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听秦筝 边款:予思唐贤襟怀寥廓,牡丹半醉,秦筝激昂,可伴胡旋舞。不似宋后尽作软语,气象小瑟矣。予刻此印,神往古长安也。吴颐人。 古图形玺中偶见有吹、有舞,亦有弹奏之印,极为生动。 尺寸:4×4×18厘米 我非常怀念唐朝的那些先贤,他们襟怀寥廓、风流潇洒,常常似闻秦筝伴奏声,优美的胡旋舞伴随左右。不像宋之后的文人,缺少了阳刚之气,气象格局也小了很多。我刻这方印,更多的是对古长安的一种神往,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向唐贤致敬”。这方印的边款比较独特,我曾偶然看到过吹拉弹唱内容的古玺,于是又加以自己的构思刻到了这方印的边款中。 种豆得瓜 边款:播种于地,无此咄咄怪事;播种艺海,屡见不鲜,能不苦笑?三难堂学人谨刻自警。己丑颐人狂刻岩画并记之。 内蒙古阴山北朝至唐“出猎图”之局部。 尺寸:8×2.5×16.5厘米 一般情况下,都应该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生活中是没有“种豆得瓜”这样的怪事发生的。但在艺术上,这就是常见的事情了。拿我自己举例,虽然我并不勤奋,但是喜欢思考钻研,我一直认为“动脑筋比勤奋更重要”,艺术上的收获更多的是靠悟性,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种豆得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