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传文 华家村解放前有185户,820余口人。华姓占70%,故取名华家村。这里就是我的故乡。 1939年夏天,八路军部队到达华家村。华家村人民群众就和八路军始终团结、战斗在一起。八路军和抗日民主政府要粮给粮,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华家村迅速建立起抗日自卫团,站岗放哨,上前线,抬担架,送弹药,全力支援八路军打击日寇。在抗战中后期,建立起民兵组织,拿起武器英勇地和日寇汉奸作斗争。1945年2月,华家村被中共费北县委和县政府授予费北抗日模范村的荣誉称号。当时奖给华家村的一面大红旗上写着:“费北抗日模范华家村”。这面红旗挂在华家村的办公室里,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沂蒙山区时丢失。 八路军的老基地、老房东 1939年7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第七团一营和三营,来到华家村,两个营在华家村轮换住到1941年秋天日寇大“扫荡”为止。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来到这里的任务是建立蒙山前沿东西100华里的抗日根据地。他们来到这里的处境很困难,日寇据点南有平邑镇、北有蒙阴县城,西有仲村镇、东有费县城,四面受到威胁,特别是平邑据点的日寇经常来这里“扫荡”,还有土匪汉奸刘黑七的部队也经常过来骚扰。第七团有两三年常住华家村,因为这里群众基础好。平时群众站岗放哨,封锁消息;战时支援八路军打仗。在这期间很多老乡家成为第七团的老房东,他们每次来村不用号房子就可直接住到老房东家里。这里盛产花生,秋天下来花生时群众热情地把花生送到八路军同志跟前,华家村群众把八路军当作自己人。还有其他许多八路军部队和单位也经常住在华家村。他们认为华家村群众基础好,华家村群众热爱八路军、拥护八路军。 支援八路军在家门口打胜日寇第一仗 三营4个连加上营部500多人经常住在华家村。在1939年11月底的一天,住平邑镇日伪军300多人,天刚亮就气势汹汹地来到华家村2公里外的保太村,企图袭击住在华家村的八路军。敌人这一企图早已被八路军侦察到,正严阵以待。当时打仗的500多人吃饭是个大问题,华家村群众把各户所有的煎饼都集中起来,自己不吃让八路军吃饱。烧好茶水,喝完水,自卫团抬上担架跟着八路军上战场。三营4个连早已埋伏在保太村北岭顶上,上午9点,敌人来到该岭前500米处时,我八路军突然向敌人发起了猛烈进攻,把日寇打得狼狈不堪。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把日寇打了回去。八路军也牺牲1名排长。三营500多人在这天晚上又回到了华家村。 支援八路军平息洼里村反动地主会道门武装暴乱 距华家村500米的洼里村反动地主不顾抗日大局,对刚到来的八路军持敌对态度,煽动欺骗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农民群众组织起“无极道”,扛起了红缨枪,把寨门关上,不让八路军进村。八路军分配的军粮也不交,反对八路军。这次反八路军的时间不长,经过耐心的政治工作和平解决了。但半年后,1940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六日),洼里村反动地主操纵的封建会道门“无极道”再起。地主二寡妇还狂妄地煽动说:“关上围门抗八路,3年不出村不种地,俺家的粮食也够全村吃3年。”他们掌握原有的和新买的步枪48支,还有几支手枪,其他武器还有土枪、土炮、土炸弹,不断向外打枪、打炮示威,气焰十分嚣张。华家村有时也遭到他们的枪击,群众气得不得了。三营就住在华家村,和洼里村封建地主会道门武装对峙了14天。在政治工作无效的情况下,奉上级命令以武装斗争为主解决。华家村群众帮助扎梯子,绑担架,全力以赴地支援。1940年3月7日晚10点,三营和六八六团1个连,共5个连队一举攻进了洼里村,解除了封建会道门武装,彻底平息了这场暴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