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地理 | 北京今天1毫米的降雪为何能刷爆朋友圈?

 沐沐阅览室 2019-02-13

今天(2月12日)是大年初八,

北京出现了今冬第二场雪。

与大年初二(2月6日)的初雪相比,

这次降雪更明显一些,

鹅毛大雪洋洋洒洒从天而落,

雪景一时间刷爆了许多人的朋友圈。


天安门雪景。张宏伟 摄影

鸟巢雪景。庄白羽 摄影

2月12日,国家图书馆附近飘起雪花。李根 摄

△地表已被白雪覆盖的北京西站。贾静淅 摄影

颐和园雪景。卢健 摄影


这是一场“认真的雪,

有人称之为鹅毛大雪,

那么从气象专业角度来看,

这次雪到底算什么量级的呢?

且听象博士道来。


根据北京市气象局预报,

北京这次降雪也只能达到小雪量级,

平原地区降水为0~1毫米,山区1~2毫米。

这小小的1毫米降雪何以刷爆朋友圈?


2月12日,2019年北京迎今冬第二场雪。庄白羽 摄

这就引出一个专业的问题,

  降雪量是如何测量的? 

气象上说的降雪量是指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花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

降雪等级。中国气象报社 制图

可以看到,某地24小时降水量为0.1~2.4毫米划定为小雪,1毫米降雪在小雪量级中也只属于中等水平。可您可别小瞧这小小的1毫米,1毫米降雨下到地上可能没什么感觉,也许有时候地面都不会出现湿滑现象,但1毫米降雪足以让屋顶见白。


  1毫米降雪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 


要让人们直观地感受这1毫米,我们还要介绍下气象上的另外一个专业名字“积雪深度”通常人们看有没有下雪,首先是看天空飘没飘雪花,然后就是看地面等物体上有没有变白,踩在雪上嘎吱嘎吱响的时候雪有多厚。


积雪深度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雪的厚度,是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它是一个随着降雪增加不断累积变化的数值。


2月12日,大兴气象站观测员正在测量积雪深度。赵晨 摄


那么1毫米降雪到底意味着什么?通常情况下,1毫米降雪能积多少雪与地面温度和雪中的含水量等因素关系都很大。如果地面温度较高,雪落到地面就立马会融化,也就不能形成积雪;雪中含水量多少也会直接影响积雪深度,如果含水量大,积雪就相对薄一些,而含水量少,积雪深度就相对深一些。


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有些雪捧在手里容易捏在一起,堆雪人很容易,而有些雪即使使劲捏也特别容易散,堆雪人相对困难些,这就是跟雪中含水量多少有关。

孩子们在雪中玩耍。郝静 摄


现在我们假设地面温度较低,

雪落到地面全都积聚起来,

那么1毫米降雪到底能积多少雪?

通常情况下,北方降雪的含水量往往比南方小一些,1毫米降水量,在北方就相当于下了8~10毫米厚的雪,而在南方则相当于下了6~8毫米的雪,北方的雪相较于南方松散些。


1毫米降雪积雪量南北方差异对照。制图/殷儒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2日00时至12日14时北京市平均降雪量0.5毫米,城区平均0.6毫米,最大降雪量在延庆二海坨3.0毫米。全市平均也只有0.5毫米,但北京很多地方地面已经见白,而且很多地儿积雪都挺厚的了。


主要是因为这次雪比较干,水分含量少,比较蓬松,所以积雪效率较高。不信您可以试试,抓一大把雪,在手里捏捏,也就没剩多少了。


所以不足1毫米的降雪也足以让小伙伴们竞相晒朋友圈了。


前来故宫赏雪和游玩的人很多。张宏伟 摄影

2019北京第二场雪。郝静 摄影



综合来源:中国气象报社、中央气象台、央视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