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浪地球》中人类逃亡为什么要带上地球?地球跑了,月球咋办?

 容得草堂 2019-02-12

流浪地球》完完全全是一群理科男的浪漫情怀,“太阳系不再是我的家,但我要带着地球一起流浪”,完完全全中国式的思维,完完全全中国人的眼睛对星空的展望。

导演郭帆曾带着《流浪地球》寻求合作,对方看到这个创意都傻了,“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时,你们中国人跑路还要带着地球?”导演回答:“因为买了房子,房价太贵啊!”玩笑话背后却是专属于东方文化的一种家园、土地情结,深深扎根灵魂里的,执拗着的,对“故土”的眷恋!

人类逃亡为什么要带上地球?引用书中的话:“半人马座没有行星,最近的有行星的恒星在八百五十光年以外,目前人类能建造的最快的飞船也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零点五,这样就需十七万年时间才能到那儿,飞船规模的生态系统连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都维持不了。孩子们,只有像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沙漠里离开了母亲!”

“落叶归根”、“解甲归田”、“少小离家老大回”个中体会是中国几千年黄土地和儒家思想决定的,在整部电影中最常被提及的两句话,包含的也是人类共同的愿望:“走,回家。”“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电影酷的地方很酷,温暖的时候不讲道理,因为都是根深蒂固的东西。

在《流浪地球》后半段,地球将要爆炸,广播中说道,所有人回到自己的家中,拥抱家人,多些时间陪陪家人。而在西方电影里面,面对类似危机一定是造“诺亚方舟”,而在得知时日无多时,大概是和最喜欢的人去最喜欢的地方,珍惜眼前人,及时行乐。或许对他们来说是死得其所,对于东方人来说,这就是“客死他乡”。

要往根源上找,西方的文化是“四海为家”,是一个海洋性文明,包括他们的殖民,寻找新的家园,然后出现了美国面朝大海,仰望星空。而我们是一个历经几千年的大河文明,从未离开过的土地,对土地有着很浓厚的感情,每一寸都不能让出去,甚至可以为此跟你拼命。

由于对故土,对家园的眷恋,在科幻电影中,这样的情怀被放大到了整个地球之上,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地球装上发动机一带走的原因!尽管流浪地球方案将会消耗大部分能量在毫无用处的地球内部负荷上,地壳内部那些厚重的物质所产生重力,在星际流浪中其实只是负担。但那又怎么样?故土是永远无法被割舍的眷恋,地球是我们永恒的家园,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存在。

影片里说,“那时候的人们,不关心太阳,只关心一种叫作钱的东西。”这说的不就是我们吗?从生到死,在时间的长河里面,或许,只留下了一个印记而已;生死之间,茫茫宇宙,何以为家,或许只是一个“情”罢了。电影中的老何在死前掏出烟盒,里面保留了一张字条,“儿子,天冷别忘了穿秋裤。妈妈。”军人运送火石去杭州,结果杭州地下城被岩浆吞没了,他嚎啕大哭,“我老婆孩子白死了!”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恨,姥爷对女儿的牵肠挂肚,儿子和妈妈,丈夫和妻子,哥哥和妹妹,朋友和朋友...

可是,地球都跑了,月球咋办?对故土有着情怀的东方人啊,地球搬家怎么可能丢了月球,要搬家就要齐齐整整嘛!在原著中这样说的

夜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彗星,那是月球。人类带不走月球,就在月球上也安装了行星发动机,把它推离地球轨道,以免在地球加速时相撞。月球上行星发动机产生的巨大彗尾使大海笼罩在一片蓝光之中,群星看不见了。月球移动产生的引力潮汐使大海巨浪冲天,我们改乘飞机向南半球的家飞去。”

想当年搬家的时候,锅碗瓢盆什么都带走,恨不得把院墙都想扒下来,门框卸下来,院里的树移植到新家,齐齐整整,“破家值万贯”!

“带着地球逃离灾难”是一个多么具有乡愁的设定啊,而CN171—11救援队牺牲了近一半人,到达苏拉威西时却已经有救援队抢在他们前面;苏拉维希发动机试图点燃木星时,另外两座发动机也燃起了5000公里高的火焰。很多电影都无法逃脱英雄史观的桎梏,让人们以为拯救世界,改变历史全是某几个人的功劳。

流浪地球》则告诉人们,历史,从来都不是个人奋斗,而是是通过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是有意的去英雄化的,是一次真正的飞跃,因为它似乎找到了一个中国人的情感内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