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一进荣国府就惊艳了众人,更惊艳了阅女无数的贾宝玉,似曾相识的微妙情愫在这对少男少女间荡开,一往而深。 黛玉的美不言而喻,但贾府从来就美女如云,从小姐太太到大大小小的丫头,环肥燕瘦,美不胜收。黛玉能秒杀众女,固然不是单单靠一副标志的皮囊,而是她身上特有的气质。气质是种奇妙的特征,说不清道不明,有时明明五官精致的女子在场,却被脸庞不及她的另一女子抢了焦点,这就是气质,使人显得高级而出挑。林黛玉的气质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这来自于内因外因两大方面: 外因来看,黛玉出身贵族,自带高级感。家庭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在每个人身上起作用,穷人家的孩子多数骨子里自卑,富人家的孩子多数骨子里自信,人的内心握着多少安全感是根深蒂固的,外在的任何掩饰都抹不去,就像凤凰男终究还是小气爱计较。所以黛玉自带优越感。 而且黛玉受过良好的教育,父母都是高知人士,还专门请先生给黛玉上一对一精品课。贵族是文化和金钱、地位的的三重结合,不同于“土豪”的重点在于“土”。黛玉从小饱读诗书,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文人墨客如数家珍,《秋窗风雨夕》等诗篇、教香菱作诗的过程,都足以证明黛玉的才学。黛玉初进贾府时,一大家子夫人小姐,一大群粗使的或近身的丫头婆子,繁多的规矩礼节,黛玉都应对自如,举止言行尽显大家闺秀风范,良好教养不言自明。 衣食无忧见多识广,深刻影响着黛玉气质的养成,当然更重要的源于黛玉自身,即内因: 黛玉聪慧悟性高,一教就会,举一反三,才华横溢,就连多年不弹的琴拿出来稍作练习就弹唱自如。 作为典型的文艺女青年,黛玉喜欢一切浪漫的事物,青竹花草是她常用的院落屋内装点之物,荷锄葬花是她对世间一切的珍爱。 她的内心那么纯净,所以她鄙视世俗的封建礼教,看不惯世故圆滑藏奸的薛宝钗,她本就是绛珠仙子,不染世间尘埃。 内外因素塑造了林黛玉身上脱俗的气质,深深吸引了宝玉,同时也在乌烟瘴气各怀心思的荣国府里显得格格不入。 才貌世稀的黛玉随着父母的相继离世不得不长期寄居在贾府,这个除了两个石狮子没有一个干净的府邸。骨子里的骄傲与孤寂的现实相碰撞,使黛玉郁郁寡欢不得释然,一首《葬花吟》道不尽凄婉缠绵之意。 幸好有宝玉这个知己处处体贴,黛玉便把所有的情感倾注在宝玉身上,爱情是她唯一的寄托。可是,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怎么能像世间范范之女那样,结婚生子、料理全家衣食住行、分发月钱、管理丫头婆子家丁,,,,,很不愿意想象黛玉去管理惩治下人的情形,黛玉就该吟诗抚琴作画葬花。 即使黛玉嫁给宝玉,像宝玉这样的到处怜香惜玉的多情种子,也终将把黛玉的心碰得粉碎。与其在漫长的时光和日常的琐碎中消磨彼此的情感,不如在最美好的时候离去,在宝玉心里种下永远的林妹妹。而且宝玉最后顿悟出家,如果留下黛玉一人岂不是痛不欲生? 再者,贾府最终没落,被抄家,入狱的,破落的,好不凄惨,真的不忍心看林黛玉面对那样的情形。 她纯真干净,不属于这肮脏的世界。 所以,气质脱俗的林黛玉散去香魂,并不是悲惨死去,而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染尘埃回仙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