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老先生曾品味苏东坡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他这样说:“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最有滋味的情境。”而庄子《让王》有言:“养智者忘形”。由此可从心而论,忘形者寻得真理常在,养于高仙之境。
忘形者,甚至可以简单到于盛夏中品一杯凉茶,于冬夜里见一盏烛火,于蝉鸣中穿梭树林,于黄昏中赏一抹斜阳。生活若真清简至此,方不失“清欢”之重。
曾经以为
生活是琴棋书画诗酒花
也怀疑过
生活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后来才知道
生活
是一半琴棋书画
一半柴米油盐
让生命在琴棋书画中渲染
用琴棋书画的诗意
书写柴米油盐的传奇
让精神境界得以深化和升华
倘若心静了,一切烦恼便会烟消云散。即使我们为“俗世”之人,吟不出这番美好,但在这一刻,当会用最质朴的语调发出动情的慨叹。
在这一方面,我觉得古人比我们要多一份幸运,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心态放空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清贫,追求“忘形”,藏于山水之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更没有城市化的喧嚣与嘈杂。届时,只与美景对酒酣畅,诗意蓬生。所谓有情人世,清欢心境,大致如此。
古人的环境以及心灵都是天然的、淳朴的、悠闲的,只是一抹平静,淡处世间,便使得生命别有一丝韵味。心中有芳草,无处不生花。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着领悟清欢这一意境,奔赴心灵最深处的雅致。
人的一生可贵,能去做让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更为可贵。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一份属于自己的清欢,适时“忘形”,享受月下独醉的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