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7 锦绣为衣朱丹被毂 琉璃泛酒鹦鹉承杯 刘正平/文
上虞徐三庚篆书八言联,款识:兰士十二兄大人鉴家教定,壬午四月朔似鱼室主徐三庚袖海书。 此壬午年当在光绪八年(1882年)。所见录文“锦绣为衣朱丹被榖,琉璃泛酒鹦鹉举杯”有误,当释为“锦绣为衣朱丹被毂;琉璃泛酒鹦鹉承杯”。 上联出自《梁书·王僧孺传》:顾惟不肖,文质无所底,盖困于衣食,迫于饥寒,依隐易农,所志不过钟庾。久为尺板斗食之吏,以从皂衣黑绶之役,非有奇才绝学,雄略高谟,吐一言可以匡俗振民,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偃息籓魏,甘卧安郢,脑日逐,髓月支,拥十万而横行,提五千而深入,将能执圭裂壤,功勒景钟,锦绣为衣,朱丹被毂,斯大丈夫之志,非吾曹之所能及已。直以章句小才,虫篆末艺,含吐缃缥之上,翩跹樽俎之侧,委曲同之针缕,繁碎譬之米盐,孰致显荣,何能至到。加性疏涩,拙于进取,未尝去来许、史,遨游梁、窦,俯首胁肩,先意承旨…… 这句话大意,在“锦绣为衣,朱丹被毂”前面是褒奖,说人有智有勇有谋,有骑士风范;下面是自谦,说文人喜好空谈(缃缥,浅黄色与浅青色,古人借以指书卷),耽于酒色(翩跹,形容舞姿轻盈、飞快:樽俎,酒具和食具,指酒席)。“锦绣为衣,朱丹被毂”也相当于说,内有满腹经纶、超人胆略,外有锦衣玉食、鲜车恕马,如此勾勒一个成功人士的形象,与其说是一种描述,不如说是一种幻觉。尤其对我们这些只了解一点“虫篆末艺”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嘲讽。 下联出自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八《谢滕王集·序启》:“琉璃汎酒,鹦鹉承杯。凤穴歌声,鸾林舞曲。”据《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序》:汉自孝武之后,雅尚斯文,扬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马、王、杨为之杰。东京之朝,兹道逾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班、傅、张、蔡为之雄。当涂受命,尤好虫篆。金行勃兴,无替前烈。曹、王、陈、阮负宏衍之思,挺栋干于邓林;潘、陆、张、左擅侈丽之才,饰羽仪于凤穴。从“咀徵(zhǐ)含商”来看,汉代音乐文化普及程度毫不逊于当代。 “琉璃汎酒,鹦鹉承杯”也是反映一种奢靡。汎同泛,篆作“𣳋”。“琉璃”是指用琉璃做的钟(酒杯)。李贺《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鹦鹉”是鸚螺旋蝸做成的酒杯。《南州異物志》: 鸚鵡螺,狀如覆杯,頭似烏頭,向其腹,視如鸚鵡。
徐三庚(1826-1890),清末著名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诜郭,号金罍(léi)、井罍,又号袖海、褎海,自号金罍道人、似鱼室主、余粮生、山民,别号翯然散人等,上虞章镇大勤人。 徐三庚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近时篆刻家多宗之。 徐三庚出生贫苦农家,稍长外出谋生,尝打杂于道观。观中道人有擅长书法篆刻者,徐得其传授,遂此入门,既有摹拟汉印之深厚基础,又具汉碑额篆及天发神谶碑之书法根底。其作品上溯秦汉下逮元明,致力浙派,后取法邓完白及汉碑额篆与天发神谶碑,参用其飞动体势,使之熔为一炉,加以用笔妍媚泼辣,用刀细切利落,章法虚实相间,独辟蹊径,风格独具,成为与赵之谦同期之又一位创新篆刻家。其篆书被誉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但其晚年篆刻及书法趋向定型,习气渐深,终成流弊。仙桃地区有一老者习徐三庚篆书有年,有几分神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