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无声,平淡平凡,又深沉厚重。 在所有的人伦关系中,亲情,是最让人舍不下的,也是最让人动容的。我们都听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诗人孟郊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道尽了母爱之深长。 所有的父亲,不管对别人是如何,对着自己的孩子,总是柔软的,诗人也是这样。有许多大诗人,就曾写诗给自己的孩子,在一字一句中,拳拳父爱,满溢而出。今天,木下就带大家来读一读诗词中的父爱。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前的人做学问都是花了很大力气的,年少时下苦功夫,老了才能有所成就。但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埋头苦读也是不行的,做学问就是要在实践中出真知。 读着这首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语重心长地教育着孩子的父亲,关怀之心,溢于言表。 示秬秸 [宋]张耒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这也是一首为教育孩子所作的诗。这首诗原来的标题特别长——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末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秬。 意思是,家的附近有一个卖饼的人,每天早上很早就开始沿着街道叫卖,不管天气如何,风雨无阻一天都不落下。因而作诗警示秸、秬两个孩子。 那么,这首诗要告诉孩子的是什么呢?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重要的是男儿要有志向,不能荒废、虚度年华。 宗武生日 [唐]杜甫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大诗人杜甫,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寄予厚望,在儿子生日的时候,特地写了诗来勉励他: 儿子啊,我已经老去,诗歌是我们的传家本事,你要趁着年轻好好用功,熟读《文选》,继承老父亲的意志。不要学习那老莱娱亲,那样做,父亲不会开心的。正经的事是好好学习,继承家学。
洗儿戏作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还有的诗人,一边在诗里面表达对孩子的期望,一边调侃了自己的人生,里面尽是无奈与心酸,比如说才高八斗却一生坎坷的苏轼。 苏东坡说:大家养孩子都希望孩子聪明,但我自己却因为太过聪明,耽误了一生。所以,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千万别像我这样,要愚钝一些,才能平安地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责子 [东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大诗人陶渊明一生归隐田园,看上去超凡脱俗,不问世事。但他也有“入凡间”的时候——面对孩子的时候。 本人放弃仕途的陶渊明,对孩子成不成器依然很忧心,他用一种夸张的漫画式写法责备自己的孩子不求上进: 阿舒十六岁了,懒惰无人能比;阿宣快到“十五志于学”的年纪了,但完全不爱学习;雍端十三岁了,连六与七都不认得;通儿快就九岁了,只知道找梨和栗子吃。 这像不像是现在许多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呢? 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对女儿,诗人们更是柔情满满。面对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儿,韦庄在诗里面写道: 我家的小女儿刚刚开始听懂我们说话了,整天咿咿呀呀学着说话。她因为喜欢小车不肯睡觉,因为嫌衣服上少绣了一朵花儿,就能哭闹一整晚。 对于韦庄来说,这真是痛并快乐着呀。 送杨氏女 [唐]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女儿出嫁时,父亲总是犹为不舍。比如说这位即将送女儿出嫁的唐代诗人韦应物。 开篇就说:女儿要出嫁了,自己整日心事重重,忧郁不已。紧接着这位老父亲絮絮叨叨,从回忆往事到对未来的叮嘱,一个都不落下。 最后,不由地感慨,这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想见。一想到这个,突然觉得悲伤之情涌了出来,收也收不住。在家的时候还能自己劝说自己,到了这个时刻才知道那些都是自欺欺人。回到家看到小女儿,悲伤的泪水忍不住不停地落下来。 这等深沉的父爱,不令人动容吗?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 [宋]王安石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女儿出嫁以后,父亲也一直思念着。 宋代的王安石送别将去龙安的弟弟,天下着小雨,突然就想到了这就像当年看着女儿出嫁的时候一样,不觉泪满衣襟。 诗词中的父爱,有语重心长,有殷切期望,还有不舍与思念。在诗词中的父亲,与我们现在的父亲并没有什么不同。 或许亲情就是有这样一种力量,跨越时空,依然永恒。 文/编辑:萧萧木下 图:从看见到发现,插画师,擅长绘画小件物品,喜欢用灰色调绘制插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