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各玩各”的夫妻,最后都怎样了?

 新用户48533353 2020-06-04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6分钟

那些“各玩各”的夫妻,

最后都怎样了?


文/晏凌羊

1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为看到有人分享了这样一段自己的故事。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一段”而不是“一个”,是因为这个故事还没有结局。

两个人起初是一夫一妻婚姻制的支持者,后来,丈夫出轨破坏了这种平衡,妻子出于报复跟着出轨。

两人目前相安无事,女方的生活看起来似乎还挺滋润。

可是我们不难想象,这个故事的最终结局:夫妻俩并没有离婚,但那样的婚姻想必已是名存实亡,跟“离了婚”没啥差别了。

一个网友曾给我讲过她和丈夫“各玩各的”的婚姻故事。

当时,她的丈夫被公司派到国外做项目,一年才能回来一次,两个人平常就靠网络联系。

突然有一天,她老公忽然跟她说:“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去找别的男人,但一定要跟我说实话。我希望你也允许我这样。”

她起初觉得不能接受,觉得是老公自己想出轨,才那么大度地鼓励她也出去寻欢。

后来,在公司一次年会活动上,她被一个来公司实习的大学男生大献殷勤,她半推半就选择了接受。两个人发展到后来,就是“滚床单”。

她主动跟远在海外的老公说:“我们干脆来个开放式的婚姻吧,虽然各自寻欢,但是对彼此坦诚、一切透明。”

没过多久,她老公给她发来了和另外一个女人的合影,并给她留言说他前天晚上和那个女人在一起,说他只是玩玩而已,他心里只爱妻子一个。

这种关系持续了大概一年。这中间,她丈夫换了几个情人,她也换了一个。到了最后,两人都觉得老和对方汇报行踪很麻烦,连这个步骤都省了。

当丈夫结束外派工作回国的时候,她忽然发现:两个人回不去了。和丈夫在一起,她各种别扭。她不熟悉他的身体、说话和思维方式,甚至开始看不惯他的言行举止。

在这一年中,他和她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些改变。“第三人”已经退场,却像是看不见的空气一般,横亘在了他们的中间。

两人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离婚。尝试过开放式婚姻的她,最后对这种婚姻模式的评价不是“好刺激”,而是“好没意思”。

2

有一部名叫《准许》的电影,讲述的便是一段开放式的恋爱关系。 

电影男女主人公威尔和安娜是一对情侣,两人不仅是对方的初恋,连初吻和初夜也都是给了对方的,而且相处多年来始终恩爱。

安娜30岁的时候,威尔打算向安娜求婚,但威尔朋友里斯的一番话让两人重新考虑了彼此的关系。

这个朋友说:“你们从来没试过其他人,那么你们又怎么确定彼此是最适合的一对呢?”

于是,安娜向威尔提议两人都应该试试和别人约会(上床)是什么感觉,威尔想了想,最后也同意了。

随后,安娜与比威尔更加年轻帅气的作曲男以及酒吧里认识的其他男人上床了,威尔也成为了离异富婆的“小狼狗”。

每次两人“打猎”回来,还跟对方交换上床心得。明明心里已经不爽,却还要强装大度。

可是,安娜跟作曲男玩出了感情,当威尔再次向她求婚并将她带去参观婚房时,安娜发现自己已经不爱威尔了。  

这两个试图考验人性的人,最终都没能撑过人性的考验。

跟不同的人滚床单,然后还自欺欺人说自己最爱对方?这简直是笑话。

西蒙娜·波伏娃和萨特算是践行“开放式婚姻”的鼻祖了。这两个奇人曾经达成了开放式的婚姻协议,说他们要相爱一辈子,但是要一直保证各自的性和情感的自由。

可纵然是萨特和波伏娃,面对彼此的一次次“偶然爱情”,也会醋意横生。在这对伴侣的开放关系中,也会有独占欲和嫉妒心的存在,而完成对独占欲和嫉妒心的超越,这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智慧、境界和能耐。

能够维系这种开放性关系的伴侣,不仅在经济上要相互对立,思想意识也一定要在一个层面上并且这个层次也一定不低。萨特和波伏娃或许可以,但他们是谁?而你又是谁? 

开放式婚姻,只是看起来挺美,至少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我们目前的这个阶段是这样。西方世界在六七十年代曾经鼓吹过开放式婚姻,但多数人都无法超越自己的独占欲和依赖性,最后还是回归到了提倡对婚姻忠贞的老路上来。

3

开放式婚姻,一听就是很理想化的产物,因为它忽略了人性对“忠诚”的需求。

基于人的生物本能,不论你在理性上如何强调个人生活质量,如何强调希望情侣双方保有性和情感自由,但你在潜意识中都很难接受自己已拥有的配偶和别的异性发生关系,这会显著增强你在关系中的不安全感。

纵然是那些找了婚外情人的红男绿女,当听到婚外情人有了新欢也会吃醋不已。连这些对妻子或丈夫不忠诚的人,也会在意婚外情人对自己是否忠诚,就更别提我们这些肚子里没什么花花肠子的普通人了。

我们买一款衣服、一款包、一款化妆品,都可能会对某个品牌产生“忠诚”。这种“忠诚”,在某种程度上是替我们节省了甄别、挑选的时间。下一次,我们有什么需要的时候,也会直奔这个“信得过”的品牌,买定就走,然后把省下来的时间、精力拿去做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

同样的,婚姻中我们对伴侣保有忠诚,是因为这种忠诚不会破坏我们对婚姻、对对方的“稳定感”和“熟悉感”。

当我们熟悉了对方是怎样一个人、遇到某件事情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后,就知道如何花最少的时间去处理婚姻、家庭中出现的各种难题、问题。

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去别的领域中去,为自己、为他人创造更高的价值。

爱情这种情愫是多巴胺和血清胺分泌的结果,有效期最长也就几年。你爱过的人数、次数越多,有效期也会随之递减,甚至很有可能两个月的新鲜期过了以后,就陷入了审美疲劳期。

既然和谁谈恋爱,结果都是要陷入平淡的,那有什么好频繁换人的呢?天天把时间浪费在寻新欢、和新欢谈恋爱上,这样的生活就这么有趣?未必。

两个人相处久了,倦怠是常事,最后落得劳燕分飞的结局也是“在一起”的附加品,就像生命的赠品是死亡一样,本就没有什么好诧异的。

所谓的“审美疲劳”,其实不过就是换个地点、换个方式、换种思维就能解决的问题,何苦非要采取成本和代价都很高的“换人”这种方式?

只能靠“换人”来获取新鲜感,只能说明你想象力匮乏,解决问题的手段单一。喜新厌旧是人性,但从旧东西中玩出新花样来那才是本事。

你看,最牛逼的作家,往往不是创造出什么新鲜词汇的人,而是能把原有词库里的词语“化平凡为神奇”、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构建出瑰丽的文学梦境的心灵笔手。

写作如此,爱情也一样。

纵然如此,纵然生活中玩开放式婚姻的人最后几乎无一不玩砸,但我还是愿意尊重和理解这种选择。可恶的是那些“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点灯”的持“双重标准”的人,他们大概觉得自己是宇宙的原点,世界都得围着自己转,我只想请他们原地爆炸!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这段时间,我都在老家丽江。一直在赶路,一直在陪娃,没啥时间好好玩或好好写作。就包括我推文这会儿,若不是我把脑袋出借给逗号,让她帮我扎头发,我可能也很难找到空挡。我得找个地方安放逗号的无聊,不然她成天像口香糖一样粘着我,让我啥事儿也做不成。感觉每个寒暑假都是老母亲们的噩梦啊。以前我认为,家长们一到寒暑假就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因为大家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和焦虑。现在我觉得,这哪儿是“望子成龙”啊,是“望子去别人那里闹腾”。很多时候,家长们报各种夏令营、兴趣班,还真不是为了能让孩子学到啥东西,而是为了把孩子送走,好让我们自己有点喘口气的空间。离逗号开学还有几天,我还真有点期待了。ps:羊羊时不时会接点广告,此时文章会放次条。希望大家都能去打个卡哈(阅读量是公众号生存指标,广告收益也是写作动力之一)。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