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殊最凄美的一首词,结尾14字惊艳了千年,令人感慨不已!

 昵称32901809 2019-02-12

晏殊,字同叔,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词风则得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之俊,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现存词作136首,有词集《珠玉词》传世。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词,便是晏殊的经典词作《玉楼春·春恨》。

晏殊最凄美的一首词,结尾14字惊艳了千年,令人感慨不已!

《玉楼春·春恨》是晏殊代思妇所写的一首闺怨词。这首词主要通过对春景的描写,抒发了思妇因离别所产生的春恨,并寄托了晏殊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全词感情真挚,情调凄美,尤其是结尾14字,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读后令人感慨不已。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晏殊的《玉楼春·春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最凄美的一首词,结尾14字惊艳了千年,令人感慨不已!

首句“绿杨芳草长亭路”,晏殊交待了思妇“春恨”的原因。“绿杨芳草”,说明此时正值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季节。而“长亭路”历来是指送别的路,由此可见思妇因“春景”产生“春恨”的原因,便是因为离别。次句“年少抛人容易去”,则是具体交待了“春恨”的原因,即年少的他轻易地就弃她而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两句则是描写了思妇的思念之意。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楼头的钟声惊醒了五更时做梦的思妇,她的离愁就像是洒在落花上的三月春雨。“残梦”和“落花”,既是对思妇现状的描写,也曲折地抒发了思妇的怀人之情。婉转缠绵,足见思妇的深情。

晏殊最凄美的一首词,结尾14字惊艳了千年,令人感慨不已!

接下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两句,晏殊则是用反语,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再以具体的比喻从反面来说明。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无情之人哪里懂得多情之人的苦恼,殊不知多情之人的一寸芳心,是可以化成千万缕愁绪。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这里的词意便是如此吧。

结尾两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承前两句句意,抒发了别离后思妇的相思之情。天涯地角相隔再远也是有着尽头的,而别离之后的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读到这里,我们可清楚的知道晏殊笔下,那位思妇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它全蕴含在了晏殊生动形象的比喻中了。

晏殊最凄美的一首词,结尾14字惊艳了千年,令人感慨不已!

综观晏殊的这首词,主要是写闺怨,具有婉转流利的艺术效果。无论是晏殊的反语、比喻,还是白描等表现手法,都将思妇的心理活动与相思之情体现的淋漓尽致。且结尾14字对相思之情的概括描写,凄美动人,千年来引发了无数多情之人的共鸣,令人感慨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