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拐走一个孩子到底有多容易?

 百花医 2019-02-13
                                                                                                 刚才不忙,打开电脑又看了一遍《失孤》。这是第三遍了,因为想要写一篇关于拐卖儿童题材的稿子,所以,这应该是我重复看过最多次的一部电影。

影片没有过分的煽情之处,没有想象中的跌宕起伏,甚至连故意制造的泪点都很少。整体说来,我觉得它是平淡的。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题材下,观后感总是那么触目惊心。

刘德华扮演的那位丢失孩子的父亲,花了自己半生的时间,走遍大半个中国,只为了寻找自己的儿子。

衣衫褴褛、鹑衣百结,一辆破旧不堪的老式摩托车,满脸的皱纹如同沟壑,被岁月深深的镶嵌在他那沧桑的面庞。他话很少,只是一有“时机”就低三下四的给别人发“寻子”的传单,他受尽冷眼,遭人质疑,但是,却从未放弃过。这就是影片男主给我最深的印象。




他说:安稳的生活只会令他愧疚和不安。

可每一次,他都是失望收场。

最终,也没有如愿找到自己的孩子...


此时的我不禁对编剧有些许的恨意,因为结局的不完美,让我有些失望。待到平静下来细细回味,才发现,原来这才是现实。无奈到让人无法反驳。这个故事,本身也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所以,它不会想让你痛哭、让你觉得圆满,就如同现实的无奈,身不由己,哭笑都由不得你。每当你想哭的时候就会被按住眼泪的闸门,用片中另一主人公,同样是从小被人拐卖的曾帅,两人如同父与子般的温情来打动你。就如同那大片大片绿色一样,是绝望生活中的安慰,仿佛还有无限的希望。



都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位母亲的全部。他的新生有着无限的未知与可能,承载着所有长辈们的寄托与期许。所以,儿童拐卖问题始终是每一个父母心头的一根刺,据统计中国每年失踪的儿童人口竟然有20万之多,但找回率却只有可怜的0.1%。



中青在线就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人贩子自述:春节前生意最好!》。

“拐骗小孩老容易啦,尤其是春节前的那段时间,人多,家长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很忙,这个时候成功率是最高的。”

就像所有小偷都赶着年前下手一样,人贩子也是趁年关将至,不择手段,准备大捞一笔,回家过年。并且,过年期间,家里拜年,串门的人很多,家长们忙着招待、做饭,难免会有照看不到的时候,孩子可能自己一个人在大门口玩,人贩子就会伺机下手。


新闻就曾报道过一则拐卖儿童的事情。妈妈带着孩子逛商场,买饮料的时候妈妈准备付钱,可能就一两分钟的时间,孩子转身就被抱走了。妈妈焦急的找遍了整个商场,联系工作人员,联系家人一起寻找,最后还是没能在商场找到孩子,在警察调取商场大门监控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急匆匆的走出了商场。即便像素并不是很清晰,并且当时孩子的头发全部被剃光了,衣服也被换了,鞋被脱下赤着脚,但是妈妈还是一眼认出了孩子。监控显示时间与家长描述的丢失时间相差不到十分钟,而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孩子就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就算你在丢失后拿着手机给路人看孩子的照片,也很难会有人能分辨得清。不过总算结局是幸运的,在警方的全力追踪下,最后在长途汽车站成功的拦下这个人贩子,解救了孩子。





此前,央视新闻的《央视直播间》也曾经做过这样的测试,50个孩子测试,42个孩子被成功拐走。触目惊心的数字,足以给所有的父母敲响了警钟。



我们每每看到一些拐卖儿童的新闻时,总是深恶痛绝的在咒骂人贩子,可这些让人惊魂未定的事实,背后的始作俑者是那些买主。那些人才是罪恶的根源,是人贩子乐此不疲,经营者这门“生意”,丧失人性,从中谋取暴利的推动者。

曾经就有记者卧底在一个拐卖儿童的群里,据他讲述,有一个女人,半年内有偿领养过三个孩子,仍然一直在群里没有退出。我们偶尔会质疑,暗网?中国也有暗网吗?我不能确定它的明确国际线是否那么清晰,但是中国的暗网一定也是存在的,即便没有欧美国家那么猖狂黑暗,可是每年大量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都去了哪里?人贩子可能会通过线下的一系列手段诱骗孩子,但是对于“交易”,多数还是通过网络,并转战好几个城市,最后送到买主手中。



总结下来其实不难发现,目前较多的拐卖儿童案件的手段大概有这么几种:


1、糖衣炮弹诱惑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告诉我,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那时候人贩子的手段可能尚且停留在利用一颗糖果或者一瓶饮料来诱拐孩子,现在的手法虽然如出一辙,但是新增“花样”也算繁多。比如,用可爱的小动物来勾起孩子单纯善良的好奇心。
  








以上图片来源于一项测试。我们庆幸还好是测试吧。


2、角色扮演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两种可以使人们放松警惕并且能轻松出入我们私生活领地的职业随之出现——快递员和外卖小哥。虽说不能带上有色眼镜去看这两种职业的人,但警惕之心却应该时刻悬挂在胸口,毕竟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并且也有机会能够进入私人空间,是人贩子最易得手的冒充方式。除了这两种新职业,在家里进了生人时,例如修理工、搬运工等,家长都应该打起精神,看好自己的宝宝。


3、顺手牵羊

一些人口密集的商场、集市,人贩子趁着家长不注意“顺手”把宝宝抱走,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发生过,甚至就连在家门口玩耍的孩子也难逃其手,而且这种作案方式往往是提前做好了规划,人贩子行动非常迅速且不留痕迹。所以无论是在何地,家长一定要打起精神,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野,最好给孩子戴上防丢手表,以便在意外发生后增加找回几率。


4、熟人引诱

一些犯罪分子会假装成父母的朋友或者同事拐骗小孩,他们一般会给孩子看手机里早已准备好的家长照片以及父母和孩子的基本信息来取得孩子信任,然后再通过各种谎言告诉孩子,“现在妈妈有事来不了,让叔叔过来接你”引诱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信息,朋友圈晒娃其实并不是一个安全的举措,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不分年龄,因为网络世界的黑暗之处以及平常人无法达到的“技术手段”,总会有不法分子趁机而入。



失去孩子的每一天,都像黑夜。

黑夜为什么令人感到恐惧?

因为未知。

因为——恶,喜欢藏在黑夜里。

如果真的有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请务必保持冷静,及时报警。还有我觉得,从小灌输给孩子,在陌生人把他带走的情况下,找不到妈妈时,除了大哭还要学会说:“我不认识他,我要找我妈妈”诸如此类可以引起路人警惕的话。

新年算是过完了,我们希望家家户户都是阖家欢乐的喜悦气氛,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起这个沉重的话题,因为他是安全、欢乐的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