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时雨 【原文】 湿红笺纸回纹字。多少柔肠事。去年双燕欲归时。还是碧云千里、锦书迟。 南楼风月长依旧。别恨无端有。倩谁横笛倚危阑。今夜落梅声里、怨关山。 【白话译文】 含泪在红笺纸上用心写的书信。所写的事都自己千回百转的愁思。去年飞走的候鸟都会恪守信用按时回来,可寄出的书信却迟迟没有回音。 南楼的生活漫长单调,没有变化。只有这说不清的别离之恨。还能请谁来半倚着高楼上的阑干吹横笛,今夜在一曲《梅花落》中,抒发自己对远方情郎的愁怨。 【词句注释】 回纹字:属词藻,用苏惠织锦为诗的故事。这里指用心书写的书信。 湿:流泪。意指女主人悲伤的情绪。 无端:说不清,道不明的。 倩:与“请”同义,与辛弃疾的“倩谁人唤取,红巾翠袖”同。 关山:关隘山川或家乡。这里个人认为是借代远方的情郎。 【文学赏析】 初读《虞美人·湿红笺纸回纹字》就有一种哀伤感,开头一句“湿红笺纸回纹字。”就形象深刻的勾勒出了一幅梨花带雨的女子埋首写信的凄美画面。没错,这是一首述说思愁爱恨的思妇之词。 词中寥寥几句却饱含情谊,从开篇先用“湿”来表达女子流泪悲伤的心境,同时还用“红笺纸”看似写实实则暗寓女子“泪尽泣血”,让感情表现的更加强烈,再配上“回纹字”,这样词藻的搭配让词句更加唯美,也更深刻的表达了女子那种百转千回,辗转反侧的愁思。 “去年双燕欲归时。还是碧云千里、锦书迟。” 这句话作者用“双燕”来反衬“锦书”,表达了对回信的期盼,“去年”和“还是”表示女主人苦等无果,时间已经很长了,更显凄凉与哀怨。春天燕子会北飞,秋天又会南飞回来,连燕子也会准时守信可她寄出的书信却迟迟没有回信,从而为下文“别恨”“怨关山”做铺垫。 女子苦等,从开始的期盼到煎熬最终在日积月累的希望落空中变成了哀怨与别恨,于是有了后文“南楼风月长依旧。别恨无端有。” “倩谁横笛倚危阑。今夜落梅声里、怨关山。” 整首词中这句话最有孤寂之感,“倩谁横笛倚危阑”用疑问来表达无人吹笛,无人相伴。至于“落梅”“怨关山”也只是想象而已了。这里我认为“关山”是借代“情郎”,指的就是在远方的情郎。 正如《虞美人·湿红笺纸回纹字》,晏几道善于言情,其词多写情爱,且情真意切。即便是这样的思妇情怀也能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8-1110) 字叔原,号小山,汉人,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并与其父合称“二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有作品集《小山词》流传于世。词令约260余首。其名“几道”出自《老子》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晏几道的词以言情著称,属婉约派。语言上清丽婉约但感情深挚,善于表达心境,以痴情为最。这与其跌宕起伏的一生有关,早年晏几道家世丰厚,又是晏殊最小的儿子更是备受宠爱,然晏殊去世后家道中落,又因其友郑侠进《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牵连入狱,虽然后来宋神宗将其释放,但也使晏几道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尝尽人情冷暖的他性情孤傲不再意气风发,但从两首《鹧鸪天》中丝毫没有奉承甚至提及当时权势正盛的蔡京可见他不凡的风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