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OSFI 作者:Ben Gully OSFI主管助理 本资料由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研究团队编译整理 编者按: 技术的变革不仅带来新的产品、流程、服务,也会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生态角色和伙伴关系。 携用户、数据、场景和技术优势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兴起,及其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融合,正在重新定义金融的内涵与边界,重新划分金融机构和合作方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在重新定义风险的内涵和外延。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似乎已经不足以涵盖新金融生态下的风险分类,亦不足以解释风险的触发因素。而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风险的具体呈现,也在发生新变化。 比如,当大范围的技术或服务外包成为趋势,规模经济的科技法则使云计算和某些技术、基础设施趋向少数供应商时,技术触发的传染性会更强,并对金融稳定产生巨大影响,这种风险远不是上述四种金融风险所能涵盖,但却能引起它们的连锁反应。 而这将对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提出新命题,以风险分级和量化为基础、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既有风险管理体系,是否适用于管理此类新风险?资本是否还是最后一道安全的闸门? 这些都是良好问题,它们的提出也许并不前瞻,而是问题已在路上,但尚无应对之策。 也许最终我们会发现,金融永恒演化,而答案永远在路上。 今天,我们分享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的一份文本,以了解其他司法辖区的关注和思考。 ——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杜艳 ![]() ![]() END 1、一些客户端,未经授权转载我院原创作品,是严重的著作权侵权行为,我院予以谴责及警告,并保留依法追诉的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