才智和能言善辩是坏的缺点。

在这一章中善于说话,先于做事,善于总结,这样一种状态,显示的就是老子深藏不露的机巧之心和智慧。

比如说所说的善言,很多人一生都在说话,说了很多话,但是在生活中有一些人,说的话很多,但是说的话未必都是合适合理的。为什么儒学中有这样一种思想叫做宁愿少说也不要说错。就是说话能让一个人结交更多的朋友,能给一个人带来很多机会和成功,但是也能给人带来灾祸。

有一句话不就叫做祸从口出吗?我们无时无刻的都是在用自己的语言和别人去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善于说话的人,就是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不会留下漏洞让人指责。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

善于做事的人在做事的时候,不会留下一些问题让别人指责,这是善于做事的智慧。善于总结的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能够让别人真正的去佩服自己,其实在这所说的五单都是老子高深的一个智慧。

在这五善之中,老子说了,除了善言和善行之外,还有一个叫善结,什么叫做善结呢?用自己的理解就是说老子认为善结的人,就是能够在生活中,结合之前一些人生经验中总结出一些教训,运用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中。

比如说一个人在这件事情吃亏了,以后就是善于从这件事情上抓取经验,在未来的日子里拿这个经验作为人生的一个垫脚石,防止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或者是拿着一个经验,就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这个就是善结的一个能力。

懂得老子所说的善言善行,以及无上的这些能力,把它运用到自己为人处事之中,这便是一种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