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前处在大国角逐漩涡中心的荷兰,注定无法在战争中独善其身

 铁血老枪 2019-02-12

如果对事件没有一个整体了解的话,那么所表述的观点,所写出的文章注定是片面的和偏激的,所以为了给大家放送更认真的文章,小编决定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发文速度和内容。本期文章的内容是二战爆发前的荷兰,权当是对前一段时间对荷兰诸次战役描述的补充。

二战前处在大国角逐漩涡中心的荷兰,注定无法在战争中独善其身

较之德国的气势汹汹,荷兰的准备明显不够充分,在武器装备和训练上远逊于野心勃勃的德国

地理位置处于英法德三个虎狼之国中间的荷兰,在人类历史进入到近现代之后,早已不复当年海上马车夫的荣光,好在荷兰人也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实力,根本无力抗击这些强大国家的冲击,因此在帝国主义强国相互撕咬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谨慎的保持着自己的中立,可荷兰的中立并不是建立在大国的保证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自己处于大国之间的中心位置的巧妙周旋的平衡之术之上,因此,荷兰虽然在一战之中努力的保持着自己的中立,但在整个战争期间,荷兰依然会受到这些大国的讹诈和恐吓,不得不加强自己的武装和调动自己的军队来维护自己的中立地位。

二战前处在大国角逐漩涡中心的荷兰,注定无法在战争中独善其身

二战爆发前,被动员起来训练的荷兰士兵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荷兰终于松了一口气,欧洲大陆的均势被打破了,荷兰也从应对这些大国种种无理要求的夹缝之中解脱出来,放松了自己的国防建设。1933年,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最终蔓延到了荷兰,经济的衰退为法西斯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温床,荷兰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法西斯团体,但是总体上来讲,荷兰人民对纳粹的种族主义思想和暴力行为并不感冒,因此这些法西斯团体最终没能在荷兰掀起什么大的风浪,到了二战爆发前夕,这些法西斯团体的支持人数和选民数量都呈现了一个下降的趋势。

二战前处在大国角逐漩涡中心的荷兰,注定无法在战争中独善其身

红线部分为荷兰为了防范德国进攻而建立的防线

30年代中后期,国际局势骤然紧张了起来,1936年,德国的军队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开始了在危险边缘疯狂的试探,德国的行动终于引起了荷兰方面的警惕,开始增加了自己的国防预算,当然与德国这种疯狂进行军事扩充的国家相比,荷兰的国防开支显得极为微不足道,例如,至局势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1939年,荷兰的国防开支才只占到国家开支的4%。而同期的德国,则花掉了接近国家开支的25%。来武装自己的军队。为了防止遭受可能的入侵,荷兰人制定了自己的防御计划,建设和完善了包括打开水闸泛滥地表方法在内的防线,并在1939年4月,完成动员了10万人的防卫力量。但是天真的荷兰决策机构,依然自欺欺人的认为德国人不会打破荷兰的中立,而与德国之间的巨大贸易额,也使得荷兰谨慎的维持着与德国的关系,避免在军事上过分刺激德国并压制国内反对德国的声音。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口蜜腹剑的德国人虽然在英法对德宣战之后给予了承认荷兰中立的保证,但荷兰在德国订购的武器却被恶意的延长了交货日期,荷兰人现在即使加大国防投入,也很难采购到在整个国际社会都十分紧俏的武器装备了。

二战前处在大国角逐漩涡中心的荷兰,注定无法在战争中独善其身

荷兰人设置的路障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德国军队的推进速度

就在荷兰忙于应付来自德国越来越大的威胁之时,英法两国也对荷兰这块中立的战略要地极力争取,毕竟如果德国人占领了荷兰,那么英国就将直面德国的进攻,而法国的国家安全也将受到极大的威胁,但如果把荷兰拉入己方阵营,那么自己就能直接进攻德国重要的鲁尔工业区,给德国来一个釜底抽薪。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人甚至有了如果荷兰在41年还未加入己方阵营的话,那么自己就直接出兵对荷兰进行占领的想法,但是该想法最终没有获得通过。1939年10月9日,德国人发出了制定侵略低地国家和法国计划的命令,然而荷兰人,不仅在1939年和1940年两次拒绝了加入英法阵营的请求,甚至还天真的当起了调停人的角色。

二战前处在大国角逐漩涡中心的荷兰,注定无法在战争中独善其身

抵抗德国入侵的荷兰军队

德国入侵北欧诸国之后,就连同样侵略成性的日本人都认为荷兰必然会遭受德国的入侵,直到此时,荷兰才真正的进入到战前的动员状态,加强了边境、重要战略地点以及可能受到攻击的机场的警戒,对可能存在的破坏分子进行调查,然而历史事实却证明,此时荷兰所做的一切都已经晚了,就在荷兰1940年4月10日第二次拒绝英法的结盟邀请的一个月后,德国对荷兰展开突袭,在德国远超荷兰的综合军力的碾压之下,荷兰短短4天就亡了国。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杂七麻八的头条号,更多德国各部队资料持续归纳、整理和放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