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个治疗腹泻的效方】

 石门易卜 2019-02-12

腹泻,又称泄泻。即指大便次数增多,质清稀,甚至大便如水样为特征的病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发病较多,主要是由于内伤生冷,外受寒邪,饮食过饱或湿热积聚影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所致。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脾虚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张景岳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香葛根汤

【组成】广藿香10g,广木香6g,煨葛根10g,桔皮10g,大腹皮10g,炒厚朴4g,焦山楂10g,炒神曲12g,茯苓10g,六散10g,通草5g,生姜3片,荷叶1角,扁豆叶14片。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暑湿泄泻,胸闷欲呕。

【出处】《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


止泻散

【组成】白术50g,丁香10g,肉桂10g,

【制用法】晒干,共为细末,装瓶备用。食积腹胀者加砂仁;发热者加黄连。

【用法】:先将患儿肚脐部用温水洗净擦干,取药粉适量,以填满肚脐为度,用胶布固定,每1~2日换药1次,并用热水袋敷脐部,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但不可过热,以免烫伤。

【功效】小儿腹泻。

【出处】经验方


硫黄茶

【组成】硫黄、诃子皮、紫笋茶各9g。

【制用法】将硫黄研细,与其他药和匀。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稍热服。

【功效】五更泻。

【出处】《太平圣惠方》


木鳖贴法

【组成】木鳖仁5个,丁香5个,麝香0.3g。

【制用法】共为末,米汤调作膏,敷脐中,外以膏药贴紧。

【功效】急性胃肠炎,幼儿腹泻,又治噤口痢。

【出处】《中医外治简编》

苹果止泻方

【组成】苹果1~2个。

【制用法】烤熟,去皮,蘸红糖少许食之。每次服1~2个,每日2次。

【功效】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腹泻,大便稀溏等症。

【出处】《刘惠民医案》


举陷升清汤

【组成】党参9g,羌独活各9g,前柴胡各9g,枳壳6g,桔梗6g,水炙甘草3g,川芎3g,赤茯苓9g,生姜3g,陈米9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清气下陷之久泻。

【出处】《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1000首


麦芽山楂饮

【组成】炒麦芽10g,炒山楂片3g。

【制用法】水煎取汁,加红糖适量冲服。

【功效】饮食停滞引起的泄泻。

【出处】《百病饮食自疗》


姜茶饮

【组成】绿茶、干姜丝各3g。

【制用法】以沸水加盖浸泡15分钟,代茶频饮。

【功效】寒湿所致泄泻。

【出处】《圣济总录》


荔枝粥

【组成】干荔枝肉50g,山药10g,莲子10g。

【制用法】上药水煎煮至熟烂时,加入大米适量,煮至米熟粥成。

【功效】肾阳虚弱之五更泻。

【出处】《泉州本草》

山楂神曲汤

【组成】山楂15g,神曲15g。

【制用法】上2味水煎为汤,每日服2~4次。

【功效】饮食所伤之泄泻。

【出处】《百病饮食自疗》


附片羊肉汤

【组成】附片30g,羊肉2000g,生姜50g,胡椒6g,食盐10g。

【制用法】将羊肉切成小块,以沸水烧至无血红色,去血水,将肉及洗净之葱、姜、附子以武火煮沸30分钟,再用文火炖至羊肉熟烂,吃肉喝汤。

【功效】脾肾阳虚之腹泻

【出处】《中国药膳学》


益脾饼

【组成】生白术120g,生鸡内金60g,干姜60g,熟枣肉250g。

【制用法】先将白术、鸡内金研为细面,然后入锅焙热,再将干姜研细面,共合枣肉捣如泥状,做成小圆饼,放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起当点心服用即可。

【功效】障臂虚寒,中阳不振所致泄泻,不欲饮食者。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