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招王质夫》阅读练习及答案

 jishiaimin 2019-02-13
白居易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招王质夫
白居易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
喧闲迹相背,十里别经旬。
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
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
注:①本诗约写于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王质夫隐居于城南仙游寺蔷薇涧。②濯足:暗用《孺子歌》“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③云水客:云游四方的人。④折腰:出自《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⑤出自《世说新语》中王子猷访戴逵“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三句中“喧闲”二字承接首两句,直接点明两人的生活状态,“濯足”者居“闲”,“折腰”者处“喧”。
B.第四句写二人相距不过十里,却好像已分别很长时间,略有嗔怪友人久不见访之意。
C.第五句实写友人乘兴而行来看望自己,诗人内心十分喜悦。可见,两人情谊深厚。
D.最后两句写诗人不以主人自居,希望自己在窗前栽种的竹子能够吸引朋友的到来。
E.本诗洋溢着对朋友殷勤相邀之情,情感表达间接含蓄,语言灵动飘逸、简洁隽永。
15.请分析“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这两句诗运用的表现手法。(6分)
答: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5分)答C给3分,答E给2分。(C项“实写”错误,第五句诗人借用典故表达出希望朋友乘兴来看望自己,并非实写。E项错在“语言灵动飘逸”。)
15.(6分)①运用了典故手法。“濯足云水客”,指王质夫,运用“濯足”的典故,表明友人是洁身自好的隐士;“折腰簪笏身”,指诗人自己,用“折腰”的典故,自谓为卑小的官职所累。(2分)②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朋友隐居生活的悠闲与自己为卑微的官职所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羡慕和神往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若答借代,可酌情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