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哲学思维和智慧,不是经营管理某个企业的技术、技巧与技能,而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格局和境界。 那些为世人称赞的企业家, 他们不仅富有远见和谋略, 还有一种近乎于哲学家的思维和智慧。 据说美国商业100强CEO的书柜,超过90%的书和经济无关。同样,中国很多知名的企业家,更爱读宗教、哲学、心灵类的书籍。 有人问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华尔街的风云人物):“企业家除了忙于业务以外,平时应该读哪些书籍?”罗杰斯说,“两种书,一是哲学,二是文学,因为只有从这两种书里,你才能真正地弄懂人性。” 华尔街的风云人物 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斯杰 在哥伦比亚经济学院教书时,他曾告诫学生说:'多学习历史和哲学吧,干什么都比进商学院好;当服务员,去远东旅行。',因为“听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资深教授'大放厥词地空谈要学到的东西多。” 稻盛和夫 著名的企业家、管理家 著名管理学家稻盛和夫在他的书《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中就曾写过“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优秀的品格,就像人具备人格一样,企业也有企业的品格。”、“正确的哲学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灵魂。”一个企业越往前走,越需要哲学思维。 深受稻盛和夫影响的马云,也把中国的儒释道的哲学融进的企业的管理中,为阿里巴巴奠定一个强大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可见,不管是东西方的企业家,他们热衷于追求哲学的思维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向灯。 哲学思维能够为企业家带来灵感, 而灵感能够成就伟大企业!比如乔布斯! 乔布斯通过禅修体悟形成的独特直觉,所以有了创造伟大产品的灵感。 乔布斯说:“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这家公司里的人动力十足地创造伟大的产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当然,能赚钱很棒,因为那样你才能够制造伟大的产品。但是动力来自产品,而不是利润。斯卡利本末倒置,把赚钱当成了目标。”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因为没有盈利企业就无法生存。但是,当一个企业发展任何一个阶段,还始终是为了盈利而盈利发展的话,那它就危险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企业发展和人一样,也有迷茫期?面临选择未来发展道路的时候,选择的正确有否将决定企业的存亡。 这时就需要哲学的思维,帮助企业家分析、明辨是非、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能让企业家思考前人未曾思考过的问题,从而预判出未来。 拥有哲学思维的企业家或管理精英, 不会一直沉醉于过去成功! 好的产品只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辉煌,但却不能永保长青。像IBM、微软、丰田这样的公司曾一度衰落,就是因为很长的一段时间依赖过去成功产品所带来的利润,不再注重产品创新研发,而是把企业中心放在销售业绩上。 9月21日,谷歌11亿美元收购HTC记者会现场 近日HTC被谷歌收编,也意味着曾经的智能手机巨头轰然倒下了,究其失败原因之一在于,除了苹果的崛起“收割”了北美市场之外,HTC在风头正劲之时,不把精力放在打磨精品上,产品线混乱而又创新不足,喜欢剑走偏锋,所以失败了。 当新的企业迎头赶上时,他们才意识到,再不变革创新,“奶酪”就要不见了。事实上,世界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用户永远对好产品的追求的需求。 尤其是今天,社会、科技和商业变得日益复杂、动荡、充满不确定性,过去的成功的经验,不可能永远奏效。 拥有哲学思维的企业家,他们目光长远,格局宽广,深谙企业长青发展的规律。也因此他们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清零”的心态,能够跳脱过去经验的束缚! 大商谋道,小商谋利 不贪婪,不盲从,才能走的更远! 优秀的企业家必定是哲学家。他们能够控制贪婪的欲望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尤其是中国,很多企业都是看哪个行业能赚钱,就转战到哪个行业。即使不擅长、也没有足够资源条件也要硬拼,完全是一种侥幸和赌博的心态。对贪婪欲望的自我控制和市场风险的把握程度,其实就是较量各自的哲学思维和智慧。 《华为公司基本法》第一条就是: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这就是对成长方向的界定,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华为这项颇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哲学思维的战略,等于在昭告天下,告诉客户“我永远也不会强你的饭碗,说到做到!”。这样一来,华为公司和客户的关系,就与同时也做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对手有了本质的区别! 有人说,华为的成功在于对未来的预测!我更想说,华为的成功,更在于其创始人的高瞻远瞩的哲学思维! 真心,无微不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