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侵略战争的副产品,随着日本的战败,大批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和家人的孩子聚集起来在城市流浪。特别是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孩子的流浪儿童让日本人真实的感觉到了战争的痛,并以此为原型创作了广播剧《敲响钟声的山丘》,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人气。但现实中这些流浪儿童却很少能得到关怀,他们最终只能静静地消失在了某个地方。 1946年7月15日,依靠在东京中央车站站台上的流浪儿。他们主要栖身在车站及周边的地下通道,依靠卖报纸、擦鞋、捡垃圾和偷窃为生。 1947年7月10日,一名躲藏在前往沼津列车内的流浪儿,在第二天从沼津返回东京后被铁路工作人员强行带走。照片中可以看出流浪儿童的绝望,铁路工作人员却在边上嬉皮笑脸,似乎有种鬼子进村的情景再现。 1946年10月,福冈第二师范的学生团体“尚爱会”向聚集在福冈小仓车站内的战争孤儿们提供食物。 在日本工业聚集的北九州地区曾遭到了大规模轰炸,也造成了许多的战争孤儿。1946年2月,在门司火车站乞讨的孤儿。 1946年9月在小仓火车站内席地而睡的战争孤儿。就是这样的栖身条件,也是很多战争孤儿梦寐已久的, 1946年8月,在东京板桥养育院里收容的战争孤儿们吃饭时露出的笑脸。 在小仓车站内靠卖艺乞讨的战争孤儿。 擦皮鞋是战争孤儿谋生的重要手段。白天孩子们主要在自由市场周边,一到晚上都向车站内移动,还大声的吆喝“擦鞋了!擦鞋了!”(1946年6月,大阪) 1946年7月29日,东京都厚生课和警视厅防止犯罪课将上野车站一带70多名战争流浪儿送到了板桥养育院,正在进行洗浴和理发。 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好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 回复关键字“春运” 我们一起追逐回家过年的脚步 回复关键字“南京大屠杀”了解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痛的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