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2年威县生产自救运动你知道吗?

 圣佛堂 2019-02-13

1942年威县遭受严重干旱,夏秋粮大幅度减收。翌年春,汗青继续发展。田地干裂,春播无望,农民群众束手无策,望天兴叹。阴历七月下旬阴雨连绵,沥涝成灾,人民勉强种上庄稼。后来又闹虫害,蝗虫遍野,遮天蔽日,庄稼被蝗虫吞吃,几乎绝收。加之日伪极力推行“第四次强化治安”,实行残忍的“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横征暴敛。是年深秋又霍乱流行,群众缺医少药,死人甚多。天灾人祸使威县人民横遭涂炭。大片村庄十室九空,有的成了无人区。人们为了充饥竟以蝗虫为食。树皮树叶草籽被吃光。广大人民逃荒要饭,卖儿卖女,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据调查:范七里村灾荒前全村230多人,灾荒后仅剩下90余人,死140余人,占灾前全村人口的60%。死光的就有6户,最多时一天死去7口。范庆善父母一日双亡。出现了“无日不戴孝,处处闻哭声“的悲惨景象。范丙印全家5口人出外逃荒,其父出于无奈把他两个姐姐同时卖掉。外出逃荒至今不明下落者有30余人。

圣佛堂村灾荒前有58人,1943年外逃(包括给人的,卖掉的)525人,占总人口的90%,病饿死的110人,占总人口的19%,倒塌房屋330间,占房屋总数的60%。

头百户村灾荒前有790人,1943年外逃640人,占总人口的81%,病饿死的350人,占总人口的45%,倒塌房屋700间,占房屋总数的70%。

芦头村灾荒前有520人,1943年外逃270人,占总人口的52%,病饿死的110人,占总人口的21%,倒塌房屋600间,占房屋总数的50%。

司庄村灾荒前有51户,318人,1943年外逃301人,占人口总数的95%,病饿死的90人,占总人口的28%,倒塌房屋240间,占房屋总数的80%。

北刘庄村灾荒前487人,1943年外逃380人,占总人口的78%,病饿死的240人,占总人口的41%,倒塌房屋315间,占房屋总数的70%。

圣佛堂村的张正久,全家8口人,5个儿子,1个女儿,因当时吃的东西贵的惊人,1斤窝窝可换2亩地,几斤窝窝可换一座宅院,所以当他把家中所有能换食物的物品卖完后,还是全被活活饿死了。

威县县委、县政府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在上级指示下,实行“精兵简政”,同时鼓励军民咬紧牙关,度过荒灾,坚持抗战,并及时地组织了生产自救。采取的措施是:

一、发动群众向地主开展借粮斗争。首先在王村搞了试点。由王真如、王抬风、张胡选等县区领导人参加,取得经验后全县推广,对解决军民生活困难起了较大作用。

二、发动群众搞运输,以物换粮。县里成立了运粮大队,往非产棉区如内蒙、山西、和南方等地运送棉花、衣物,再从晋鲁豫产粮区运来粮食,分给群众。

三、向群众贷粮、贷棉、贷款。除贷给群众粮食外,还贷给粮种,贷给棉花,组织群众纺织,再把加工的粗布、衣服运到外地换回粮食,并发放贷款救济农民。

四、党政军机关积极组织群众挖井,开辟水源,补种晚秋作物。

五、组织生产互助组。灾荒夺去一部分人的生命,敌人又大批抓壮丁,造成劳力奇缺,牲口无几,一家一户种地很困难。县区领导根据群众居住的远近,劳力的多少,组成生产互助组,并深入到组带头拉梨掘地,点种庄稼。如县委书记王真如和王纪华、李平等领导同志在中胡帐帮助群众拉犁耕种。还组织了以民兵为主的劳武结合的互助组,一方面反封锁打击敌人,一方面参加劳动搞生产自救。

六、开展赎人赎地运动。灾情严重时,有的人为生活所迫把地和人卖掉。灾后政府开展了回人赎地运动,把以前卖掉的地和人赎回来。王真如、米光首先在董里庄搞了赎地试点,然后通过全县区委书记、区长会议进行全县推广,于1944年冬结束,从而使广大土地还家,合家团圆,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生产自救运动使大部分群众度过了灾荒,闯过难关。群众生产很快恢复正常,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在这一运动中涌现出一批生产自救模范家庭和个人。为表彰先进,进一步调动群众搞好生产的积极性,与1944年秋县政府分片召开劳动表彰大会,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分别参加了会议。威南(威县—南宫)路西在马庄召开(一、三、五、七区),会议由王抬风主持。史子才、沙旭光等领导同志分别出席了会议。会上选举了贾明善、郭永河、黄跃法等5名县级劳模“状元”和一批区级劳动“进士”,村级劳模“秀才”,并分别奖励了耕牛、织布机、铁锹、镢头等奖品。会后到各村游行,“状元”坐轿,“进士”、“秀才”分别骑马,披红戴花,由县大队六中队护卫。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声势浩大,激动人心。当游行队伍行至宋村时遭受伪县长和梦九所带伪军的袭击,结果被我击退。第二天,和梦九又勾结日军进行报复,合围宋村,我抗日村长残遭杀害,房屋被烧数十间。和梦九又欠下人民一笔血债。

1944年的庆功表模大会也是一次战斗动员大会。会后我县区武装敌人开展了新的攻势,拔钉子、除汉奸,镇压汉奸联络员。先后拔除古城、王撞、里庄等炮楼和据点。在义合营、亭上打了两次漂亮的伏击战,进一步打开了局面。

我威县军民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的生产自救运动解除了饥饿危机,促进了生产发展,支援了对敌斗争,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